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互联网是否导致了观点极化

2019-03-21 14:38:45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上   作者:常江

摘要:  在互联网的时代里,知道“是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不同话语的来源和构成方式,以及它们之于大众认知的意义。

  2019年春节期间,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国产科幻电影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舆论的热点。在网络上,人们围绕着两个问题展开了尖锐的讨论:一是这部电影到底是不是一部优秀的电影,二是创作者在这部电影里是否宣扬了不正确的价值观。这些争论,伴随着豆瓣等平台的“更改打分”风波而进一步白热化,它全面展现了互联网平台上的公共意见可以极化(polarized)到什么程度。

  不过,本文并不想对《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本身进行美学或者价值观上的讨论。更加吸引我的是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那些在互联网上以极化观点展开激烈争论的人群,和在现实世界里走进电影院并真正观看了这部影片的人群,究竟有多大程度的重叠?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在这部电影上映期间,分别在中国和美国商业院线的两场放映中,对购票观看了这部电影的一些观众做了简短的访谈。访谈的结果很有意思。

  首先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的影院里,这部电影的观众都几乎百分之百是中国人。即使《流浪地球》在美国是在主流商业院线AMC上映的(该院线由万达集团所有),但观众仍然是以在美国的留学生和华人居民为主的。这意味着,国别和文化问题,是我们无需去考虑的变量。

  最有趣的一个发现是,无论是在中国的观众还是在美国的观众,对于这部影片都没有什么强烈的观点。我所得到的绝大部分回答是:“不错”“挺好的”“值回票价”,等等。在进一步追问之下,绝大多数观众表示自己对于参与网络讨论没有太大的兴趣。一些观众甚至认为对电影做出“价值观”上的批判是“很无聊”的事。尽管凭这样小的偶遇样本我们不能确凿无疑地得出“线上线下是两个人群”的结论,但我们还是能从中获得一个很有意思的启发,那就是:至少在这部电影庞大的观影群体中,对影片的内容、制作和价值观有极化观点的人可能并不是主流,他们的存在之所以显得如此“显著”,是源于互联网对其声音和价值立场的放大。

  另一个发现同样有趣:我所交谈过的电影观众,绝大多数并不是“科幻电影”这种类型片的粉丝,也就是说,他们对于这部电影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其“国产”属性,是一种显然带有家国情绪的消费行为。这也就从侧面表明,对于《流浪地球》来说,或许票房和影响力的最主要贡献者,并不是网络上那些声音巨大的“硬核科幻粉”,而是非常普通的、将人之常情置于专业知识之上(甚至不具备科幻专业知识的)的观众。这或许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流浪地球》的票房与它在互联网空间里的“口碑”的弱相关性。

  近年来,关于“互联网是不是导致了观点极化”的讨论,频繁见诸主流传播学期刊,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相异的观点。比如,一个由斯坦福大学和布朗大学的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互联网并不是观念极化的首要驱动力,互联网更多只是起到了让极化观点更加“可见”(visible)的作用。而一位华人学者的研究则显示,在中国与欧美截然不同的政治体制下,互联网显然更加容易影响人们在公共讨论中的观点表达,制造更为显著的极化效果。总体而言,互联网与观点极化之间的关系是我们理解当下的网络文化生态的一个重要的切入口,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绕开的话题。

  而对于普通的互联网使用者来说,关注这一问题的意义更加显著,因为它涉及我们对身处的舆论环境的准确理解。我们所看到的那些鲜明而尖锐的观点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主流的舆论走向?那些积极参与网络讨论并以极化观点吸引关注的意见领袖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表达的那样看待某些问题?互联网作为承载讨论的平台又在多大程度上以技术和机制刺激、支撑着观点的极化?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我们在不同的案例中去深入思考。毕竟,在互联网的时代里,知道“是什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搞清楚不同话语的来源和构成方式,以及它们之于大众认知的意义。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