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热点时刻和庸常生活背后那只新闻手

2019-09-27 15:41:00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9月上   作者:曹林

摘要:  新闻的作用,不是让每个人觉得它很重要,而是让那些需要的人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

  新闻有什么用?我们做新闻的,常常面临这样触及行业生存合法性的灵魂拷问。在这个实用主义思维和精致利己主义浸染着一切的时代,一个事物或一个行业,似乎只有证明了自己可以“变现为金钱”的作用,才拥有了存在的正当性。

  你会问空气有什么用吗?告诉你,新闻就像空气,窒息憋闷时才感到它的重要。新闻所包含的信息,就像弥散在空中的氧气,让我们呼吸着自由、开放、透明和生机。李普曼说:“如果一个社群缺乏揭穿谎言的信息,他们就没有自由。”其实,新闻对人们的意义远比“揭穿谎言”要丰富多了,新闻不仅在大事件中推动社会进步、鞭挞丑恶、监督权力、捍卫正义,更多的时候是在日常以觉察不到的方式影响人们的生活。

  新浪新闻的用户讲了几个故事,虽然看起来很小,不像撼动冤假错案、废除收容遣送、扳倒某个厅官那么震撼和轰动,但跟普通人靠得更近。一位母亲说:我闺女在北京工作,新闻里说她爱吃的大樱桃儿涨价了,我就在家买了十斤快递过去。闺女视频跟我说:“妈,我实现了车厘子自由。”新浪新闻用户@环卫工人邱月娥说:“新闻里说给环卫工人分配公租房,在这之前,俺们想都不敢想,能有一个安稳的地方住,每月房租又低,还是楼房。”几个青年创业者说:“看到今年的‘创业扶持政策’发布,我想亲手点燃心中还未熄灭的创业梦。”还有城市白领看到“流动儿童上学难”的新闻后投身公益教育的成就感,外来青年夫妻看到“海河英才计划”后成为新天津人后的快乐等。

  像新浪新闻用户讲的这几个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我们就像呼吸空气一样呼吸着这些新闻,有的感受到手机另一端亲人的温暖,有的体验到新政的温情,有的看到平凡生活中的一束亮光。

  当然,有人会发出如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那样的疑问,你们新闻人不要自恋了,新闻和媒体只是信息的传输者,而不是信息的创造者。比如,媒体报道减税的新闻,其产生的效果源于官方减税政策,而非源于新闻。迈克尔·舒德森也说,关于三哩岛核电站部分泄漏的新闻报道刺激了1979年美国的反核运动,但这是一个新闻效果还是“三哩岛”效果?其实这种质问并不能解构新闻的意义,没有新闻报道,人们就无法获知这些信息。

  著名新闻人梁衡去年获范敬宜新闻教育奖时的一段答谢辞很有意思。他讲到,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了全国改革有功人物100名,各行各业都有,从经济学家到歌唱演员,从厉以宁到姚明、李谷一。有人发现,这100个人里没有一个新闻界的人物。梁衡说,但是我们知道,这100个人的成名,有哪一位没有我们新闻人的汗水,没有经过我们新闻界的报道、宣传、推广呢?

  不只是名人,政策的宣传、事件的影响、观念的传播、情感的传递,哪一个过程背后没有一双看不见的“新闻手”呢?

  当岁月静好时,你可能只是把新闻当成一种消遣和娱乐;可当陷入某种困境,或者急需某种信息时,你更能感受到“看见”和“被看见”的力量,努力去搜寻每一条相关的新闻,努力去让每一个人看见自己。新闻的作用,不是让每个人觉得它很重要,而是让那些需要的人可以获得必要的信息,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黑暗中摸索的人眼前一亮,看到新闻中的那束光。

  实际上,新闻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多数不是借助激动人心的大事件,而是浸润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小事。它的影响很多时候不是直接的、轰动性的、线性的、短期的,而是像“蝴蝶效应”那样,无意之中扇动的新闻翅膀,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让一群人看到了生活的光芒。就像《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中所写:“那种感觉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向上爬。”

  刷刷新闻,觉得新闻对自己没什么用,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一方面说明你挺幸福,没什么“必须求助新闻”的烦心事;另一方面说明新闻已经融入你的生活,让你以无感的方式自由呼吸。就像那位母亲看了新闻给女儿寄樱桃后,看到女儿自由快乐的样子,也跟着一起欢乐。这,就够了。

  (作者为中国青年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9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