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提问之善意

2019-09-04 14:43:52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上   作者:黄杨

摘要:  我们可以带着种种疑问和目的去提问,但有一些原则是不应该逾越的。

  失踪的留守儿童、奇怪的租客、“神秘”的数字、涉“邪教”传言……浙江淳安9岁女孩章子欣失踪一案,引发全国关注。

  最终,警方通报称,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组成联合专案组,先后组织500余名警力分赴上海、漳州、汕头、广州、茂名、珠海、武汉等地开展调查取证,初步排除女童失足落水的可能,同时也未发现梁、谢二人参与邪教活动。

  随着调查进展和媒体对事件细节的不断披露,网上却流传着一些对章子欣家人的猜忌,比如有人说她爷爷收了5000元红包,奶奶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对此不悲痛;有人指责其父母居然有心思在孩子失踪的时候离婚,有人揣测孩子母亲与案情有关;在女儿下落未明时,章父为配合警方笔录从象山回到了淳安,也被网友指责。

  这些猜忌引发了大量网民关注,也成为一些大众媒体采访时提问的由头,尽管在警方发布的信息或媒体报道中,这些猜忌最终都被否定了,但类似的采访问题设计,确实需要慎而又慎。

  在新媒体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舆情中,公众的信息获取多样化、个性化和碎片化,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三类媒介交互推进,影响着公共热点事件的议程设置。

  尤其是自媒体具有多元化圈层与社交媒体互动介入的传播特点,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使社会组织、群体或个人的某种观点或猜测快速成为公众议题,甚至“算法”的个性化推荐也会在其中产生影响,从而左右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推动大众媒体去调查、核实或证伪。

  而一小部分自媒体为“博眼球”蹭热点,会随着社会新闻的热点化争议化,通过标题、带有想象力的猜测与情绪化的追问而放大事件,试图以“带节奏”的情绪化方式带来更大的传播,他们以逾越新闻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专业”手段,制造与消费公众情绪,他们可以骂凶手,可以骂受害者家属,可以骂媒体,可以骂政府部门,可以骂法律,这么做,更多的是为了点击率,而其背后隐现着一味逐利的商业模式的影子。而事实上,除了在现场的媒体记者们的耳闻目睹与感受,网上流传的种种说法和评价,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媒体报道呈现出的部分真实,甚至是基于未经证实的传闻而再次生发的议论。

  媒体天然是追逐热点和追问真相的,但是面对引发广泛传播的不够冷静的猜测或者情绪化的追问,在面对新闻当事人的时候,如何不让采访变成打扰甚至骚扰?如何不被情绪化的话题带跑偏题?如何克制住对“反伦理”“反智”假象的兴奋?

  上观新闻的记者顾杰在一篇题为《在章子欣家守了几天之后,我想替没有被看见的痛苦辩护》的文章里写道:

  “媒体有义务去澄清一些猜测。比如章军和姐夫连夜赶回,有人说孩子都还没找到你们就回家了。网民不知道的是,8号报案到当天,章军一刻没停连笔录都没来得及做就赶到宁波,回家时还是那件衣服没换。这次回来一方面是补笔录;另一方面,网民不知道的是,章军父母状态很差,他怕老人出意外,必须亲自前来安抚。这也会被说成冷漠,你让章家还能说什么呢?”

  在“网民不知道”“真相未明”的背后,带着善意还是恶意的眼神去分析、评述或者求证,是为了追求真相,还是纯粹为了制造话题,是为提问的初心。

  不止一家媒体的记者看到了章家人的善良与克制、看到了他们背后深深的悲痛、看到了文字或者镜头之外的残酷真实,但这样的伤痛,如何做到不漠视也不渲染,需要审慎权衡与拿捏。我们可以带着种种疑问和目的去提问,但有一些原则是不应该逾越的。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关于章莹颖案曾引发的关于“完美受害者”的议论。人们会期待一个事件的受害人是没有瑕疵、完全无辜的,否则就容易产生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维,一旦受害者被发现一个看似有瑕疵的问题,就可能影响公众对于受害者的同情程度和其作为受害人的权利与地位。然而这是一个不存在的假设,没有人是完美的,不完美的受害者仍然是受害者,看不见的痛苦可能是更深的痛苦。

  (作者为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8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