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漫谈科普中的信任问题

2018-10-16 15:16:12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下   作者:王大鹏

摘要:  大多数时候我们认为公众的信任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殊不知信任也是需要进行获取和培养的。

  在触发公众敏感神经的社会热点事件中,公众的情绪往往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比如针对长生生物的疫苗事件,河南高考家长质疑孩子答卷被掉包事件等等。新媒体平台上此起彼伏的评论不断地引发公众的关注、转载和再评论,但实际情况是,几乎没有人去客观地看待自己接触到的信息,而是陷入一种群体狂乱或者说过度自信的状况,因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一直在我们的头脑中作怪,让我们不愿意花时间去区分事实和观点,毕竟这很费脑子。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个人倾向于认为这实际上涉及信任的问题。特别是涉及科学的时候,我们会把这种信任寄托于科学公共体,或者说我们倾向于让我们信任的人替我们去做某种决策,而自己则以第三方的姿态来“置身事外”,而一旦发生了让信任关系遭到破坏的情形,作为第三方的我们则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无论那个我们曾信任过的人再说什么我们都不信了。这样反复几次就会出现“塔西佗陷阱”。

  信任很容易丧失且难以获取。从科学家和科学的捍卫者的角度来说,他们经常哀叹公众缺乏对科学的信任,却没有认识到科学在这方面犯错误的危害,当然有时候科学也会被某些不法分子当成谋财害命的工具,他们以科学之名行欺世之举。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认为公众的信任具有天然的属性,认为它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殊不知信任也是需要进行获取和培养的。一旦这种信任关系出现裂痕,再次进行修复就将难上加难,三鹿奶粉事件给国产奶粉带来的不是短期阵痛,而是市场消费的长期乏力,这其中也有公众信任缺失的影子。

  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会让我们对科学的信任受到威胁,比如,科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已有的结论可能会被修订、完善,甚至是彻底推翻,这也会让公众误以为科学失灵了,进而丧失对科学和科学共同体的信任。再比如,随着科学的不断深入,很多前沿的领域并非普通公众能够完全理解和掌握的,甚至是同我们的日常直觉相冲突的,这会让我们产生认知失调,再加上某些企业或者商家利用这些“高大上”的概念来包装推销某些并不科学的产品,损害了科学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进而会疏远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导致信任的进一步崩塌。

  所以,科学越是发达,科学普及越应该跟上脚步,但是科学普及的第一步应该是建立信任,而不是上来就大谈特谈科学,如果双方不能建立起信任关系,那么出现的后果就是“对牛弹琴”“驴唇不对马嘴”,毕竟“在开口之前,必须学会倾听。要让你自己被别人理解,你首先要理解别人”。

  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如何确保公众的制度信任或者说体制性信任,拿疫苗事件来说,公众可能会因为对长春长生疫苗的不信任而产生某种有害的溢出效应,因为对某个产品(狂犬病疫苗)的不信任而演化成对所有产品或整个行业的不信任,更形象的说法就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也不应该出现的情形,而这也是科普中需要更加注重的一个环节。

  当然,要恢复或者说重建公众对科学的信任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首先要通过不断地开展科学普及,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让他们具有科学态度、理性精神等等,从而能够在进行个人决策时运用科学思维,这样就不容易失掉个人的立场。其次,科学共同体也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和融合,毕竟科学与社会并非割裂开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左右,科学影响着社会,社会也塑造着科学。只有让科学与社会真正地融合起来,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文化。最后,有关机构也不能袖手旁观,毕竟有关体制性信任的问题更多地指向了它们,只有不断地完善体制机制,形成良性运行的体制,才能获取并维系好公众的信任。

  (作者为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