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空难事件里的媒体功用

2022-04-11 11:27:27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上   作者:李云芳

摘要:  受众如果想要一个真实、可感、多元的世界,而不是一个虚假、冰冷、单调的世界,就需要拥抱媒体。

  空难发生,令人痛心。3月21日下午,东航MU5735在执行昆明—广州航班任务时坠毁。按照以往经验,空难调查结果需要数月甚至逾年才能出来。空难发生概率非常低,一旦发生往往非常惨烈,因此公众极为关注。公众的高度关注和实质消息的短期难至形成了矛盾,舆论场上不可避免滋生出谣言、信息讹传。

  一些传言为了强化真实感,以“内部流出”貌传播。对于此类不实信息,一方面需要网络管理部门、社交媒体平台的强力管理、审核,另一方面还需要媒体介入,及时核实、澄清。笔者注意到人民日报做了一组海报,对多个谣言进行辟谣。“澎湃明查”核查辟谣了一则将2019年埃航空难的模拟视频讹传为此次空难画面的消息。在信息空白饥渴期,机构媒体依托自己的公信力,借助记者的采访核实,对遏制谣言散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每逢有重大悲剧发生,媒体经常被责以两条:不要擅自揣测原因,官方和专业人士正在调查;不要去采访遇难者家属、朋友等,避免二次伤害,或称“侵扰悲伤”。

  媒体有职业规范和严格审核,不大会去妄猜原因、擅下推断,尤其是碰到空难这种涉及强专业、大系统的事情。但媒体经常会约请专家做一些专业方面的分析和介绍,如有工具记录了此次失事飞机的飞行路径、高度、速度等数据,还有一些目击者说、目击监控视频,不少媒体联系专家对飞机可能和不可能的状况进行了分析,顺道还科普了一些航空知识、航空器知识。这样的报道,既能稍微满足公众高度关注下的信息饥渴,也可以增进公众对事件的了解使其能够自行辨别和抵抗一些不实信息。当然,为了避免受众形成先入为主的刻板思维,媒体在做此类报道时最好申明,甚至是反复申明只是专家分析,最终原因还需等待调查组的权威结论。

  再说媒体采访对遇难者家属的二次伤害或者“侵扰悲伤”争论,有激烈批评者甚至抛出“媒体吃人血馒头”“记者做个人吧”之类言语;有媒体业内人士反驳,不报道逝者才是最大的伦理问题,关切逝者引发的共情有助于引导舆论关注和反思灾难发生的原因。

  在实践中,笔者多次碰到受害者或遇难者家属想发声表达诉求、想告诉世人遇难者生前的种种美好(本身还有人会主动联系媒体刊登讣文)。媒体采访是否会构成二次伤害,这不是能不能接触遇难者家属的问题,而是怎么接触的问题。如果家属愿意发声,媒体同步做好隐私保护等各项工作,那么这样的接触并不算侵扰,有的家属还会因被关注而有所慰藉。

  早前媒体报道的日航123号空难,遇难者在临别一刻留下了情真意切的遗言,还有家属间的互相扶持、互相治愈;纽约时报联系家属后,用1000名感染新冠肺炎的逝者名字、基本信息拼成一期特别封面;甘肃白银越野赛事故后,GQ杂志为21名逝者每人撰写了一则生平故事,“为逝者建一座纪念墙”。上述种种,不仅没有引发反感和批评,还引发了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无论是家属还是受众,感受到的都是高度的尊重和共情的怀念,这是人类共同体的一种心理相拥。我们铭记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也就是不忘这场灾难——时时警醒未来努力避免。

  很多人记得北野武谈东京大地震那句名言:“灾难不是死了2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1个人这件事发生了2万次。”如果说前半句是相关方发布的冰冷数据,那么后半句就是媒体应该报道的逝者个体故事。

  此外,媒体采访幸存者、遇难者家属等获得的信息,有时还能为事故调查、善后工作助力,此前许多调查报告里不乏对媒体披露情况的回应。

  最后想说的是,受众如果想要一个真实、可感、多元的世界,而不是一个虚假、冰冷、单调的世界,就需要拥抱媒体。媒体报道当然可能会存在问题,对此最好的办法是就事论事指出问题所在,这比直接冠以“吃人血馒头”的大帽子更能帮助媒体有效改进。

  (作者为澎湃新闻编委)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