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互联网与文化的标准化

2020-06-12 09:23:33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上   作者:常江

摘要:  我们没有必要把互联网文化的标准化视为一种“堕落”,但我们的确要警惕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那种乌托邦主义的思维方式。

  近期,青年亚文化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自制的新年晚会受到网民的热捧。网络上流传的几个视频片段,如方锦龙与二次元人物洛天依合作表演的《茉莉花》等,令人产生了“破圈”之叹。从舆论的反响来看,B站的这台晚会几乎收获了各方面的赞誉,主流媒体视其为亚文化的主流化,二次元爱好者则欢迎自己喜爱的文化样式有了更宏大的社会意义,而大众则沉醉于晚会节目自身的精致和美好。B站新年晚会所取得的成功,表明即使互联网急速放大了各种类型的小众审美趣味,以单一的、带有标准化色彩的产品去吸引不同代际和身份受众的文化生产模式,仍然是行之有效的。

  于是,这就带来了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在过去二十年间,互联网真的使审美变得更加分众和多元了吗?若真如此,为何B站的新年晚会同时也吸引了二次元的“圈外人”的关注?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互联网所营造的文化和审美多元,其实是一种外在符号层面的多元;而其价值内核,始终都以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为核心特征。早在1997年,学者Sara Kiesler就曾在其编纂的文集《互联网的文化》中指出,互联网所体现出的对于文化标准化的厌憎,其实完全基于其早期技术开发阶段急需创造性思维和突破性成果的实际需求;而当这一需求不再具有生死攸关的紧迫性,互联网仍然是一种追求技术和文化标准化的生态。近些年的大量实证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比如在跨文化传播领域,就有研究表明,移民和海外流散社群对互联网技术的普遍采用,实际上更多令其被(当地的)主流文化同化,而非为其营造了更多认同母文化的空间。Michael Marcoccia也指出,互联网实际上比传统媒体更长于制定和强调所谓的netiquette(大致意思是网络用户所普遍遵循的规范或礼节),其本质就是对单一的、标准化的传播规则(communicative rule)的推崇。

  从互联网公司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化的标准化显然比多元、分众化更符合其长远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一方面,标准化意味着主流化、大众化,因而也就意味着最小程度的经营风险。如B站这样深耕亚文化审美的公司对于“边缘”所具备的潜在传播风险的担忧,大约贯穿其平台运营过程始终。一些评论者可能会用“求生欲”来描述这一状况,但显然这并不仅仅是一个生存问题,也关系到一个平台的产品究竟能否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与社会主流现实进行持续互动并实现深入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标准化本身也意味着整个行业存在着成熟的规则和极高的准入门槛。互联网平台间的竞争将迟早(也许已经)进入寡头垄断阶段,在这个时候,对于各大平台来说,在产品上“另辟蹊径”将是不智的,与其他寡头共同制定行业规则、抵挡那些期望以边缘化策略“杀入”战局的新的挑战者才是追求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于是,内容本身的标准化就成为必由之路,就像对于普通的电影观众来说,好莱坞几个大厂发行的影片其实根本没什么本质的差异一样——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可以很好看。

  我们当然没有必要把互联网文化的日益标准化视为一种“堕落”,但这一现实的确提醒我们,要警惕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那种乌托邦主义的思维方式。无论从技术自身的属性和架构来看,还是从其机构运作的主流模式来看,互联网都远远比传统媒体更倾向于塑造一种标准的而非多元的生态,这实际上与我们的一般性理解是相反的。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说出《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的文化差异,却很难指出Facebook和Twitter在文化上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在可预见的将来,B站将越来越像爱奇艺、优酷这样的主流视频网站;它基因里的二次元和亚文化气质,也将更多扮演标准化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外在符号装饰的角色。而更重要的是,大众不会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因为很多人无法意识到“让更多的人喜欢我所喜欢的东西”其实未必是一件好事。

  (作者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