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这篇网文何以博得千万级关注

2018-04-21 20:57:05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3月上   作者:张涛甫

摘要:  我们的主流叙事要跟上决策层的节奏,与中央的关注精准对接,将那些被忽视、被遗忘的底层境况呈现于公共视野。

  今年春节期间,一位文化学者2016年春节期间所写的一篇网文《一个农村儿媳妇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风行,刷爆微信朋友圈。这篇文章虽属旧文,但在今年春节期间突然被互联网集体引爆,成为引发公众情感共振的文化事件。

  这位文化学者不是以学者超然的视角观察她眼中的农村,而以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儿媳妇视角,以女性的细腻和学者的洞察力,记录了丈夫家庭“天聋地哑的悲剧命运”,以鲜活的个案触及乡土中国的痛点。文章写法特别,既感性,也理性。其感性的魅力在于细节、故事、人物性格、命运的鲜活和唯一性,很有代入感地将一例中部农村家庭的艰难生活和无望命运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作者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没有切肤之痛,没有对底层社会的深切体察,不可能写出有痛感的文章来。此文的理性之处表现在,文章不是完全以故事方式直观呈现,其中有理性审视和追问,有社会性的省思和评判,也有对自身角色的反思。这种既能进得去、又能出得来的书写姿态,在当下的农村书写中不太多见。

  文章在春节这个特殊节点出笼,很容易击中国人的情感痛点。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人们对故乡的情愫处在易感期。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城市化发展,无数“陈奂生”已经进城,其中很多有了真正的城市人身份,但乡土中国的精神脐带难以在短期内剪断。对于长年在异地或城里打拼的游子来说,故乡是永远的原乡。正因有这深厚的情感基础,乡土中国才成为当下中国恒久的母题,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当下中国,农村被赋予了超重的复杂性和情感纠结。特别是那些处于发展不平衡的底部位置的农村,社会以及生命的脆弱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正如这位“农村儿媳妇”眼中的丈夫家庭,脆弱得不堪一击,命运的一个趔趄,就将整个家庭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中国无数的财富、希望没有多少途径流向他们,但社会不良的触角,诸如政府拖欠工程款、信仰危机所导致的价值观混乱、基层执行计划生育的粗暴和失责,却总是要伸向这个普通的农家,种种无声的悲剧最后总是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存,唯有认命,才能平复内心的波澜和伤痕。”如此悲观的观察针对的虽只是极少数的个案,但引起的震动还是很大的。

  这一类的文章平素鲜能在主流渠道上看到,只能偶尔在非主流的渠道中觅得。这说明了什么?是这类底层故事在事实层面上的确稀有,只是极个别的个案,还是我们的主流关注没有注意到底层的艰辛和悲苦?我认为,两种情况皆有。客观地说,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农村大面积凋敝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尤其是物质条件的改善堪称奇迹,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扎扎实实的解决,但乡土中国基本面太大,结构太复杂,仍存在被发展遗忘的角落,毕竟中国农村发展的起点太低,贫弱的基数太大,难以用一张巨网将他们全部兜起来,那些掉队的“漏斗户”们,容易被宏大的发展叙事所忽略,主流叙事不能阳光普照。这种选择性“失明”的后果是:公共视野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的发展没有掉队者。即便认为有,也只是想象中的,缺乏硬碰硬的认知和真切的感知。

  如今,在主流渠道之外,还有一些支流汊渠时不时冲出来,溢出别样的图景。在自媒体漫天结网的今天,在主流渠道之外侧漏出很多非主流的出口。而那些被主流叙述忽视或遗忘的角落,借此就有了被关注的机会。

  值得庆幸的是,十八大之后,中央政策特别给力,以雷霆之力推行精准扶贫,在明确的时间表内解决发展的欠账。我们的主流叙事要跟上决策层的节奏,与中央的关注精准对接,将那些被忽视、被遗忘的底层境况呈现于公共视野。我们发现,现在有不少扶贫报道还停留在浅表层,未能深入下去,不能做到贴地、贴心。主流叙事做不到的,非主流叙事就会伺机而动,及时发声。这恐怕是这篇网文为什么引发这么大关注的一个要因吧。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西藏大学特聘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3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