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别给假新闻找真问题的台阶

2019-01-30 11:10:40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2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说是非,后说利害,这种价值判断次序永远不会过时。

  新闻不断反转的时代,评论员是一个高风险岗位,不小心评了一条新闻,刚下了一个判断,新闻就反转了,狠狠打了评论员的脸。比如,评论员评点时事,最怕遇到的就是精神病人——怕自己的评论被精神病人“打脸”。面对一件无法理解的事,评论员绞尽脑汁分析大半天,像洞悉一切、把握真理的上帝一样,又是深入剖析心理,又是挖掘深刻原因,结果其实很简单,是精神病人干的。一堆貌似高深的分析,不过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不是体制原因,也不是体质原因,是评论跑在了事实的前面。

  不过评论员不会甘于就这么被打脸,他们的一种常用辩护策略是:虽然新闻是假的,但问题是真的;虽然这个新闻中没有这个问题,但其他新闻中有这个问题。比如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后,有传言称事故原因是女司机逆行,女司机很快成为众矢之的。新闻很快被辟谣,女司机完全是无辜受害者,但有人嘴硬说,虽然这件事里女司机是无辜的,但确实很多新闻中都有女司机的身影。

  真问题能不能成为假新闻的评论台阶呢?我以一条假新闻为案例来分析这个问题。“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的话题占据了某年春节假期的舆论场,网络部门的调查显示,这实际是没影儿的事,纯粹是一网友编造的故事。这个调查结果让那些为这事儿炒得面红耳赤的人十分尴尬,尴尬的评论者很快为自己缺乏判断力、评论了假新闻找到了护身符:新闻虽然是假的,事实虽然不存在,但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下孔雀女与凤凰男的爱情尴尬是存在的,这个问题值得讨论。

  这个自找的“台阶”貌似有理,其实是站不住脚的。评论了假新闻所暴露出的判断力缺失问题,不是“新闻虽假但问题为真”的解释可以洗脱的。我一直觉得,在新闻评论问题上,新闻事实与问题判断不是两张皮,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不能二分、无法割裂的一个整体。评论的说服力建立在逻辑基础上,而逻辑推理的第一步是从新闻事实开始的,事实不存在,后面讲得再天花乱坠再层层递进,也根本站不住脚。

  时事评论往往需要一个新闻由头,这个新闻由头不只是一个“话题”(除非你明确说明只是将此当成一个话题开头,后面的分析不依赖这个事实),很多时候更是评论的事实基础和逻辑起点。所以,评论判断的第一步往往是对新闻由头的事实真假进行判断,将分析建立在一个可靠的事实基础上。

  由假新闻所设置的问题,很多都与真问题无关,而是实实在在的伪问题。“上海女逃离江西农村”这个议题很快引发了地域之争,很多人盯着“上海”和“江西”这两个标签开撕,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上海女”,批评其“没教养”,指责其浑身娇生惯养出的毛病,或者指向“江西男”,甚至引发了两地媒体的激烈口水战。每个假新闻都是具体的,而针对具体假新闻的评论也必然会有指向具体事物的分析判断,自然会顺着假新闻的逻辑滑向违背事实的错误判断。割裂事实而单纯看逻辑和结论,可能是正确的,可当事实前提错了,后面自然也是错的。有人会说,那些没有盯着“上海”和“江西”这两个标签,而去评论门当户对话题的,谈论的可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以前媒体报道过孔雀女与凤凰男因为门不当户不对而最终分手的新闻,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事,电视剧也常以这种冲突当主题。人们之所以轻易相信了这样的假新闻,是因为现实中有这样的镜像。虽然这个新闻中的具体事实是假的,但生活中一定有类似的、甚至比这个更奇葩的真事。

  这种辩解没有道理,是把事实和评论割裂开来了。如果你觉得现实中有这样的客观事实,完全可以以自己的观察为依据,或以以往被证实了的新闻为由头,写一篇分析这种现象的评论,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因为这种论证和分析是完整的,摆事实,讲道理,这种真问题才有意义。可把判断建立在假新闻基础上,建立在一个不存在的事实、一个编造的个案上,道理讲得再好,问题分析得再深刻,也没有用。评论的说服力首先依赖于事实的可信度,读者看一篇文章,也是把事实和判断连在一起看的,所依赖的事实是错的,文章建构的逻辑大厦在读者眼中立刻就坍塌了。

  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说是非,后说利害,这种价值判断次序永远不会过时,在浮躁的新媒体语境中更显其价值定力。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