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应对“信息过载”,也要防止“信息不足”

2022-04-28 11:07:31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下   作者:窦锋昌

摘要:如果缺乏优质的深度报道,即使在“信息过载”的当下,也会出现“信息不足”的问题。

  我们70后这一代,不仅仅经历过“物资短缺”,同样也经历过“信息短缺”。小时候,除了所学的教材之外,没有太多的课外读物可读。父亲拿回来的一些往期的《大众日报》和《半月谈》,就已经是难得的精神食粮了,虽然看不太懂,但依然读得津津有味。我与新闻的结缘,最早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

  如今,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极大发展,我们早已经从“信息短缺”时代过渡到了“信息过载”时代。信息少,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信息多,也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早在2008年,美国的一项研究就披露,“信息过载”当年给美国的工业经济造成9亿美元损失。当时还是PC互联网时代,在如今“人人都是记者”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产量不知已经翻了多少倍,如果再算经济损失的话,肯定是一个特别大的数字。

  回到现实生活。前几天,收到2020级一位本科生的邮件,邀我参与她们的一个在线节目录制。邮件大意如下:“由于疫情封城、俄乌冲突,近期新闻中的负面消息覆盖了社交媒体,无孔不入地侵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封闭中的我们,渴望通过信息与外界产生联结,但与此同时,又因为负面信息的过量往往产生低落抑郁的情绪,我们的话题将围绕如何面对过载的负面消息展开。”

  在我看来,造成“信息过载”的信息大概分成三类。第一类是重复的信息,在这里看到了,在别的地方也看到了,读者对此会觉得比较烦躁。第二类是过度情绪化的信息,它阐发的不是事实,而是一种个人的偏见,充满了激烈的情绪。第三类是“反转新闻”或者假新闻,一条新闻今天这么说,明天那么说,让很多读者无所适从。

  如何应对这样的“信息过载”?我有三个建议。

  首先,在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信息来源中,可以更加看重来源于机构媒体的推送,比如财新、澎湃、第一财经、南方周末等媒体,这些机构性媒体建立有一套专业的信息过滤和核查体系,能够把那些离谱的信息拒之门外。特别是在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这些专业化机构媒体的价值会更加凸显。

  其次,在专业化过滤之外,我们也需要“协作式过滤”。因为日常新闻的获取,大家更可能依赖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这时候,为了防范信息过载,选择靠谱的信息来源就很重要。以我本人为例,硕士同学组成的微信群的发言质量就比较高,另外一些微信群的信息就会乱七八糟,这样的微信群就要少看甚至干脆退出。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是“自我过滤”,也就是我们的媒介素养问题。特别是研究新闻的和学习新闻的,都要对信息有更高的判断力。在接收信息、转发信息以及对信息发表见解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把一些虚假信息过滤掉,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流动。

  “信息过载”客观存在,不过,我对这位同学邮件中所说的“负面消息”“负面信息”持有不同看法。因为造成读者情绪低落的未必是“负面信息”,而且“负面信息”也自有其价值,特别是舆论监督式报道,这是一种“瞭望性新闻”,这些新闻可以让读者看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报道出来之后,可能引发各方面的重视并且去改善。这样的新闻虽然读起来可能有压抑感,但它总体上会促进社会向好的方向上去发展。如果这种信息供给不足,就会形成“信息不足”。

  客观地讲,当前舆论监督报道不如我当年从事媒体工作时多了。那时候,这类报道在所有报道里能占到20%到30%左右。舆论监督报道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中性报道”,中性报道的倾向没有那么明显,但也能够把一些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反映出来。此外,当然还有相当比例的报道属于主旋律新闻。三种新闻各占三分之一左右,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比例构成。

  舆论监督报道的减少让很多问题不能够及时被发现和被处理,这就会遗留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春节前后发生的丰县事件以及上海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都是特别重大的值得深入报道的选题。在这样的选题上,如果缺乏优质的深度报道,即使在“信息过载”的当下,也会出现“信息不足”的问题。

  (作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级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