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没有一拳可以击倒对方的论述

2018-04-21 20:48:00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3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评论眼下发生的事,需要借助对话、切磋、多维度探索去进入复杂“真相”的史家审慎精神。

  读李金铨教授的《报人报国——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读法》,在“报人情怀与国家想象”那一节读到一句话,觉得讲得很好,与朋友们分享,他写道:哲学是什么?一位学哲学的朋友告诉我,哲学就是“没有一拳可以击倒对方的论述”(no knockout statement),因此对话才可以不断继续下去。

  李金铨教授针对的是新闻史研究,意指历史真相是曲折、复杂、具体而矛盾的,更不可能“一语定乾坤”,唯有多视角多维度探索,切磋琢磨,才能慢慢地还原历史场景,逼近历史“真相”,配合时代的呼唤以获致更真切而有意义的了解。我是写时事评论的,觉得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时事评论写作。

  与新闻靠得最近、最有专业亲缘的学科是史学。今日的新闻就是明日之历史,观察当下的时事,评论眼下发生的事,也需要借助对话、切磋、多维度探索去进入复杂“真相”的史家审慎精神,不要指望“一语定乾坤”,总想一拳就击倒对方。

  现实中那种常把天聊死的人,是很不讨人喜欢的。习惯成为对话的终结者,一句话把人噎死怼死,把话说死说绝,这种人不会有朋友。可一个让人忧心的现实是,在新媒体舆论场上,这种“把天聊死”拒绝对话的新媒体文风,大行其道泛滥成灾。任性下断语,结论总超出论据所允许的限度,立场和情绪胜于事实的效度,以真相和真理垄断者自居,面目狰狞,杀气腾腾,毫无节制地渲染情绪,充满着一拳把人击倒的坏逻辑戾气。可怕的是,这种文字往往有着奇高的阅读量。前段时间“高铁扒门”事件中,看到一篇新媒体奇文,文章题目非常煽情:“合肥女教师阻止高铁发车,她用自己的尊严,为弱势群体维护利益。”明显违法的行为,竟然被说得这么清新脱俗正义凛然。再一看后面的阅读量早过了10万+,有5万多次点赞、1400多次打赏。尊严、弱者、捍卫、正义、自由,类似泛道德化的政治正确标签,就属于那种“一拳可以击倒对方的论述”。

  有朋友善意地批评我:读你的文章,总觉得不像很多网红作者那么过瘾和解气,你好像特别舍不得下判断和结论,有时看半天不知道你的立场到底是什么。我把这种批评当成一种“赞赏”,我确实不太爱下结论,因为很多时候论据并不能支撑一个清晰的结论。评论员并不在新闻现场,并没有掌握所有的事实,不得不保持谨慎和克制,避免表现出一种既有事实所无法支撑而读者却热衷看到的果断和绝对。斯泰宾先生在《有效思维》中多次提到:我们往往坚持一种信念超过我们所掌握的证据所允许的程度,还有,我们有时候拒绝接受一种有足够证据的意见。带感情色彩的词语可能不但使读者也使我们自己看不见这样一个事实,即在论证之前就下了结论。

  我特别反感那种评论,从头到尾都是结论,却不给出支撑结论的论据。或者说,没说几句就忍不住下结论,总想把结论强塞给读者,而不尊重读者的判断。早川先生在《语言学的邀请》中淋漓尽致地批评了那种“爱下结论”的人,他说:美国的杂志有低级和高级之分,在写给大众看的杂志里,极少会有作者依赖读者自己的能力让他们自动获得结论。为了不让读者费心劳神伤脑筋,作者们总是直接就替他们做出判断,越是低级的杂志,这种现象就越明显。高级杂志的趋向却是更多依赖读者自身进行思考。当事实看上去一目了然的时候,它们就不下判断,或者每下一个判断,必定会提供相当多的事实,以便读者若是愿意,完全可以自由地另下判断。

  早川先生还举了一个形象的案例,倘若你是在听乡下老太婆讲故事,你就会发现,她讲不上几句话,或者最多等到讲完一个故事时,一定会下一个结论,好心有好报,老天有眼,罪过,活该(看看那些新媒体爆款文,多像这没文化的老太婆)。与之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说话时自行下结论的情况就比较少,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陈述事实。

  自媒体评论人六神磊磊写过一篇文章说,“一个人的蠢,往往蠢在论据而不是论点”。新媒体舆论场中,人们都急于盯着奔向结论,作者没有论证耐心急于奔向结论,读者无阅读耐心而急于看结论,迷恋那种“一拳击倒对方的论述”的粗暴节奏,这种恶性循环使我们的舆论场讨论停留于非常肤浅的层次。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3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