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报刊转型不妨借鉴一下文学期刊

2022-01-24 15:33:19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月下   作者:窦锋昌

摘要:  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是“文学新闻”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

  岁末年初,又看到了纸媒休刊、停刊或者停出纸质版的消息。这已经成为近七八年来的一个常态。是不是所有纸媒都不行了?答案是否定的,比如各级党报,再比如文学类期刊。党报的“逆势上扬”说得已经比较多了,这里着重说一下文学类期刊的“处变不惊”。

  我平时接触最多的是各类报刊,阅读文学期刊较少。但是去年底,我订阅了两份全国很知名的文学刊物《收获》和《十月》。前几天,最新一期的《十月》送到,包括几篇中篇小说、几篇短篇小说,还有若干首诗歌,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讲的是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中涌现的一些代表性人物的故事。学过新闻史的都知道,报告文学和新闻通讯以前就是“一家”,在文学的序列里叫报告文学,在新闻的序列里叫新闻通讯,在写法上,它们跟当下时髦的非虚构写作非常接近。

  文学刊物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得怎么样?总体来说,虽然这些期刊没有特别大的销量,但是还能够维持自己的生存,至少没有出现像报刊那样大面积休刊停刊的情况。《收获》这样的头部期刊,每期的销量有十几万份。

  回望历史,会发现文学期刊也走过从高峰到谷底的下滑之路。上世纪80年代,是文学期刊发展的巅峰,《收获》当时每期的发行量有100多万份,以至于时任主编巴金非常担心发行量这么大,各方面的配套工作能不能跟得上。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批市场化媒体发展起来之后,这些纯文学期刊大幅下滑,《收获》从100多万份掉到十几万份。不过,十几万份的发行量对于一份文学期刊来说已经足够了。《收获》现在每本定价30元,一期10万份的话,码洋就有300万元,30元钱的售价可以收回成本并且产生利润。用理论的话来说,“一次销售”做得好,就足以保证它活得不错,对“二次销售”的广告依赖非常小。文学期刊的采编成本比报刊小得多,没有专职记者,也不需要外出采访,主要是做编辑工作。

  那么,文学期刊的读者为什么没有像报刊的读者那样大规模流失?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文学期刊的原创性,这是很多网络文学难以取代的。原创性使其有自己的独特生存价值,有自己的忠实读者,虽然用户群不大,但足以养活这些期刊。

  最近,看到彭增军教授的一篇文章《事故与故事:新闻与文学的相生相克》。文章谈到,文学与新闻本来是同源的,许多大文学家都出身新闻业,英美作家当中有新闻从业背景的人达300多位,比如说《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就是一位新闻人。比较早的还有狄更斯,狄更斯中途辍学,19岁学会速写,然后当了一名记者。马克·吐温是做过20年的记者之后,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小说。

  文学跟新闻之间有非常多的共性,特别是在传统媒体时代,共性是非常突出的,只是到了互联网时代,新闻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科技属性,典型代表就是数据新闻的涌现。但是我们不要忘了,新闻始终有文学性的一面,特别是非虚构写作,更是体现了这个特点。

  作为文学的新闻为什么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可以让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相比之下,算法新闻、数据新闻这些充满科技感的新闻都是客观理性的,甚至是冷冰冰的。从非虚构写作的流行以及文学期刊的处变不惊之中,可以看到“文学新闻”无论是在读者的接受度上还是在商业价值上,都是值得重视的。挖掘新闻里边的文学属性,可以让新闻报道超越单纯的信息报道,按照彭增军教授的说法,就是把新闻报道从报道“事故”变成报道“故事”。

  我之前在专栏里写过一篇文章《高手在民间》,说的是我的一个学生在“真实故事计划”举办的非虚构写作大赛里获得了一等奖。元旦前,有人找我说有专业的编剧看上了这篇报道,想跟作者探讨把它改编成剧本。这说明,好的非虚构作品具有好的市场化前景。

  回归本文的主题,市场化报刊在严重的经营危机面前,有没有可能向文学期刊学习,充分挖掘新闻里的文学成分,沿着特稿和非虚构写作的路径向前发展?我认为这是一条值得尝试的出路。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1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