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新闻没有反转,只是真相仍在路上

2023-07-04 10:24:14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6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公众呼吁要用全面调查切实回应舆论关切,除了等待官方声音外,新闻界也可以选择不在舆论喧嚣中沉浮,使出撒手锏。

  现在的网络语境下,“新闻反转”几乎成为常态,因为新闻的“第一落点”来得更快、更片面。等不及专业新闻机构的全面采访、权威解读,关于真相的事实截面便以最快速度传播开来。

  如近期发生的热门新闻——“高铁掌掴事件”,众说纷纭,真相已经被排挤到喧闹的舆论声外。或者,真相没有被刻意排挤,只是没那么重要,人们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寻找更多论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熊孩子是真熊,他的公职父母非常霸道”“以定性互殴和稀泥,公安有违规行为”“涉事女生不是善茬率先出口伤人”,等等。

  每一个论点单独拿出来看,都是孤立且偏激的。即使官方有了处理结果,网上议论仍然持久不散。很明显,人们并不想对应细节去做法律分析,更倾向于以常识判断和朴素正义感尽快参与其中。何况,即使在法律专业人士层面,大家对于事件的判断也各不相同,更不要提普通公众的认知差异。

  所谓的“新闻反转”,不过是真相慢慢被揭开过程中的短暂声音。而眼下的现实是,事件过程被以某个乘客视角的视频形式公之于众,所谓眼见为实,但之后仍然难以平息舆论争议。因为很多事件并没有一子定乾坤那么简单。法律起到定分止争的作用,但很多案件并没有因为办案机关的结论而终止,人们反而生出更多质疑。

  这是法律问题,还是舆论问题?综合很多事件来看,很多时候纯是舆论问题,是传播问题,更是新闻问题。

  人们一开始接收的权威信息过于匮乏,以致拿着被剪辑过的视频、片面的真相大做文章,形成最初的偏见。随着真相一步步被挖掘,可用作法律证据的物料一点点公布,一些人补充、修正甚至改变了最初的判断,直呼“新闻反转”,而另一些人却作出相反解读,仍然坚持己见。其实反转的不是新闻,而是人们占有真相的数量。

  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既然新闻物料的缺乏是导致舆论偏离真相的主要原因,那么用于作出全面正确判断的法律证据是否可以公之于众,及时纠偏摇摆中的舆论?就“高铁掌掴事件”而言,假使第一时间完整视频得以公开,相信可以避免很多偏激的声音和片面的质疑。然而这个绝佳的“第一落点”并没有被及时抓住,人们对着一段短暂的、被剪辑过的视频大肆抒发感受,实际立足的事实可能仅仅是真相的五分之一。

  但除了网友自发传播,谁有权力、谁有能力将这些重要物证公之于众?相信公安机关能够最大程度掌握人证、物证,甚至包括现场人员都忽略的细节。但办案机关是否选择公开关键证据,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明确,对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普遍关注、需要社会知晓的执法信息,应当主动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包括办案过程、处理结果、结论依据,却并不包括办案中获取的证据。作为选择项,如果公开出示一些证据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公民的合法权益,那么毫无疑问办案机关不会予以公开。权衡之下,办案机关可能很多时候倾向于选择更为稳妥的公开方式和内容。非规定必需的情况下,保守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因此,仅凭官方通道获取最核心物料的渠道,有,但并不完全畅通。而另一应该重拳出击的,是新闻渠道。这是万千网友本应依赖的耳目。但至今,几乎没有一篇探究事实真相的报道。相比追访现场真相,媒体争相发表评论,有些梳理了亟须厘清的疑问,还有的表示期待“高铁掌掴事件”以案普法。法律界人士写下多篇分析文章,即使无法给出最终结论,但也为公众提供了大量法律知识铺底的结论。而本来被寄予希望搜罗更多事实细节和判决依据的新闻界,却还踏步在“等靠要”真相的原地。

  所以,大家都在呼吁要用全面调查切实回应舆论关切,用翔实结论破除猜疑与想象。谁去调查真相,谁去找到结论呢?显然,除了等待官方声音外,新闻界也可以选择不在舆论喧嚣中沉浮,使出撒手锏。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6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