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专硕毕业答辩的十一点建议

2022-04-28 11:06:21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下   作者:庄永志

摘要:  毕业答辩是一次程序考试也是一次实力展示。千万别在PPT最后一页写“谢谢聆听”。

  第一,闯过开题、预答辩、内审、外审这几道关,你终于有资格参加最终答辩,说明你的毕业作品达到了基本的要求,要相信自己两年或三年的学习收获和为毕业作品付出的努力。毕业答辩,可能是你毕业前最后一次向导师之外的老师请教的机会,毕业答辩是一次程序考试也是一次实力展示!

  第二,专硕毕业,一般是以文字和视频报道、调研报告或策划方案而不是论文参加答辩,答辩时千万不要套用学术论文的模式照本宣科,不要机械地报告文献综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论,要体现专业硕士毕业作品的专业特点和实务方向,这其中可能涉及新闻传播、政务传播、公共关系、数字营销等若干领域。

  第三, 把你的作品和作品说明打印出来交给答辩老师,如果是视频作品就把脚本也一起打印。哪怕你提前提交了电子版,可能还是有答辩老师没有提前看,即使看过,在答辩现场,有的老师还是习惯看纸质版。顺便说一句,提交电子文件优先选择WORD格式,如果为了美观,也可以同时提交一份PDF格式,但不要只提交PDF格式——这仿佛在说“只许看,不许动!”——如果不借助别的软件,PDF格式的文档不太方便做批注。

  第四,答辩时间有限,不要从“选题价值”到“选题背景”再到“完成过程”这样按部就班地念你的作品说明,作品和说明的文本已经提交。拿新闻作品举例,答辩时最好着重阐述你作品的独特看点、与同类作品相比有什么特点、采写或拍摄编辑过程中用什么方法克服了哪些困难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还有什么遗憾;如果是视频作品,还可以剪一版精华版向老师们展示。

  第五,不管有没有统一要求,最好用PPT辅助陈述,把你作品的亮点和你采写、采制的过程,以形象直观的方式简洁呈现,工作照当然也可以放上去。

  第六,可以提前演练,把控一下时间,这也是一种脱敏训练,让自己不致过分紧张,当然,练来练去不要练成背稿子;也可以假设一下老师们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老师们可能会指出你的作品和作品说明从内容到逻辑到格式的瑕疵甚至字数的偏少,也可能会通过“同类作品你看过哪些”这样的问题来考察你的视野与功夫,也可能提醒你考量采写过程中的新闻伦理问题和法律问题,还可能会问你怎么看待你所报道的人与事的社会背景、怎么解决相关问题。

  第七,回答答辩老师的提问不是脑筋急转弯,想好再说,如果没听清楚,也可以请提问的老师再重复一遍。

  第八,针对答辩老师指出的具体的有待改进提升之处,不要动辄说“是我导师让我这么做的”。研究生毕业之所以设置答辩环节之所以导师要回避,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同行评议,也是助你转益多师;你当然可以尽力解释你的做法与观点,但无论你的导师多么权威(校长?院士?),也不要让人觉得你在甩锅推责或以势压人。

  第九,好多学生陈述完毕之时都会说“请答辩组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但很少看到有学生带着笔和纸记录答辩组老师的指导意见和提问——哈,记性真好!

  第十,作为答辩组成员,从开题答辩、预答辩到最终答辩老师当然是洗耳恭听,但你如果用PPT,最后一页千万不要写“谢谢聆听”——你请教别人的时候,会说自己“不耻下问”吗?斟酌一下!

  第十一,万一,我是说万一,答辩组长最后宣布几位答辩老师的投票结果是你没有通过,天也塌不下来!单独请教每位老师,把准确意见记录下来,如实报告给你的导师;该补充采访的补充采访、该修改文本的修改文本,认真准备下一次答辩。你可能只是比其他同学晚几个月拿到毕业证——真正合格的毕业证。

  最后,祝各位答辩者顺利通过。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焦点访谈》前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