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首页>专栏作家 > 正文

叫“非虚构”,就比新闻格调高吗

2024-03-11 11:01:07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2月下   作者:庄永志

摘要:  最近十几年接触的记者和学生中,总有人以为“非虚构”比新闻格调高。

  “我写的不是新闻,是非虚构!”总有学生这样提醒;“我的作品不是新闻,是文学性非虚构!”总有记者这样宣称。这十几年,我总会碰到这样的正名时刻。

  这是学海明威吗?读2022年翻译出版的芭比·泽利泽(Barbie Zelizer)的《严肃对待新闻》(Taking Journalism Seriously:News and the Academy),第一章就看到“新闻变成非新闻现象时最为人欣赏。当20世纪20年代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在《堪萨斯城市星报》(Kansas City Star)、《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和其他报纸做记者时,他的记者经历被视作他之后作品的‘学徒训练’,那时他的作品被斥为‘只是新闻’。但是,当他把部分同样的素材一字不差地写成虚构作品时,它被欢呼为文学”。泽利泽还根据海明威的书信在注释里写道:“海明威本人鄙视自己的记者生涯,一直担心它会毁掉自己的创造性,当别人把他的新闻报道与他的小说相提并论时,他非常愤怒。”译者李青藜也在序言中说:“作为一名由曾经的新闻工作者转型而来的学者,泽利泽观察到:新闻在文化领域始终地位卑微,只有‘变成非新闻现象时最为人欣赏’。”

  正如哥本哈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两位学者雅各布·奥尔曼(Jacob ?rmen)和安德烈亚斯·林德加德·格雷格森(Andreas Lindegaard Gregersen)所言,借鉴文学叙事的手法来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早已成为新闻界注重信息量之外的另一种传统。叙事新闻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新闻类型,这种类型有多种叫法,例如,叙事新闻(Neveu,2014)、文学新闻(Sims,2007)、新新闻(Johnston&Graham,2012)或慢新闻(Le Masurier,2015)等。对于这些类型的新闻之间的界限似乎没有普遍的共识,但它们都是与更传统的新闻报道形式并列的。

  巧合的是,创办了《创造性非虚构》杂志(Creative Nonfiction)的李·古特金德(Lee Gutkind)在2024年将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中写道:“非虚构作品本身在文学界名声不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非虚构作品的写作通常不如诗歌和小说”(Nonfiction itself has had a bad rap in the literary world.For a long time,it wa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writing nonfiction was generally inferior to the writing of poetry and fiction),他还说“把‘创造性’这个词加到非虚构中,一开始是有争议的,但它逐渐扭转了非虚构在某种程度上是二等的观念——比诗歌和小说低一级”(The addition of the word “creative” to nonfiction was at first controversial,but it gradually reversed the belief that nonfiction was somehow second class,a cut below poetry and fiction)。有人称古特金德早在1973年就在匹兹堡大学教过一门名叫“创造性非虚构”的课,但他并不认为这个词是他发明的。

  从上面这些并非臆想的鄙视链来看,新闻也好,文学也罢,作为一种品类,体裁并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一种对可识别文本或话语实践的常规分类,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助理教授杰勒·马斯特(Jelle Mast)强调,体裁被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交际事件,它在社会上嵌入特定的话语社区,并通过可用媒体(技术)的支持实现,同时提供进入更广泛的群体身份、社会文化信仰体系和规范性政治理想或认识论的切入点。

  我在做记者的时候,发现有的同事以为自己是“纪录片的天使”,受屈暂做电视新闻;也发现有的同行以为自己是“文学天使”,坠落到新闻界当了记者。这十几年“非虚构”越来越热,学海明威的好像多了。

  让人遗憾的是,在新闻院系,居然有学生痴迷软新闻远胜硬新闻、执着于新闻的文学性远胜信息量。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也不忍问他:为什么不直接上文学院呢?

  新闻自有新闻的价值。当记者不能直面新闻、新闻不能直面当下,再怎么借鉴文学手法,再怎么乞灵文学、乞灵非虚构,也拽不回读者的目光。

  (作者为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曾任《焦点访谈》主编)

来源:青年记者2023年12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