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重大事故报道需要坚守的报道者

2024-01-05 16:00:21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0月上   作者:张灿灿

摘要:  没有了坚守的关注者,这些有价值的新闻的热度也会断崖式下跌。

  8月30日,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较为罕见地同时公布了两起特别重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内蒙古阿拉善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2·22”特别重大坍塌事故和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11·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一起发生在今年2月,造成53人死亡、6人受伤;一起发生在去年11月,造成42人死亡、2人受伤,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批示、应急管理部部长赶赴现场指挥救援的特别重大事故。

  从应急管理部官网发布的权威调查报告来看,上一次同时发布两起调查报告还是在2017年。可以说,国家层面更加重视事故通报和集中发布的警示意义。

  调查报告发布次日,多家中央媒体用两个整版刊发了两起事故的相关报道“四件套”:调查报告发布消息、中管干部被问责消息、事故相关责任人被查处消息、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规格不可谓不高,教训也不可谓不深刻。

  综观近年来每起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似乎都形成了这种报道套路,但从社会反响来看,可以说“平淡”是最合适的形容词。相较于事故发生之后的全国震惊、痛惜,全网弥漫的沉重惨痛氛围,仅仅半年后,调查报告却很难再起热度,再成焦点,也很难调动人们探究事故原因的热情。

  虽然新闻传播规律确实能解释一些重大新闻热度消失快、关注度难以为继的情况,但这并不绝对,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在高规格报道里缺什么。人们原本高度关注重大事故,急于探知事故原因,问责情况,伤亡人员的故事,等等。为何当初急切知道的内容在几个月后就难以引起大家的关注热情?大部分人确实难以再回忆起事故的细节,但毫无疑问,假使报道方式有所转变,重新关注当时让人最义愤填膺、最为沉痛的信息点并非难事。一则事关公共安全、对今后生产生活有警示意义的重大新闻,仅靠官方发布的专业信息含量巨大的“四件套”无法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

  细看不同年份的调查报告,其专业度和细致程度越来越高,内容和格式也越来越规范。但无论如何改进,事故原因的复杂性、解释的专业性不会降低,这对大众来说仍存在较高的阅读和理解门槛,更不要说质疑或找出不足这种高阶监督方式。显然,解读报告、分析报告、对报告提出监督意见的任务,交给新闻媒体更合适。

  不是没有好的范例。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伤,也是震惊全国的大事件。当年围绕事故的报道层出不穷,有事故进展独家速报、调查性报道、人物特写等,出现了许多教科书式的新闻作品。事故发生次年、五年甚至十年,仍有记者关心关注这个事故的后续故事,仍有零星新闻刊出。

  这本是正常的新闻报道轨迹,重要新闻的受关注度呈逐步降低趋势。但倘若当年也是如今的报道状态,事件结束后鲜见专业深度的报道,那么这起事故的影响力也不会绵延这么久。事故发生在传统媒体尚未显著式微的年代,纸媒的深度报道仍发挥重要作用,也有不少执着的记者数年坚守着这个选题,直至将它做实做深做出独家。可以说,大部分的功劳都在少数记者身上,才让那些年很多事故报道实实在在起到挖掘真相、监督调查的作用。

  只是如今,坚持做独家解读的媒体越来越少,几乎绝迹,事故报道逐渐变为同一个声音、同样大篇幅,继而人们的关注也在热度消散后再难以回归——仅半年,人们对于牺牲数十个生命、骇人听闻的坍塌事故便没了兴趣。没有了坚守的关注者,这些有价值的新闻的热度也会断崖式下跌。

  (作者为检察日报记者)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0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