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钢的《唐山大地震》为何难以超越
2024-01-09 10:50:13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0月下 作者:庄永志
摘要: 像《唐山大地震》这样全景式、充满反思色彩、兼具文学性与史料性的作品十分罕见。
钱钢老师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是我们非虚构写作课上的必读书,从1986年出版至今,鲜有灾难叙事的非虚构作品像它这样一版再版并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唐山大地震之后,伤亡惨重的灾害不止一起两起,但像《唐山大地震》这样全景式、充满反思色彩、兼具文学性与史料性的作品十分罕见。
它的难以企及之处在于——
第一,重点写一座城市的毁灭:这是“解冻期”的作品。地震刚发生之时,尚在“文革”期间,钱钢的写作模式还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当年的一首诗《烙饼的大娘》写的是在唐山的一条路边看到一个大娘烙饼,锅是河北送的,铲子是山西来的,面来自山东。在唐山地震十周年来临前的1984年,《解放军文艺》杂志策划邀请当时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的四位军队作者,每人写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杂志则为每个人拿出整整一期的篇幅刊登,建议钱钢可以试着写一篇《一座城市的毁灭和新生》,写唐山的重建,突出改革。以作家和记者身份正在解放军艺术学院读书的钱钢一次次重返唐山,跟编辑部商量:为什么不能写一个城市的毁灭?于是有了1986年《解放军文艺》的《唐山大地震》,紧接着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
第二,中心是人性故事:《唐山大地震》最动人之处无疑是灾难中的人性故事。那些分别被困15天、13天、8天、3天的五位井下矿工、在医院陪床被废墟掩埋的卢桂兰大妈、让救援战士以为被埋的是七八个叽叽喳喳的小女孩其实只是一个人的护士王子兰、靠一把菜刀敲击传递求生渴望信号的新婚夫妇,唐山宾馆里的外宾、看守所的囚犯、精神病院的患者、列车上的旅客、成为孤儿的“小拖拉机手”和脱困与自救的张家五姐弟,当然还有废墟上的抢劫——这些叙述,真正体现了钱钢所言“以灾难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痛苦为中心”。对那些普通的幸存者的访谈,钱钢自己称作“交心式采访”或“人性化采访”,独特的经历、细节与人生感悟,在充满温情与理解的陪伴式的闲聊中一一浮现,钱钢做了口述史一般的记录。有的访谈对象,他1976年见过,8年后又重访。
第三,现场观察与考据功夫:《唐山大地震》不仅仅让读者感受生命之脆弱、温情之可贵、人性之复杂,它还立体地还原了灾害的发生和当时各方的应急反应。这既得益于钱钢1976年跟随上海医疗队从北京绕道在震后11天到达唐山以身心获得第一印象,也得益于1984年已经做了5年记者的他多次重返现场,再加上他下的历史学者一般的考据工夫,这才有了记者视角的全景信息——震前的动物和环境的异常表现、大震瞬间的亲历者见闻、震后拂晓的唐山概貌、给中南海报信的经过、陡河水库决堤危险的消除、军队和医疗系统的紧急行动、机场等伤者集中场合的救治、对瘟疫的防范,尤其是以日记体和备忘录记录的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前后的作为与遗憾,都有进一步研究的史料价值。
第四,对报告文学的传统的承继:钱钢有非常自觉的文体意识,他知道中国报告文学的传统至少可以追溯到影响了夏衍、周立波、萧乾的捷克记者兼作家基希(Egon Erwin Kisch),他也想写出像普利策奖获得者约翰·赫西(John Hersey)的《广岛》(Hiroshima)那样的作品,我们在《唐山大地震》中也能读出厄尼·派尔(Ernie Pyle)那样的战火中的温情。
最后,摘录我的几名学生的读书笔记:
——钱钢老师想用这本书留住人的死亡,人的生命。
——钱钢老师完成了作为记者的使命,留下了一部值得代代相传的关于历史的记忆;像我这样的亿万读者,同样有种使命,那便是铭记。
——这些年,有关重大事件的长篇非虚构作品在哪呢?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写出一篇(部)合格的作品。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曾任《焦点访谈》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0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