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互联网与幸存者偏差

2019-07-09 11:21:38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上   作者:常江

摘要:  要消除幸存者偏差,必须长期地、有意识地在制度设计和大众教育中融入平等主义的精神,没有捷径可走。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是思维中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其主要体现在舆论的旁观者和参与者在观察和评论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认同“幸存者”的经验而非“未能幸存者”的经验。这种逻辑谬误的本质是一种简化论。例如,当舆论对“大学毕业生求职到底有多难”进行讨论时,很多人会倾向于相信那些在求职中取得成功的人的观点,在心理和情感上更倾向于相信“不难”。再如,当有人发言说如今职场性骚扰现象严重,很多人也会倾向于用自己“从未被性骚扰过”这样的经验,来驳斥上述说法。

  导致幸存者偏差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是:“未能幸存者”往往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他们并不总是能够成功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一种保守主义心态,在很多时候,只有通过幸存者偏差,人们才能确认社会现状的合理性,进而也就达到了否定变革的目的。幸存者偏差在形式上是一种简化论,即用较低层次的经验去解释较高层次的结构。但在价值指向上,它其实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它宣扬胜利者哲学,往往会导致在道德而非制度层面对“非幸存者”进行指责。常见的话语形式就是:别人都没有如何如何,为什么偏偏你如何如何了?

  作为一种逻辑谬误,幸存者偏差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长期存在。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思维方式被放大、合理化,往往能够主导舆论。一个表面的原因就在于,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传播路径有短程化、爆发性的特点,能够迅速制造一套强势的话语体系,碾轧“非幸存者”的声音。构成“沉默的螺旋”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在过去几年的Me Too线上运动中很多男性和部分女性对受害者的道德谴责,这种声音在社交媒体的技术架构上,往往能够在极短时间里形成言论集群,产生巨大的伤害效应。

  而互联网强化幸存者偏差的深层原因,则在于两者在底层运转逻辑上是高度一致的,那就是一种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则的依赖。互联网生产和传播的一切信息和知识的本质都是数据,不同互联网平台和服务提供商之间竞争的本质也是数据和算法的竞争。除非在有强势外力干预的情况下,这种竞争通常不具备“天然的”人文主义的气质。全球顶尖互联网公司频繁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以及Facebook、YouTube在各种恐怖袭击中的“中立”立场,表明这一领域的信息生产并未形成自己的稳定伦理体系,竞争和生存仍是主导性的话语,而在舆论场中维护幸存者偏差的合法性,无异于维护自身工具化的经营逻辑的合法性。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幸存者偏差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因为它往往会把制度缺陷带来的问题归咎于个体在“适应”制度过程中的“无能”,进而不断巩固这一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的权力基础。在社会共识较为撕裂、族群冲突较为尖锐的情况下,这种思维方式时常表现出对于弱势群体的残忍和对“强人”的盲目崇拜。2016年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就充分利用了人们思维方式中的幸存者偏差和互联网传播的“短程”特点,不断破坏族群关系、煽动极化言论,同时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类似的情况我们在欧洲难民危机中也能发现。

  互联网环境下的幸存者偏差是无法消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此束手无措。无论在教育还是制度决策的环节,都应该长期地、有意识地融入平等主义的精神,这是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群,甚至一个民族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的方式,没有捷径可走。在社会运转的各个层面上,都应该对弱势群体受到的各种结构性的制约有充分的考量,并将这种制度设计贯穿主流价值观宣传的始终。更重要的是,知识界应不断对高科技公司的“数据经济”做出批判性的考察以确保类似的案例可以被及时反思和记录。

  毕竟,平等的基础是正确的逻辑,而逻辑的正确性往往与价值的正确性有关。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