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1年9月下)

2011-10-24 09:54:40

来源:   作者:

摘要:

  党管媒体,有一个怎么管的问题
  从广义上说,包括各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在内的媒体,都是各级党委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手段。那么,怎么才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和手段,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呢?为此,党中央提出“三善”的要求: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这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操作性的。全党全社会都要重视新闻事业、支持新闻事业,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正确认识新闻媒体的作用,善于运用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不断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三善”的提出,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各方的领导干部要与媒体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各类主流媒体,都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党管媒体的原则必须牢牢坚持。党管媒体,也有一个怎么管的问题。这里着重谈谈正确对待舆论监督的问题。媒体上报道了自认为对自己“不利”的所谓负面消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报道,常常有人就采取各种手段加以封杀,有的人甚至错误地认为这就是“管”。持这样的认识,显然是不正确的。党管媒体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其中的学问很大。有位省委主要领导前不久说了这样一段话:“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过去的一年,舆论监督不断在加强,越来越显现出正面报道的效应。正是这种监督,推动了科学发展主题的显现,推动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了进一步突出民生民心,推动了进一步保持清醒、正视问题。只要是真实客观的舆论监督,我们就要认真对待、认真整改。什么是形象,只有工作做得好,才真正有形象。”笔者认为,有了这样的认识,就能够做到“三善”,这也体现了一种智慧,也是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的体现。
  善待媒体,不是让人去收买媒体的某些职业道德欠缺的从业人员,搞庸俗哲学。所谓善待,一方面,是要为媒体的采访编辑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正确看待媒体的报道,有闻过则喜的胸襟,听得进媒体的批评,正确对待媒体的监督,当然,前提是这种批评和监督的出发点是善意的,客观存在的,是建设性的,是科学的。
  善用媒体,应该理解为尊重各媒体特性和新闻传播规律,自觉地利用媒体改进工作。比方说,围绕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我们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应当同媒体沟通情况,加强研究,设置议题,共同做好“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工作。这是一种善用。值得指出的是,现在,有少数领导干部对于互联网上的声音或置之不理,或退避三舍,面对网民的声音总显得有些理不直气不壮,甚至打怵。殊不知,互联网同样是我们应当用好的传播工具。再比如,为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我们要学会对不同媒体提出不同要求,帮助其扬长避短,办出特色和风格。还比如,如果媒体上出现了一则有关本地本部门的负面新闻,我们可以在弄清事实后,同样利用媒体,澄清事实,化解矛盾,以正视听,争取主动。
  总之,对媒体的善待、善用、善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能否真正做到“三善”,也是对各级、各方领导干部执政艺术和执政能力的检验。
  (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恒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年第9期)
  
  
  新形势下,更需要开展批评和监督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翁。这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把人民当主人来尊重,始终保持公仆本色,落实人民民主权利,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党员干部能不能自觉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实质是能不能真正践行党的宗旨、把人民当做国家主人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我们党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早在建国初期,党中央就颁布过《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指出“在一切公开的场合,在人民群众中,特别在报纸刊物上展开对于我们工作中一切错误和缺点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该发扬和保持这种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质,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精神,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监督,不断提高自己、改进工作。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人民日报》2011-09-02)
  
  
  “月饼税”风波,媒体应反思
  近来,关于所谓“月饼税”的讨论在各种媒体上沸沸扬扬,“月饼税”一时间成了万夫所指、无情无义的愚蠢之举。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月饼只是个人所得税中包含的一种实物。多少年来,平民百姓从来是自己用税后收入买月饼的,只是有相当一部分机关单位和公司企业,用公款购买月饼和月饼卡用于发放给职工和节日送礼,并不如实申报纳税,这才闹出所谓月饼也要纳个税的“新闻”。
  面对人为炒作出来的“月饼税”风波,首先应当反思的是媒体。我们有些同志,不去质询这种逃税和公款消费对于中国绝大多数自费买月饼的普通民众是否公平;不对月饼和各种公款巧立名目的实物消费以及满天飞的公款礼品卡、购物卡掩盖的惊人腐败去探根究源;不去挖掘在月饼、购物卡背后掩盖的更大规模虚假发票、隐性收入的泛滥;也不去介绍国际惯例中根治这种公款消费、乱开发票、公司洗钱、行贿受贿的各种可行制度和办法,相反在无端指责实物纳入个税范围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都不能成立之后,仍然坚持和公开宣扬要考虑民俗和人情选择性执法,这不能不说反映了当下许多人的浮躁、偏激心态。须知,民主与法治是一对孪生兄弟。现代凡能有效运转的民主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按规则反映和过滤民意的复杂法治体系。没有法治理念和遵循法治精神,制造引人眼球的民众跟风和羊群效应,形成舆论偏见暴力,对中国的健康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有害无益。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经济参考报》2011-09-09)
  
  
  文化产业也要防GDP崇拜
  “十二五”规划中刚提出文化产业要成为支柱性产业,一些城市就报出数字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远远超过5%。为了达到这5%,有的城市将文化产业统计的“尺度”和“口径”放大,教育、体育、化妆品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统统都计算在内。人们不禁要问,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是“干”出来的还是“统计”出来的?
  这一现象,也暴露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统计的一大尴尬——各城市统计口径不一致,各行其道。统计口径不统一,必然会谬以千里。如文化创意产业,如果不严格定义,就会将所有的创新都列入文化产业。若照此计算,那文化产业占GDP的比例,要多高有多高。玩这样的数字游戏,不可能正确反映文化产业真实的发展情况。
  发展文化产业,不能不看GDP,但也不能只看GDP。其实,细读中央“十二五”规划发现,在发展文化产业并使其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描述中,使用了“推动”这样的字眼。其深层用意在于强调,文化产业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引导,防止一些项目一哄而上、重复建设,要走内涵式发展和科学发展之路。文化产业虽然具有产业属性,但作为精神产品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强调质,而非量。否则再大的量,也无法发挥精神产品的影响力。
  (光明日报记者杨亮/《光明日报》2011-09-08)
  
  
  报界真正的威胁
  我们现在已经完全依赖网络了,未来,我们也很难想象人们可以长时间地远离网络。这就类似于我们现在很难远离电而生活下去那样,如果突然停电,我们会不知所措。这也类似于我们现在得依赖于衣服那样,我们出门都会穿着衣服,否则赤裸身体会使自己难堪。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离开了网络,我们就会觉得自己是赤裸裸的了。
  报界真正担心的应该是这样一个事实:如今的年轻人很少通过纸质媒体去了解新闻,也很少看书。这才是真正的威胁。就我所知,很多传统、官方、受人尊敬的报纸,最有可能的就是《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这样的出版物会继续生存下去。做那些伦理的、长篇的调查报道,核对事实,这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人们会付钱去购买这些新闻,因为这些新闻才是有价值的。当然,仍旧会有很多微博和博客,人们也会做其他各种报道,90%的报道可能会通过这些方式来做,尽管如此,仍旧会有10%的报道是专业性的。最后能生存下来的报社一直都会有生意可做,这样的报社可能不太多,但每个国家都会有几个,他们专做那些困难而专业的报道。
  当你写微博时,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媒介可以让你即时传播,到达非常广泛的人群,语言简短,流动性非常高。这些特征都比你说的内容重要得多。媒体的形式如今仍然在不断成长之中,一切都在屏幕上、而不是在纸上。至少在美国和欧洲,人们不再生活在书本之中了,而是生活在屏幕之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同书本时代大异其趣。人们对事实、批判性思维和时间都有了非常不同的感觉,这些都是媒介塑造的。
  通过改变媒介,我们实际上也在改变自己。一百年前,人们是由书籍这种印刷媒介塑造的。书的“作者”(author)就是“权威”(authority)一词的词根,这就意味着,我们是从作者那里得到权威的,没有作者,权威就会降低,这就形成了我们的文化或文明,这种文化或文明中存在很多权威。现在,书籍和作者都少了,权威自然也少了。
  微博带来很多正面作用。你能亲眼看到很多事情,很多业余的人在做真实、即时的报道。但同时,负面效应则是有人可能会利用虚拟空间聚众滋事,可能会出现网络审判。问题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这种技术本身。我认为,任何强有力的技术都会被强有力地加以滥用,换言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滥用,说明这种技术本身还不够强大。
  政府的确能够在专断的时候关闭社会媒体。但将来,我们会有一个点对点互联的社会媒体,就像文件共享一样,就很难关闭了。同时,关闭它就像关闭电话系统一样,你可以这么做,但是合法沟通的成本也变得非常高。
  我并不认为技术的负面影响最终会得以消除。我不是乌托邦空想主义者,不会认定未来的技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对科学的看法是:新技术总是伴有负面的东西,但是,有多少问题出现,就会有多少种解决方案。只要正面的东西比负面的多那么一点点,哪怕1%,就是一种进步。这很少的一点点正是我们所需要的,经年累月,这1%就会累积成一种实实在在的进步。
  (田晓玲专访“互联网预言家”、《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文汇报》2011-08-29)
  来源:青年记者2011年9月下

来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