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版本”越多越糊涂

2018-07-18 14:08:47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6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一个新闻事件,要做到“主体准确”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到“细节准确”。

  历史的无奈之处,有时候就是“版本”太多, 同一个历史事件,有人这样说,有人那样说,让你无所适从。类似的事情一多,就让人觉得“历史也挺不靠谱的”。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就曾感叹说,明史的相关档案资料太多,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找到事实真相,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

  重大的历史事件,总有很多记录者。然而这些“记者”水平参差不齐,便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细节不同的版本。

  隋朝灭掉陈(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个政权)的时候,发生过一件有趣而且重大的“花边新闻”:陈后主为躲避隋兵的搜捕,不顾大臣的劝阻,皇帝的面子也不要了,居然和两个妃子一起躲进了井里;但最终还是被隋兵发现,三个人一块被用绳子吊了上来。

  就这么一件“新闻”,历史留下了很多细节不同的版本,让人搞不清到底哪个细节为真。有的史料说隋军士兵看到井沿上有绳子,所以怀疑下边有人,有的史料则说士兵先发现井下有人,然后抛下绳子;有的史料说士兵先和陈后主对话,陈后主不上来,于是威胁往井下扔石头,有的则说是陈后主先被石头砸中,疼得大叫,才被发现……

  总之,这事儿不能细说,粗线条地看,史料描述大体一致;深究起来,矛盾的地方很多,不合情理的地方很多。比如,都说陈后主把自己和两个妃子绑在一起、一块被吊上来的,可井口能容三个人一起上来吗?那口井后来被称为“胭脂井”,是因为妃子的胭脂把井栏染红了;胭脂可以把水染红,如何把栏杆染红?

  对古人来说,这些细节,无关紧要;对后人来说,却制造了不少麻烦。当后人想把现场生动地复述出来时,却发现无法摆脱“可能”“或者”“大概”之类的字眼……于是,史书的权威性,就打了折扣。

  新闻就是未来的历史,历史就是过去的新闻,在这一点上,是完全相通的。

  一个新闻事件,要做到“主体准确”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做到“细节准确”。

  比如陈后主藏到井里这件事,如果核实细节,恐怕是极其困难的。就算同时代的史官,想要找到当事人,也不容易;即便亲自去那口井看一看,看看井口能不能“容纳三人通过”,恐怕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很多社会新闻,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一些新闻之所以出现“大反转”,和记者“细节核实”的功力不够、对证据权威性的判断能力不强有关。

  细节的核实,无非三种手段:语言证据、文字(影像)证据、实物证据。这三者的可信性,从低到高。

  历史学家对史实的判定,也是这三种手段。语言毕竟也是证据,所以严谨的史学家并不盲目排斥传说,并不认为传说一定就是假的。但毫无疑问,语言(传说)的可靠性是最低的,一旦有了文字证据,就以文字为准。

  所以,如果同一历史事件出现了记录上的矛盾,那么,语言服从于文字,文字的权威性高于语言。

  记者采访也是如此,一个人的讲述,无论听上去多么靠谱,都很难成为权威的证据;毫无保留地信任这种证据,结果就有可能导致新闻事件的“大反转”。

  如果有文字、影像(比如监控)资料,显然,它们的可信性就高于语言。

  但这并不等于文字、影像不可以造假。金字塔尖的,最牢靠的证据,叫实物证据。当历史学家们为一件事争执不休、无法下结论的时候,那就只有一个办法:等。等到新的考古发现出来了,这些考古资料,是最权威的证据。比如人们以前一直讨论《孙膑兵法》《孙子兵法》到底是一本书还是两本书,因为《孙膑兵法》一度失传了。幸运的是,在一个汉墓发掘中,同时出土了这两部书;这时候,出土的文物就成了最权威的证据,所有的怀疑者都会闭嘴。

  新闻采访,当然不能“等”;但有条件的时候,去现场看一看,自己用脚量一下事发地,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就跟某些史官一样,闷着头说“隋军把三个人一块拉出了井口”,却连那个井口多宽都不知道,岂不是让人笑话吗?

  严谨地记录新闻,留下一份相对准确的历史,会给后人减少很多麻烦。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6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