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1年8月下)

2011-09-20 13:53:05

来源:   作者:

摘要:

  刘云山:站稳群众立场,替人民说话办事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关键是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只有真正领悟了群众立场的真谛,才会自觉自愿、发自内心地服务群众。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站稳群众立场,就要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宣传群众,以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去服务群众。
  党的宗旨决定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替人民说话办事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宣传党的主张还是反映群众的意愿,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关注群众需求,维护群众权益,说群众想说的话、办群众欢迎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进一步解决好服务大众还是服务小众、服务多数人还是服务少数人的问题。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节选自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求是》2011年第16期刊发的文章《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
  
  
  各级执政者要适应公开、学会公开
  尽管时有波折,甚至不无反复,但作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公开透明”正在带来积极变化。
  面对舆论质疑,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要把门打得开开的”,并推出捐赠信息发布平台;“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中,对信息公开的诉求,逐步让事故呈现出完整面貌;作为“破冰之举”,中央部委“三公”经费公开大幕拉开……
  有主动、有被动,有经验、有不足,但无论如何,公开透明正开启着中国慈善新时代,成为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必修课,也让更多部门开始学会在阳光下行政。这些变化与中办国办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新一轮改革的时代场景:公开透明正在成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对行政权力监督制约、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一个突破口。将政务公开作为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以改革促进公开、以公开推动改革,进而找到政府治理与公民参与的衔接点,这既体现了时代变革的大趋势,更可看出党中央“不失时机”推进改革的决心和智慧。
  公开透明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改革攻坚中的重要一环。以政务公开的改革举措和制度安排,一方面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制衡,一方面开拓公众参与的有序途径,进而遏制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保障公众知情、参与、表达、监督的权利,由此实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正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题中之义。因此,我们绝不能仅把政务公开视为简单的信息发布,而要看到它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切实保障,是人民群众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渠道,是突破诸多领域改革瓶颈的基础性工程。
  由公开政务带来的公众参与,是政府治理的宝贵资源。也许公开的过程伴随着挑刺质疑,甚至会让有关部门出丑,但这并不意味着动荡不稳,却标志着公民热情的唤起,政府公信力的奠基。各级执政者不仅要迎接公开改革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它所带来的机遇。只有充分领会中央的改革部署,认识到政务公开的深刻内涵,以巨大的勇气和自我调整能力适应公开、学会公开,才能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掌握主动,更好地凝聚起人民力量、推进改革大业。
  (人民日报评论部/《人民日报》2011-08-11)
  
  
  政务公开的政府,才是有德行的政府
  政务公开,是各级政府早就应该做、却做得不好、始终没有做到位的一件事。政务公开,是政府的应然责任,是政府合法性基础之一部分。政务不公开,权力就无约束;权力无约束,则腐败定滋生。只有政务公开,权力行使的轨迹才会显现,评判政府所为是否得当才有了根据。
  政务公开之所以对权力构成约束,是因为“公开”对政府政务活动构成了道德上的硬约束。政府说了什么,许诺了什么,又做了什么,践行了什么,是人们判断政府的言行是否一致、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施政是否有效率、执政是否合格的起码前提。这里所谓道德约束,就是人类亘古以来的道德律令:不撒谎。这个律令,是每一个人从有意识时起,就被反复灌输的一个基本道理。不撒谎,是政府公信力的支点。
  撒谎,就是说一套,做一套,说了(好事)不做,做了(坏事)不说,影子说成真相,芝麻说成西瓜。但是,在不公开的情况下,一个人是否撒谎,一个政府是否撒谎,是无从判断的。定计划时遮遮掩掩,说动机时含糊其辞,出结果时秘而不宣,有问题时佯装无事……谎言,不就是盛行在如此不公开的“乐园”中吗?公开,无疑具有道德上的正当性。一个人,一个政府,办事情的动机再好,只要事前不公开,事后不断地“调整”动机的说辞,那么,就失去了道德的正当性。而所有的不公开,无非就是要为权力的肆行留下宽松的转圜空间。
  应该说,政务公开,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问题需要解决,也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需要解释,更没有什么所谓的“认识”需要加深,因为“公开”二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撒谎”的同义词。而“不撒谎”乃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要件。如果政府是由这样一些“合格的人”组成的话,那么,对“公开”的理解不应有任何歧义。
  实际上,许多看似不知道“政务公开”为何物的政府部门,张扬起自己的成绩来,放大起自己的功劳来,从来不隐瞒,从来不低调。把成绩公开,剩下的都归属“国家机密”,这样的做法,不是不清楚什么是政务公开,而是太清楚什么是政务公开。
  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举凡政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可谓囊括全面。但是,其中的关键在于政府部门如何执行,更关键还在于政府部门不执行的时候怎么办。
  总之,政务公开的政府,才是有德行的政府。
  (光明网评论员/光明网2011-08-05)
  
  
  绝不让批评的声音沉没下去
  应当说,在一些社会广泛关心的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具有相当的标志性意义。这表明,中央对重大事故的态度是不包庇、不隐瞒,要让社会关心的问题得到正面的回应,而绝对不是让社会上出现的批评声音沉没下去。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媒体的日益发达,事故类报道突破了传统媒体报道的界限,实现了快速、裂变式传播,从而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但是,媒体报道模式的发达也让一些涉事机构战战兢兢,并通过各种方式予以钳制。比如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某地发生重大事故,中外媒体迅速云集展开报道,但没过两天,大篇幅的报道突然销声匿迹,一些回应变得官方化、形式化。出现此类情形,多半是涉事机构发力的结果。让批评找不到出口,让疑问得不到解答,让真相被“给定”,以至于出现了公众要求获得真真相的要求。连真相都分成真假,究竟是谁的悲哀?把控真相认定权,这是某些涉事机构的惯用招术,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极大伤害。什么是真相认定权?无外乎是阻止媒体报道,自行发布所谓调查结果,且不允许媒体质疑。
  这些对媒体进行正当报道的钳制,实际上并不是给政府帮忙,而是给政府添乱。犯了错误,就应当受到惩罚,如果没有受到惩罚,则必然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此类教训比比皆是。中央倡导舆论监督和信息公开已经许多次了,为什么仍然有部门不配合、不支持呢?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祟。利益是多元化的,金钱是一种利益,官位又是一种利益。一些重大事故,即使死了再多人,即使上级领导亲自表态,涉事部门也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应对,其结果是引发社会更多不满。
  屏蔽批评不等于这个社会就不存在批评了。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控制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艰难,且得不到民意支持。其实,转换应对思路,公开所有可以公开的项目,放下身段,向社会检讨自身错误,社会性批评才会真正平息。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让别人说你的错误。把错误说出来,公开错误,错误才能够在社会的监督下日益消弭。政府机关、职能部门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一些错误是正常的。工作要改进,藏着掖着就永远改正不了。
  绝不让批评的声音沉没下去。公开,才是进步的真正法宝。
  (南方日报评论员/《南方日报》2011-08-04)
  
  
  集体摆乌龙,媒体如何自省
  最近,好几则虚假新闻引来有关部门的回应。国税总局声明“国税总局47号文”纯属伪造;国家海洋局澄清渤海溢油索赔新闻,称索赔诉讼是真,所谓“亿元索赔额”报道不实;民航局则指正,“关舱门后30分钟须起飞”的“新规”被严重误读,这一规则只在天气和空中管制状态正常情况下适用。
  虚假新闻的背后,是传统媒体的集体“失守”——包括中央权威媒体在内,众多新闻媒体都被上述三条假新闻击中,不仅援引转述,还迅速推出评论,成为乌龙新闻的“二传手”。
  诚如许多评论所言,不少谣言其本身蕴含着民意的合理诉求。因此,民间舆论对媒体的集体乌龙则保持了相对宽容的姿态。即便如此,媒体也不能以“表达民意”为托词,不顾信息的真伪,忽略对事实的调查。
  从报纸、广播,到电视、互联网,再到今天的微博,社会传播媒介越来越丰富,传播工具也越来越平民化。在这个人人手中都握有麦克风的时代,受众即是传播者,信息的传播与接收几乎同时发生,这使得信息的传播迅速而贴近,也使得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信息泛滥之时,也是公共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作用彰显之时。及时、客观、公正地报道真相、澄清事实,避免“不确定”信息的传播,是公共媒体的责任,也是其保持权威性、公信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喷涌而出的网络信息冲击之下,竟有一些公共媒体放弃了自身事实核查和专业调查传统,盲目抢新闻,在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上迷失了方向。虚假信息即使跑赢光速,仍摆脱不了虚假的本质。很多时候,它跑得越快,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它无关传播工具的演进和传播速度的改变。惟有恪守真实,才能真正记录一个时代,才能真正做到回应关切、沟通民意。对政府而言,谣言止于公开;对有着社会责任担当的公共媒体而言,传闻止于客观的求证。只有保持客观、真实、公正的态度,最大限度地呈现各方实际情况与利益诉求,并进行充分讨论,才能寻求到多赢的解决方案。
  当然,要达到上述目标,我们还需要让媒体工作路径更为顺畅,避免手握话筒却发不出声的尴尬。
  (郝洪/《人民日报》2011-08-18)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8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