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不能热了舆情监控冷了舆论监督

2019-05-27 19:35:41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5月下   作者:陆高峰

摘要:  越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行政效率,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运行体系,舆论监督就越重要。

  眼下,舆情监控业务火爆。一些网站纷纷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开设舆情监控栏目,开办舆情监控业务。一些传统媒体也不甘落后,争相采购舆情监测系统,开展舆情分析和研究服务。

  舆论监督和舆情监控看似都是在做舆论工作,却有本质差别。虽然有些舆情监控的目的是从社会稳定出发研究分析社会舆论问题,防范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但相当一部分舆情监控的目的是帮助一些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有的甚至是帮某些官员搜集负面舆论,为他们消灾解祸,发现不利于单位或自身形象的“负面言论”。有的舆情监测机构甚至利用媒体单位的职业和人脉优势,为这些客户提供监测、删帖和灌水修复形象等危机公关一条龙服务。而舆论监督则是媒体出于铁肩担道义的职责,激浊扬清,为百姓鼓与呼。

  舆论监督是媒体重要的职能,也是媒体维系群众的重要手段。媒体的主要职能除了传播信息、传递知识、提供娱乐和刊登广告以外,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其中,反映舆论,除了反映积极正面的舆论,还要尽可能客观公正地反映百姓对于政府机关部门的批评、建议、意见和看法,还要敢于主动为百姓代言,揭露批评一些危害群众利益的丑恶现象。如此,媒体既履行了应尽的职能,也拉近了和百姓的距离,从而获得百姓的认同和支持。

  加强舆论监督,还具有提高政府效率,预防腐败,减少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重要作用。一些地方部门之所以办事拖拉,对群众的合理建议和要求爱理不理,不担当,不作为,大搞衙门作风,还有一些官员有特权意识,不愿严格要求自己,甚至违法乱纪,贪腐成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必要和有效的监督,特别是来自广大群众和媒体的舆论监督。近年来,四川、山东、海南等地通过文件和会议形式明确提出要加强舆论监督,希望通过舆论监督来提高政府效能,打造廉洁政府。

  有人认为,建设和谐社会不需要舆论监督,或者舆论监督类“负面新闻”越少越好。其实,这是对舆论监督功能的误解和对其重要性认识的不足。舆论监督既有反映社会问题,将社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的重要作用,还有疏解社会郁结情绪,消除日常舆论压力的“减压阀”作用。越是强调社会和谐稳定,越要加强舆论监督。

  加强舆论监督工作,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传统。不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党和国家都十分注重舆论监督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专门提到了舆论监督问题。提出要构建党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

  过度强调舆情监测、监控,忽视舆论表达与监督,还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社会危害。

  其一,不论是上级政府还是基层政府,甚至一些基层部门,都把力气花在监测网络舆情上,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浪费钱财,加重财政负担,而且将本来可以用来直接解决社会现实矛盾的人力、物力耗费在虚拟的网络中。

  其二,过度重视网络舆情忽视现实问题是本末倒置。网上的各种舆论、舆情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社会现实矛盾的反映。社会现实出现问题,不从现实中解决,而是在网上监控、删帖,实质是逃避现实。

  其三,一些单位和部门舆情监测动机不良,不是为了发现社会问题和矛盾,而是为了维护官员形象,消除网上对官员政绩和升迁有负面影响的言论。如此,不仅劳民伤财,还助长腐败和不良的政绩观。不仅如此,过度监测、控制、压制舆论,而不是尊重正常的舆论监督和表达,还容易形成更大的舆论问题。

  总之,一些媒体重视舆情监测服务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舆论监督产生的社会效益,很容易产生“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的不良效果,失去立身之地。

  【本文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高端智库课题“边疆民族地区宗教民族网络舆论预警机制及生态治理研究”(项目号:ZK20180114)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5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