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山东卫视的现实主义节目链

2019-07-09 11:24:25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上   作者:时统宇

摘要:  电视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重新聚拢青年一代的目光。

  随着《现在的我们》研讨会的召开,山东卫视这个以普通人爱岗敬业为主题的青年成长纪实季播节目进入收官阶段。从去年播出的《美丽中国》算起,到今年的《此时此刻》,再到《现在的我们》,一条清晰的节目链十分抢眼——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生活。我认为,普通人走上中国电视的星光大道,是电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方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实主义节目链的打造,代表了中国电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正确舆论导向。

  《现在的我们》出场的是普通工作岗位上的30多位平凡的奋斗者,讲述的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故事。他们当中,有一身正气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冯黎明,20多年义务反扒,冒着被报复的风险抓获小偷上千名;有骨气的进城务工人员郭凯,苦练装载机操作技能,从谁也不愿意合作的“臭手”,变成了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有英雄气的蛟龙号潜航员傅文韬,冒着300摄氏度海底热液可能造成的生命危险,先后两次将五星红旗插到了我国海域最深处……当然,节目里更多的人,还没有取得那么大的成就。他们中有回国教孩子捏面人的“海归”,有一年出车接近千次的急救医生,有甘愿把自己关在密闭环境半年的航天志愿者,也有白天在琴行工作、晚上到街头唱歌的普通歌者。他们不是因为“颜值即正义”,他们的故事在社交网站上收获了过亿次的关注,恰恰缘于他们就是我们身边那些地铁中展卷而读、马路上奔忙行走的普通人,他们都有一个名字——奋斗者。他们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诠释着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从《美丽中国》中守望青山绿水的普通人,到《此时此刻》中无论是乡镇里的艺术殿堂的当年知青,还是泰山上的挑山工,再到雨林深处的青春、万里海疆的青春……每一个社会日常生活的断面,“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他们都是普通劳动者。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青年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年轻人的年龄上限是45岁,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44岁)。

  用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实际上也是在擦亮中国电视的底色。电视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重新聚拢青年一代的目光,观众的老化是电视收视断崖式下滑的根本原因。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互联网对电视的影响甚至威胁不仅是财大气粗,不仅是言论和形体的更大尺度,而且抢走了观众。年轻人不看电视了,这是电视的灭顶之灾。长期以来,在收视率导向的驱使下,电视业信奉“得大妈者得天下”——因为遥控器在大妈手里。不幸的是,网络成为电视强敌的全部秘密就在于:人家从来就没有把大妈视为自己的天下。因此,重回大屏待后生——唯有观众重新年轻才能拯救中国电视。

  那么,如何重新点燃年轻观众的收视热情?成功的案例不多,遗憾之处却不少,正像有人批评的那样:节目越来越低龄,打着“亲子”旗号实则对青少年过度消费,在立意和构造上缺乏正向引导;节目越来越“粉丝化”,消解“偶像”的社会功能,在应援、打榜等狂热的粉丝行动中异化选秀属性,营造过度娱乐化的青年文化表达;节目越来越“同质化”,才艺竞演、户外慢综、明星比拼……诸种曾被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题材,在相似节目形态的批量生产下不断消耗观众的审美期待,无论对于节目的自主创新抑或行业生态的良性存续,都构成潜在的危机。带来的结果就是,年轻人只关心自己的情感体验,却无意于洞察所置身的庞大世界。

  年轻人要通过奋斗和拼搏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这永远是时代的正能量和主旋律。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生活,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这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