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媒体:“水池式”把关?

2019-09-02 14:17:42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在新媒体从业人员经验本就不足的情况下,流程上采用容易模糊责任人的“水池式”把关,问题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两年,眼见耳闻的传统媒体的差错似乎少了点儿。原因想来和自身影响力下降有关;影响力下降,受众关注度降低,对普通差错的关注度自然也降低了。多年前某报专为“国事还是国是”在头版刊登启事证明“我没错”的情景,恍如隔世。

  与之相反,新媒体的差错却屡见不鲜,其中既有花样百出的各类小差错,也有令人触目惊心、严重违背新闻采写原则和宣传纪律的大差错——比如公然造假。媒体界大多把这些问题当成“新媒体乱象”,呼吁有关部门加以治理,却很少从把关流程的角度进行反思。

  出现各种差错、问题的,不仅有各种自媒体,也有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媒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新媒体把关是否严谨?流程、制度上是否存在漏洞?

  新媒体的把关流程,和传统媒体有很大不同。在我看来,最明显的差别在于流程的“走向”不同。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代表,流程是线性、单向的,就像一条水渠,中间有一道一道的拦水坝(把关环节),如果在上一个关口被堵住了,稿件(版面)理论上就无法进入下一个关口。这就大大提高了把关的“安全性”。姑且把这种流程称为“水渠式”把关吧。

  “水渠式”把关,避免了一篇稿件(版面)同时给多人审阅的情况,层级比较清楚,责任容易界定。如果出现了层级混乱、责任不清的情况,一定是有人违反了制度,而不是制度本身出了问题。

  事实上,传统媒体出现的差错,大多是违反了制度、流程造成的——比如时间紧张,为了抢时效省略把关环节。

  传统媒体延续多年的签字环节,进一步明确了把关的责任问题。白纸黑字,谁的错就是谁的错,不会出现混乱或者责任模糊。

  新媒体的把关流程,却是“水池式”的,某些新媒体甚至是“多向”的(当然并非全部如此)。比如微信公众号,一般通过“预览”进行把关,而“预览”可以发送给多人,同时把关。其他新媒体形式也是如此。

  从时间线上来说,新媒体的把关程序,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同一篇稿件,主任和总编可以同时审阅。这就好比建了一个审稿的“水池”,编辑把稿子放进去之后,大家同时看。责任心强的新媒体,会考虑到把关的层级问题,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把关,但这又影响效率。

  除非从制度上严格规定审稿的先后顺序,否则,新媒体的编辑很可能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角度,直接将稿件发入“把关池”。省力是省力了,问题也来了——比如同一篇稿件,可能有几人甚至十几、几十人审阅,但都不是具体而明确的责任人。潜意识里,是否会有“我不说,别人也会看出来的”这样的心理呢?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把关的形式不同,把关的内容却大同小异,无非是“三关”:导向关、真实关、差错关。差错关、真实关是最容易把控的内容,这类差错,很少出现歧义;有不同意见,查字典可以解决差错,核实采访环节可以解决真实性问题,都有相对客观的标准。唯独导向关,既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又需要对宣传纪律、政策十分熟悉,还需要对舆论发展趋势有较强的研判、预判能力,难度极大。

  最容易出问题的,是导向关;最容易出现“责任人模糊”问题的,还是导向关。为什么?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沉默的螺旋”。某篇稿件,可能存在导向问题,但不明显;一旦发布之后,会不会被网友“引爆”(从无足轻重的消息成为热点),也在两可之中、难以研判,这个时候,“水池式”把关的弊端就会凸显:多数人都会选择沉默,因为拿不准;如果有人提出异议,可能会有人应和,如果没人提出异议,问题就“漏”过去了。

  传统媒体的“水渠式”把关,因为每一关的责任人都很具体、明确,漏到下一关,下一关就可能追究上一关的责任,因此能较好地避免导向把关不严的情况。即便如此,传统媒体在导向把关上出现的问题,还少吗?教训实在不少。

  新媒体兴起没有几年,从业人员经验本就不足;在这种情况之下,流程上如果采用容易模糊责任人的“水池式”把关,问题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7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