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6日 星期四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政务新媒体为何要回归自身定位

2024-01-09 11:05:42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0月下   作者:吾道南来

摘要:  用社会化、大众化的思路运营政务新媒体,从长期来看难以为继。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许多政务新媒体开始“改头换面”,正在向自身应有的政务定位回归:以政为本,提供服务,强化互动,不再只顾追社会热点和流量。

  作为“指尖上的网上政府”,政务新媒体是各级党群政务部门发布权威信息、提供党群或政务服务并同民众互动交流的新渠道,也是群众了解政策、快捷办事的重要平台。但毋庸讳言,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遍地开花,几乎每个部门或单位都在各新媒体平台开设账号,甚至在一个平台上开设多个账号,但一些部门或单位“开而不管”:或“不言不语”,或“自言自语”,或“胡言乱语”。有的政治问题险象丛生,有的成为“僵尸号”“空壳号”。二是定位不准,将政务新媒体社会化,面向大众运营政务新媒体,一味追社会热点、冲流量,过度娱乐化,背离了自身应有的政务定位和初衷。

  用社会化、大众化的思路运营政务新媒体,追社会热点,在发展初期可能获得用户,扩大影响力,有的甚至获得了“爆发式扩张”。但从长期来看难以为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用大众化的思路运维政务新媒体,特别是发展客户端,需要大量的人力。机关编制内人员非常有限,发展初期靠向基层单位借调人员,不仅管理难度相应增加,长期来看也不是长久之计。

  二是政务新媒体定位为大众媒体,却不在宣传管理部门日常管辖范围或网信部门调控之内,对政策咨询服务又不专业,往往“既盲又聋”,不回应公众关切,与群众互动少。这样办政务新媒体,出问题是大概率的。

  三是面向大众办政务新媒体的巨额经费问题难以解决。聘用制和外包是目前解决人力不足的主要方式,但需要经费支持,随着机关经费预算的缩减,这部分经费难以保障。此外,开发、运维客户端更需要大量经费。

  四是优质内容供给严重不足,追社会热点造成内容同质化严重。政务新媒体的专业人员少,又缺乏采访资质,自身做原创优质内容的能力不足,大多靠转载或综合、改编,但版权管理日益严格规范,转发这条路越走越窄。

  五是政务新媒体偏重媒体属性,甚至定位为大众媒体,发布与政府工作或本部门本行业无关信息,偏离了自身的主责主业,“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六是政务新媒体定位为大众媒体,与下属或同一地方新闻宣传事业单位的媒体账号定位和功能重复,造成重复建设。如有人反映:“省内同时存在几家级别相同的单位牵头开办的公共服务类微博账号,功能都很类似。由于开设部门、主管部门和运营部门不尽相同,且都不愿意合并或关停自己的账号,所以整合和优化存在困难,也会导致信息和功能的交叉重叠,公众也会对究竟哪一个是‘官方账号’感到困惑。”

  早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政务新媒体建设的目标是“更加权威的信息发布和解读回应平台、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动和办事服务平台”,已经点出了一些政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政务新媒体“加强功能建设”“规范运维管理”“强化保障措施”等事项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给出了可操作性很强的方案。比如,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鼓励在网民集聚的新平台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严格按照集约节约的原则统筹移动客户端等应用系统建设。然而到现在,部分政务新媒体运营依然存在乱象,有些地方或部门显然没有严格执行《意见》的要求。

  笔者建议进一步加强政务新媒体的顶层设计,强化统筹规划布局,加强考核监管,坚持“定位清晰、服务实用”的原则,坚持“新闻+政务+服务”,充分利用新闻客户端,整合政府服务资源,真正把政务新媒体办成百姓喜闻乐见的沟通和办事渠道。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0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