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正面报道”引发舆情,值得深思

2020-04-26 18:02:25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3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固守传统媒体时代的舆情思维,不预判、不研判、不揣摩受众心理,就很容易出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媒体不好干了”,原因恐怕不仅仅在于经营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新媒体形势下的舆情,越来越难把握了。

  放在十几年前,媒体老总最怕的是什么?最放心的又是什么?最怕的往往是舆论监督报道,一个拿不准,就容易惹上事儿;最放心的,是各个口上的通讯员来稿、正面报道。

  现在情况有了很大不同。仔细梳理一下,引发舆情、带来问题的,有相当比例的是“正面报道”,而非舆论监督报道。当然,这个“正面”要加个引号、打个问号,严格来讲,是“有问题的正面报道”。也就是说,这些报道存在先天缺陷。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就出现了好几起这样的“正面报道”。这些报道,有的本身就存在问题,比如内容虚假、拼接、错误,等等。这时候,即便你“导向”再正确,受众也不会买账。典型的比如一张“雪中绘制中国加油”图片,事件发生地在山东寿光,却被安到了武汉头上。再比如,一位患者去世前留下遗言:“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某媒体将其做了裁剪,去掉了“我老婆呢?”这种案例引发受众关注、遭到粉丝“攻击”,是媒体有错在先,干干脆脆道歉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也有些报道,内容上没有问题,导向也很正面(至少从表面上看如此),却依然引发了舆情。某地抗疫前线的女医护人员为了减少感染几率剃了光头;这件事情,只要出于自愿,没有什么问题。进入感染区之前,医护人员光穿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就要耗去大半个小时,其程序之复杂、繁琐、累人,是普通人很难想象的。去掉一切不必要的负担,把避免感染放在第一位,合乎逻辑。但媒体报道之后,网友关注的不是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而是“剃光头”的不人性。

  也有的报道更玄乎,完全出于巧合。某地一村庄在战“疫”方面有亮点,媒体进行了报道;不巧的是,不久后该村出现了一个输入型病例,随后一家人接连确诊。有好事者便把原来那篇报道翻出来,嘲讽了一番。

  事实上,正是该村在防控方面做出了努力,实现了有效隔离,病例才局限于这一家人之中,没有扩散。但网友是不讲道理的,既然你宣传他们做得好,那就必须完美,不能有任何瑕疵。

  抛开网友这种喜欢走极端的心理不谈,对媒体而言,现在的舆论引导确实与以往不同。最大的特点,是舆情的爆发点变幻莫测,你不知道它会在哪个点上爆发,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爆发(有的是新热点出来之后,网友把以前的报道翻了出来)。

  以前,盯紧舆论监督报道,就可以了;现在,不仅一些宣传性稿件要拿准、做实,就算准确无误的正面报道,也会被网络舆论“带进沟里”。一些“低级红”报道之所以出现,不是记者的报道出了问题,而是网友对这些报道的看法引发了舆情。

  “低级红”“高级黑”还是相对容易分辨的,比如新婚之夜抄党章、用电脑软件测试“党性”之类。刊发这种新闻,要有选择性,不能“来什么报什么”。的确,“人咬狗”才是新闻,新闻要讲究新奇性,但新时代的媒体,一定要注意“人咬狗”带来的示范效应,研判它是否会引发恶意炒作、是否会被故意“黑化”,对报道有所甄别、有所选择。

  除了“低级红”这种“特殊型”的,“普通型”的正面报道更难把握。多数媒体从业者,在把关方面还是延续了传统媒体的套路。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是单向的,报道刊发之后,受众即便觉得“不可思议”,甚至大为厌恶,也只能烂在肚子里,或者说给朋友听听,大不了打个电话怼怼记者,别无他招。现在不同了,一旦触动了他们的神经,马上就有人发朋友圈,会有自媒体借机炒作,形成舆情。

  并不是说传统媒体时代的正面报道,就一定完美,只是受众没有发泄的渠道而已。现在,渠道丰富了,他们的反馈变得十分积极而且有效了。这时候,如果还固守传统媒体时代的舆情思维,不预判、不研判、不揣摩受众心理,就很容易出问题。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3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