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媒体视点(2010年12月上)

2010-12-20 21:56:01

来源:   作者:

摘要:

  媒体如何用好话语权
  我们生活在一个媒体空前发达、并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的时代。在今天,媒体所发挥的作用、所获得的影响,都远远超过以往。许多事情,媒体是否关注、如何关注,结果大不相同。正因如此,媒体被人们寄予特殊期望,媒体人肩负着道义责任。
  正因如此,媒体被人们寄予特殊期望,媒体人肩负着道义责任。也正因如此,从几年前的“纸馅包子”事件到近来“西安被确定为第五个直辖市”等一系列虚假报道,显得格外刺眼、异常难看。
  我们常说,手电筒既要照别人也要照自己。媒体在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谈论社会责任时,更有必要时刻检视自身:究竟该怎样用好话语权,履行好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界正在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引发了广大新闻工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公信力是媒体竞争力的核心。近一段时间,由于一些新闻单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采编工作程序不规范,对新闻从业人员教育不力、管理不严,出现多起虚假报道,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新闻队伍的形象,损害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求快心切、鲁莽武断,新闻事实报道不准确;无中生有、杜撰新闻,造成不良社会后果;听风便是雨、不加辨别,炮制虚假报道……这种报道,既是对公众忠诚信任的辜负,也表现出饮鸩止渴般的愚蠢。
  马克思说过,“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应当承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媒体人同样有生存发展的艰难。但这些都不能成为偏离新闻基本准则、抛弃职业操守的理由。如果为了收视率、点击率、阅读率,就去靠玩“标题党”、搞噱头、炮制假新闻来装点门面、吸引眼球,前方的路只会越走越窄。如果为了一点经济利益,就四处乱跑经营新闻,热衷于拿“封口费”、甚至以负面报道搞敲诈勒索,让人们“防火防盗防记者”,那么即便获得夹杂着鄙夷的“小片面包”,也丢掉了一个人、一家媒体的全部尊严。
  “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去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总书记这样强调。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今天,作为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作为影响公众的重要工具,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在利益诱惑下允中守直,以坚守职业道德提高权威性、公信力,这是媒体面临的现实挑战,也是媒体生存的长久之道。
  (人民日报评论员范正伟/《人民日报》2010-11-24)

  记者变成新闻当事人,是职业上的败笔
  记者应该务正业,如今不少记者的问题正是不务正业。记者的角色,在“记者”这个名字中已经做了非常好的定位:记录事实和真相的人——你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而不是表演者,不是评论者,不是代表者,不是演说者。
  如今,不少记者都爱在新闻事件中争抢出位,以成为新闻主角、比新闻本身更热为荣。这实际上是记者的失职,记者只是新闻事件冷静的旁观者和忠实的记录者,职责是记录你看到的真相,并引起公众对事实的关注,从而以报道推动社会的进步。公众没关注你的报道,而把眼光集中到你个人身上,你报道的事件未成为新闻,而你借此成了“名记者”,这其实是记者的失败。新闻报道人,变成新闻当事人,这不是记者可炫耀的谈资,而是职业上的败笔。
  如果记者不是靠自己的报道成为名记者,而是靠自己刺激的言论、出位的表演、争议的表现、惹眼的绯闻成名,那就是不务正业。令人忧虑的是,新闻界浮躁之风盛行,以非报道的方式成为名记的人越来越多。
  每个职业都有该职业的核心伦理,对一个从业者的评价应基于在这种核心伦理上的表现。干一行,不一定就非得爱这行,但既然身在其位,就要有这一行的职业精神。放弃对职业伦理的尊重,缺乏职业精神,不只是记者的问题,却是这个社会的通病。
  社会秩序依赖于社会分工的有序,而社会分工又依赖于每个行业的人按照这个行业的职业规范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各行其职,然后有序。当下这个社会最大的问题,正在于职业精神的失落。
  (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中国青年报》2010-11-18)


  新闻发布会何以没有“正面典型”
  近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分析报告(2010年7~10月)”。报告中,“新闻发布会推荐”一项空缺。对此,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解释,新闻发布会是突发或热点事件之后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然而从信息发布、驾驭局面能力、对待媒体态度各方面考量,却找不到足以推荐的发布会案例。
  中国这么大,热点事件那么多,各地应对网络舆情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可能每天都有甚至一天数起,然而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跨度里竟然找不到一个新闻发布会可以作为正面典型加以推荐,倒是反面的典型一说一长串,不能不让人感喟。
  为什么那么多的新闻发布会都不及格?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互动缺失。
  新闻发布会,是一个社会组织直接向新闻界发布信息、解释重大事件而举办的活动。“沟通活跃”是其最重要特点之一。所谓“沟通活跃”,就是指双向互动——记者提问,发言人回答。如果仅仅是单向的发布信息,那直接把通稿发表在官方网站上就可以了,何必耗费人力财力,还让记者舟车劳顿呢?
  不设记者提问环节成了官方逃避敏感问题的“绝佳”手段,而实际上那是一种“最糟”的办法。大道消息如果不畅通,小道消息必然满天飞。如果政府避重就轻、躲躲闪闪,甚至“拒绝”记者提问,就无异于“默认”某些传言。如此,新闻发布会不仅起不到平息事态的作用,反而可能火上浇油、扩大事态。事实上,紫金矿业和伊春空难等事件的新闻发布会就引来了更多的质疑。
  随着网络舆情对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应对舆情能力的重要性也将日益凸显。因此,新闻发布会能否名至实归,不仅是公民知情权是否得到保障的“试金石”,也是衡量政府执政能力高低的标准。
  (东方今报评论员盛大林/《检察日报》2010-11-26)


  全民记者时代的挑战
  在Web2.0时代,每个网民,既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络内容的制造者。
  目前,中国网民人数达到4.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全民记者时代,带来了多重考验和挑战,这种挑战既是对全民记者本身的挑战,也是对传统媒体、职业记者的挑战,更是对政府部门的挑战。一般来说,全民记者所揭曝的消息往往是当地的丑闻。去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过去一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有30%是由网络率先公开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今年以来,许多起公共事件皆从网络上风生水起,皆有网友率先在网络上披露。而针对这些“网友曝”,不少官员往往是如此表现:一是表面沉默,背后千方百计地拖、拦、堵;二是包裹不住时,便矢口否认,甚至指责网友造谣;三是恼羞成怒,不惜动用警力,比如跨省追捕。所有这些都是下下之策。正如陕西省广电局局长任贤良所言:你管住了本地媒体,管不住中央和外地媒体,管住了境内媒体,管不住西方媒体,管住了传统媒体,管不住网络媒体……
  国务院新闻办曾把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概括为“四讲”,即:尽早讲,政府要尽快抢占信息发布制高点,第一时间表明对事件的态度及应对措施;持续讲,向公众不断披露事件进展情况;准确讲,发布信息真实全面,争取公众的认可;反复讲,采取各种方式对公众进行答疑解惑。这里虽然说的是突发公共事件,但在全民记者时代,面对网友们的突然揭曝与突发“报道”,那些傲慢与落伍的官员们同样应该好好地品味一下这“四讲”。奉行鸵鸟政策只会加重公众的好奇心,采取高压手段只能刺激民意的更强烈反弹,最好的灭火方式就是尽早回应、真诚回应、准确回应、反复回应。当然,回应只是一方面,最要紧的是如何处置责任人!
  全民记者时代的迅猛而至,让我们看到了公众参与意识的方兴未艾,也看到了政府和官员们面临挑战。唯有积极迎接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并为之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媒体评论员王石川/《中国青年报》2010-11-09)

  有的领导干部为何“老虎屁股摸不得”
  面对监督,有的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甚至主动创造条件,有的则选择了躲避、拒绝。有人说,前者体现境界,后者缺乏胸襟。这样评价干部,不能说不对,但还没有说到事情的本质。
  接受监督,是一种胸襟气度,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更是一种必备的政治修养。应当承认,人们一般都比较喜欢恭维之语,反感逆耳之言。这是人之常情,超越它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使境界得以提升。但领导干部不是在为自己干事,受权于民,所为者公,不可自比于一般人,应把一般的道德修养,上升为必须的政治修养。不少领导干部,想干事时爱听正面的设想,不爱听负面的告诫;干事之中愿听激励、鼓劲的分析,不愿听直率的批评;干成事后想听肯定、褒扬的评价,不想听不同的说法。但忠言逆耳,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好话坏话都应乐于听、善于听,做到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听批评就跳,老虎屁股摸不得,首先就是政治修养不够的体现。
  领导干部是治国理政的关键力量,接受监督则是领导干部重要的执政素质。有权力的地方必须有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权力运行中的一条基本规律。从毛主席当年那句“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到一些国家谋求“把权力关进笼子”,都是对这一规律的科学认知。从根本上来说,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是对权力运行的提醒和督促,促使领导干部及时修正错误。躲避、拒绝监督,也就失去了一种宝贵的校正机制,失去了一道安全的屏障。领导干部不具备接受监督的执政素质,就容易出现腐败和失误,最终都会动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的民心基础。
  接受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政治文明,因而也是领导干部基本的文明素养。群众监督权的彰显,舆论监督的勃兴,是政治现代化的一大标志,也是善政和善治的重要保障。监督不是源自不信任,也不是和谁过不去,而是政治走向文明的内在需要。随着时代的深刻变革,监督日益走向常态化、全天候。领导干部只有顺应这种大势,习惯在各方监督之下谨慎干事,方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接受监督作为政治修养、执政素质和文明素养来培育,这也是领导干部应当上好的一课。
  (人民日报评论员陈家兴/《人民日报》2010-11-20)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12月上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