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警惕“这正是我想要的”效应

2021-12-01 11:05:58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11月下   作者:高金国

摘要:  媒体真正该关注的,不是恶性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发生的根源。

  刚入新闻这一行的时候,和很多年轻记者一样,我也有点愤世嫉俗,报道突发事件时遇到阻力,便认为有关部门是在“讳疾忌医”。后来才发现,这种心态,多半是因为书读少了。

  恶性事件的传播,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暴力事件当事人的心理,也不能用普通人的心理去揣摩。尤其值得警惕的一种心理效应,可以称为“这正是我想要的”。

  出现这种心理的最典型人群,莫过于恐怖分子。他们的目的就是制造恐怖气氛,让民众张皇失措,让政府颜面扫地。然而,暴徒并非今天才有,历朝历代,都能找出这样的人来;大众媒体出现之前,他们很难迅速制造恐怖气氛,也就无法称为“恐怖分子”,只能称之为“穷凶极恶的歹徒”。能够通过大众媒体传播恐怖信息、制造恐怖氛围之后,才可被定义为“恐怖分子”。

  这是否意味着,大众媒体被恐怖分子利用了?似乎可以这么说。如果他们只是疯狂杀戮,除了当事人和相关部门,没有其他人知道,那么他们依然只是暴徒。

  即便目标不是制造恐怖氛围,很多恶性事件,也会产生近似后果,导致示范效应。有人称为“媒体传染”。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的观点更进一步,他甚至认为,9·11纪念馆都不该建。善良的人们是在纪念袭击的受害者,但在恐怖分子眼中,“9·11纪念馆会让他们(恐怖分子)产生自己永垂不朽的幻想……纪念受害者的最好方式是找到凶手、惩罚他们,然后忘记他们”。

  “忘记才是最好的纪念”,这一道理适用于很多突发恶性事件。不加选择地报道,效果适得其反:有的歹徒就是想让媒体广泛报道带来轰动效应,此时舆论的议题设置者,不是媒体,反倒成了歹徒。

  2021年10月10日,福建莆田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这一案件背景十分复杂,但再怎么复杂,采取如此极端方式显然于法不容、性质恶劣。媒体的声音是严谨的,无奈诸多自媒体发出了许多不该有的声音。

  铺天盖地的报道之下,“媒体传染”不幸上演:半个月之后,武汉市蔡甸区公安分局通报,10月25日,该区发生一起命案,歹徒先是导致5死1伤,逃跑途中又致死2人。

  无论纪念受害人,还是痛斥暴徒,媒体大规模报道都不是最佳方式。心理学家在研究“自杀为什么会传染”时,也发现了类似现象:在自杀高中生的追悼仪式上,他的同学中,竟然有人产生了“如果死去之后,这样被纪念也不错”的心理。这种幻想,让他们不再视死亡如畏途,客观上形成了对自杀行为的鼓励。说出这一事实的专家显得很残忍:纪念自杀者的最好方式,是忘记他们;纪念仪式越隆重,产生“我也想自杀,因为我也想要这样的纪念”之类冲动的年轻人(尤其青春期的孩子)就越多。

  媒体传染,是“这正是我想要的”效应的延续,两者难以分割。歹徒之所以采用极端方式,目的就是媒体报道,引发公众关注。铺天盖地的报道,对他们来说可谓“正中下怀”。拒绝报道,并非讳疾忌医,而是避免舆论被恶性事件牵着鼻子走。

  媒体真正该关注的,不是恶性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发生的根源。出现这类事件,很明显,源头是我们的社会治理出了问题,没能从根本上把一些问题解决好,隐患逐步积累,终于爆发。这类问题该怎么解决?显然不能等到矛盾激化再去关注,而要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

  这就需要给媒体一个宽容的环境。为什么?因为这类调查报道,是“君有疾在腠理”“君有疾在肌肤”之时,矛盾还在初期或者中期,没有爆发、没有激化。这时候介入,很容易让有关部门反感,觉得你是在“多管闲事”甚至“没事找事”。没有对媒体的宽容,小问题就难以发现,中问题就难以排除,大问题就会形成——这时候,疾病已经深入骨髓,扁鹊也只能“逃跑”了。一旦形成恶性事件,媒体不管报道还是回避,已经于事无补了。

  (作者为鲁中晨报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11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