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舆论监督正在撬开学术圈自护盔甲

2020-06-12 09:22:30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互联网成了打破盔甲、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利器,传统媒体把持议题设置的能力被严重削弱,网络自热的能量时常超出想象。

  明星若私生活不检点,或者在守法和道德层面有瑕疵,就会成为八卦头条的座上宾,俗称“不禁八”,谁让TA身上黑料满满,给看客们主动“喂料”呢?最近,又一个领域眼看比明星还不禁八卦,一地鸡毛,那就是高校和学术圈。确切地说,是近年来丑闻越来越多地曝出,并且愈发频繁地登上新闻头条榜单。

  从2019年初翟天临“博士”的“不知知网为何物”,到最近吹捧“导师崇高、师娘优美”的野性“论文”登上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从受害网友爆料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钱某性侵女生,到核心期刊《银行家》主编连续三期刊发10岁儿子散文并声称“就是要显露一种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处世姿态和不拘俗套”,象牙塔看着不再那么纯洁无瑕,学术圈逐渐揭开神秘面纱。而在更长久的时间里,学术圈身披知识的盔甲,是很难被公共舆论浸入的。

  学术腐败、学术不端、招生腐败、高校教师行为失范失德……细数发生在学术圈的丑闻,也是形形色色,不逊于社会新闻的眼花缭乱,越来越多人看到打碎了名校、名导、学术精英滤镜的真情,感慨高校风气江河日下、学风堪忧。

  其实大可不必。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学术丑闻并非新问题,更不是本土特产,夸张地说,它是绵延了几个世纪的世界性难题,如今曝出来各类丑闻也许早在几十年前就被重复过同款,也许几年前就露出端倪,至少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的学术论文已经发表7年有余,只不过最近才被人拈出来,挖掘出了笑果和爆点,从而成爆款新闻。而学术抄袭、侵占他人学术成果这样的不端行为,早就是学术圈痼疾了。因此,最近舆论频频关注学术丑闻,只不过是揭开老伤疤,并非新伤口。我们既没必要悲观地认为中国的学术生态节节堕落、寸草不生,也无需大量引用欧美学术圈的极端案例来证明此病非独有,舆论监督走进学术圈并不长久也不深入,短时间内丑闻爆炸式密集曝光,难免让公众产生象牙塔倒塌的悲观想象,但塑造一个客观的学术圈形象只是时间问题。

  传统媒体主导下的舆论场,对学术圈其实多有关照,我们鲜少看到学术丑闻出现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上。学术圈自带的权威感不可侵犯,学术交流的高门槛和小圈子特性,高校尤其是名校累积的名誉也让其笼罩上神圣和神秘的面纱,再加上学术圈与媒体圈密切的互动和交流,让学术圈、高校圈穿上了坚实的自护盔甲,公众很难窥探到其真实全貌。

  而互联网恰恰成了打破盔甲、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利器,传统媒体把持议题设置的能力被严重削弱,网络自热的能量时常超出想象。在这种状态下,学术圈的自护盔甲逐渐被撬开,从最初的冰山一角到如今逐渐被审视更多更详细。这其中,多数是自内而外的曝光,也有不少媒体擅长的监督视角。从新闻界角度看,这是一种进步和胜利,舆论监督的领域正在进一步拓宽,且处于崭新阶段的新闻实务工作有更多的佳作产出可能——线索更多,爆料渠道更广,大数据采集更方便,引发的关注度更高,等等。不少掌握融媒体精髓的新闻机构在学术圈丑闻报道中频出精品,就充分吸纳了网友和大数据的能量,也使得更多优秀媒体关注这一领域并开展深度报道探索。

  这是一种双赢,虽然象牙塔正在被质疑是否还能代表一个理想的世界。实际上,科研的良好氛围和严谨规范并非天然而成,也非一蹴而就,来自舆论监督的压力或许能打破这种无谓的完美想象,促进朝着更加真实开放规范的学术风气发展,反倒能更好地消灭潜规则,与互联网时代的新价值观接轨或碰撞。

  当然,舆论监督的最大效能充其量也就是动嘴皮子、耍笔杆子,施加舆论压力,即使撬开盔甲也未必能扭转乾坤,对学术精英扎堆的学术圈究竟能起到多大震动作用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更不要说根治学术圈丑闻的原发性问题。但对于长期依仗自律自洁的高校和学术圈而言,这股清流的注入无疑能带来一股新空气,让他们实现真正的独立。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