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烧烤“出圈”中的文化身影
2023-07-07 16:31:38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6月下 作者:詹新惠
摘要: 城市传播背后,如果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城市特色文化的书写,有网络与新媒体文化的助力,就能无远弗届,绵绵悠长。
近几个月来,关于淄博烧烤的文章、评论、热搜铺天盖地,纷至沓来。所言所论自然是分析出圈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政府的作为、市民的配合等。其实,我们还应该分析一下淄博烧烤“出圈”中的文化因素。
山东是孔孟之乡,淄博是齐文化的发源地。对文化的尊崇,体现在从山东学子、普通市民到政府官员身上。媒体提到淄博烧烤火爆的源头,来自山东学子与淄博市政府之间的一段故事。这其中就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和诚信文化。学子们对淄博市政府在疫情期间关怀备至的照顾深深感谢,并承诺来年一定要再赴淄博赶“烤”。于是,今年春天,学生们不仅信守承诺赴淄赶“烤”,还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启动了一轮口碑营销,以带火一座城来表达谢意。
城市火了,市民的态度会决定火爆的程度和持续的长度。有游客感受到热情接待自动发视频宣传,有媒体采访到市民让外地游客住自己家中,有“自媒体”现场监督没有发现缺斤短两问题。何以能之?这背后其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信修睦的仁善文化和商家店主的诚信文化。正是普通百姓义利兼顾、亲仁善邻的道德观不断延续着淄博“出圈”的正向效应。
新增21条公交专线,开通高铁“烧烤专列”,推出了一系列文旅“组合拳”,提升治安、食安和住宿、交通、消防等方面的保障,透过市政府的一系列操作,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文化。淄博市政府以民为本,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安全的消费和旅游体验,同时安抚市民,呼吁市民配合政府工作等,这些举措在推火淄博烧烤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福祉创造了良机。
每一个城市的主政官都希望自己的城市名扬天下。少数城市天生自带名气,大部分城市籍籍无名。从无名到有名,城市文化标签如何书写、城市特色文化如何打造,淄博样本给我们以思考。淄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化工产业积淀深厚,但从城市发展角度看,单靠工业一条腿走路难免“跛腿”,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淄博烧烤有历史渊源,也有本地特色,与民风民俗相融相契。淄博市政府很早就制定有《淄博市烤肉文化推广计划》,介绍烤肉文化的特色和内涵,搭建博物馆、文化街区、展览、演出等平台,扩大烤肉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同时,为了提升烤肉文化的品位和文化内涵,政府还加大了对当地烤肉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了一批专业化烧烤文化人才,推进烤肉文化的专业化、国际化和高端化发展。淄博烧烤在“出圈”之前早已是当地的一张名片,也是淄博的一个文化符号了。
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传播还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融入网络与新媒体文化。在淄博烧烤火“出圈”的几个月里,新媒体的“十八般武艺”几乎齐上阵,短视频播出的“灵魂三件套”让人垂涎欲滴,小红书给出的打卡攻略让人蠢蠢欲动,圈层里的口口相传让人心向往之,热搜榜上一轮又一轮的淄博话题让人欲罢不能。总之,新媒体传播的加持让人们一次次地感受到淄博烧烤中的文化底蕴和文明底色。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淄博烧烤“出圈”就是文化力量的一次彰显。“五一”之后,淄博烧烤的热度降温了,开始有声音质疑,认为这种靠流量、带节奏的传播方式只能让城市走红昙花一现,难以持续。其实不然,城市传播的背后,如果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有城市特色文化的书写,有网络与新媒体文化的助力,就能无远弗届,绵绵悠长。“对历史最好的传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三种文化的结合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城市传播场景,也是在创新一种新的城市文明。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6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