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烂尾新闻”的年终追问去哪了

2022-01-07 11:29:53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月上   作者:李云芳

摘要:  年终盘点追问,既是媒体监督责任的体现,也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

  岁末年终,是盘点总结的重大节点。对媒体,也是报道、策划的一次大比拼。

  看了很多媒体的策划和形式,类型很丰富,有年度图集、有各类主题的视频混剪、有新闻当事人回访、有过往重大报道合集、有大事件周年纪念专题、有对新一年的展望、有“十大”之类的选编……

  笔者注意到,这几年,年终报道少了很重要的一种类型:对“烂尾新闻”(断头新闻)的盘点和追问。往年,这几乎是媒体的必备策划,要么是盘点当年有哪些重大事件的后续处置烂尾,要么是盘点自己的独家报道哪些被烂尾了。这种盘点还带着追问的采访,等于是一次年终的再监督。比如,早年媒体追问过“大师”王林非法行医案,追问过广东“镉大米”事件,也追问过河南连霍大桥垮塌致10人死亡事件。虽然当时的追问结果也让人无奈,经常得到的是“领导很重视但一直没说法”“调查报告已经提交有关部门”。但这种追问的动作,本身就彰显着媒体在担当监督的责任和使命。

  为什么现在对“烂尾新闻”的年终盘点追问罕见甚至绝迹了?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是近十年来政府信息公开做得越来越透明,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笔者仅列举几个制度性做法: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文件,要求从2014年开始实现重大事故调查报告全面公开。此后,安监总局也发布通知,要求较大事故的调查信息逐步公开。

  2013年7月,最高法开通中国裁判文书网,目前全国的三级法院已全部实现生效裁判文书上网公布,公布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2019年9月,12309中国检察网上线,实现各级检察院的重要案件信息和法律文书的公开。

  2020年1月,市场监管总局开通中国市场监管行政处罚文书网,将全国各省份各类行政处罚文书上网公开。

  随着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各政府部门都开设了自己的新媒体账号,有了直接面对受众的阵地,出于信息公开的需要,出于回应网友评论的追问的需要,出于自有账号运营的需要,各个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的指数上了一个大台阶。

  此外,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上有各类巡视督察,下有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动管理,对于责任事件的处理也非常及时。最典型的,就是这两年对疫情防控不力的问责,层级也高、范围也广。

  2021年很多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结果都已公布:

  致10人死亡、1人失踪的山东栖霞市笏山金矿“1·10”重大爆炸事故调查处理结果已公布;

  致26人死亡的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已公布;

  致18人死亡的河南省柘城县武术馆“6·25”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已公布;

  致14名施工人员死亡的珠海石景山隧道“7·15”重大透水事故的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已公布;

  致11人死亡的G15沈海高速盐城段四车相撞交通事故原因已公布;

  ……

  但笔者注意到,还有一些重大事件、事故的调查处理结果未公布,如郑州市7·20特大暴雨灾害事故。此外,造成20人死亡的青海柴达尔煤矿“8·14”冒顶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结果未见公布;致13名矿工遇难的山西代县大红才铁矿“6·10”透水事故,事发不久就处理了相关人员,但是调查报告尚未见公布。

  笔者相信,上述事件、事故的调查结果之所以未公布,应该是还在调查中。但年终盘点追问,并非一定要追出调查结果,哪怕披露一个程序性进展也行。这一操作,既是媒体监督责任的体现,也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

  监督和追问确实很难,但不能因为存在困难就弃掉媒体的“老手艺”,也不能因为制度的进步就忘掉媒体的“老手艺”。有了长效的制度,更需要媒体去审视和监督相关部门是否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作者为澎湃新闻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