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视听当道

2023-06-27 15:52:41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4月下   作者:詹新惠

摘要:  面对已经形成或正在到来的视听习惯、视听思维和视听文化,我们除了认知、知晓、接受之外,是不是还要有一分警觉、一分清醒?

  3月底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网络视听的用户规模超过即时通信,网络视听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也就是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社交让位、视听当道”的时代。

  给出“视听当道”这一断语,依据的不单是用户规模数,还有一系列数据:

  根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网民上网周均时长26.7小时,平均每天3.8个小时;而“视听报告”给出的数据是,每天看短视频的时长168分钟,约2.8个小时。也就是说,网民70%的上网时间都给了短视频。新网民中,24.3%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短视频应用。这表明,短视频在吸引增量用户、吸纳新用户方面有超强的能力。网络音频用户数也达到6.9亿,且完播率较高,33.2%的网络音频用户“认真听完整期节目”,24.5%的用户“能认真听一大半的内容”。此外,还有网络视频直播、微短剧、微综艺、互联网电视等更多亮眼的视听数据……

  因此,今天的视听当道,不只是短视频的一枝独秀,也不只是依靠影视剧黏住用户的长视频,而是视听领域的全面开花。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样化的视听类型,多元化的视听内容,多媒体的视听呈现,让视听全面占据了我们的大中小屏,也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这一轮的视听当道意味着什么。

  互联网运营强调的是培养用户使用习惯,综观上述数据我们必须承认,用户的视听习惯不仅已经培养出来,而且已成为首选习惯。基于首选的首因效应随之而来,用户更愿意接受视听推荐的内容,接受视听发布的广告,在视听端娱乐,在视频中互动。也就是报告中所言,“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网民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有了用户习惯,也就有了相应的产品或应用市场规模。

  有了视听使用习惯,下一步或许就是视听思维。笔者在此提出的“视听思维”不同于教科书中的“视觉思维”“形象思维”“视听语言”,针对的是当下“一切内容视频化、视听化”,视频社交成为一种新型社交形态,“视听+”成为内容、业务拓展的一种模式等。某一媒体机构老总喊出的“再不视频化,又要‘传统’了!”就是这种视听思维的真实写照。

  在视听思维之下,我们会不会形成一种新的网络文化——网络视听文化?从现实情况看,网络视听文化已初露端倪。其一,是互联网上短视频内容类型丰富多样,几乎覆盖社会、生活和文化全领域;其二,是社会记录、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科普等内容位居短视频用户偏好的前列(数据来源:《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22》);其三,是用户已将短视频作为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我们生活在视听化的场景之下,接受着视听化的语境和文化产品,文化的底层逻辑变成了视听语言、视听资源、视听想象和基于互联网视听的文化生活、文化交往、文化偏向等。特别是当“高学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中青年群体更多使用综合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频这类网络视听应用”时,网络视听文化已然不期而至。

  面对已经形成或正在到来的视听习惯、视听思维和视听文化,我们除了认知、知晓、接受之外,是不是还要有一分警觉、一分清醒?比如视听化的内容是不是以娱乐化、“热梗”为基因?视听内容娱乐化会不会消解严肃内容、传统文化?一些视频带来的沉浸式观看是否存在精神麻醉?短视频简单直白的碎片化内容是否会解构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积淀?一味、过分追求视觉刺激、视听效果是否会轻忽文化的内涵和本质?伴随着视听媒介成长起来的Z世代会不会对文本类、文字类内容集体遗忘?

  网络空间中一类应用或产品的崛起意味着这类应用会承载更多的社会公共属性,产品生产者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视听当道,终究是视听内容当道。因此,要让视听长期当道,创作高质量的视听产品,以内容为引领,以价值为内核,以技术为驱动,以流量为助力,发挥出视听产品的公共价值和文化力量,或许才是王道。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4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