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5年5月上)

2015-06-11 16:24:31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5月上   作者:崔光红 综合

摘要: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走出认识误区。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广大受众了解了新常态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总体上看受众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走出认识误区。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广大受众了解了新常态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总体上看受众对新常态的认识还是表面化的、甚至有认识上的误区。这种误区体现在“三化”上:一是泛化,把新常态当成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二是标签化的倾向,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把新常态当口头禅,甚至当成挡箭牌。三是庸俗化的倾向,现在把反四风、惩治腐败这些政治上的变化称为新常态,甚至有人把新常态娱乐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急需对新常态做一个理论上的界定,把新常态停留在中央战略判断的层面,还是上升到一个经济思想的高度?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研究,有了定位才能够统一思想和认识。

  认识四种关系。在报道新常态时首先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调结构转方式是基础,从而实现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第二个关系就是利与弊的关系,克服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的关系。第三是变与不变的关系,在报道中应该讲清我们战略发展机遇期没有变,这样就会避免在认识上的误区。第四是忧患意识和坚定信心的关系,我们要客观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给受众讲清楚,让大家树立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另外,在新常态报道中合理引导受众预期是非常重要的,在市场中,预期会影响到未来的经济运行,所以有了合理的预期再加上中国经济这么多年来积累的雄厚家底和中央宏观调控驾驭能力的增强,我们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是能够做到保持岿然不动的。

  避免两个极端。在报道上要准确把握新常态,特别是要掌握好分寸和火候,当前的经济新常态不同于一般的报道,主流媒体要服务大局,不仅要回应社会关切,而且要因势利导,所以在新常态报道中把握度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媒体应该避免这两个极端:一是专注一个无关紧要的数据不放,然后就扩大化,最后得出不符合现实的结论,导致对新常态的报道中常常会表现为唱衰的论调。二是把一般现象当成普通现象。比如前一段西铁城撤离中国的报道,后来扩大到外资大举撤资中国。在主流媒体中常常表现为缺乏问题导向,缺少辩证思维,容易把经济现象和经济数据割裂开来,有的报道虽然唱响了“光明论”,但是缺乏说服力。

  (新华社记者赵超/中国记协网2015-04-17)  

  融媒体时代,新闻人要有视觉化思维

  在融媒体时代,除了政治素养、政策水平、策划能力、采编基础等传统新闻专业能力之外,广大编辑记者还面临着一门重要的功课——视觉化思维。在信息海量的融媒体时代,受众“读图”的需求空前强化,采编人员的视觉化思维越来越重要。

  一方面,编辑记者要培养视觉化思维,并渗透在策划、采访、编辑等各个环节。策划应以报道吸引受众为重要目标,在统筹采编活动中充分考虑新闻作品在视觉呈现上的效果,利用不同媒介展示新闻现场;在文字采访中应积极调动视觉感官,利用摄影技术及时捕捉记录现场的真实画面,让文字、图片、音视频达到形式与内容相互融合,全面传达更具有价值的新闻内容,激发受众兴趣。

  另一方面,编辑记者要学习提高能够支撑视觉化思维的技术,提高多媒体素养。视频分割、文字检索、音频文件降噪处理等软件技术,已成为融媒体记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只有懂得如何驾驭有声语言和对画面进行艺术处理的技术,才能在采编过程中考虑到最终作品的呈现效果;只有熟悉图像、视频网络传输技巧,才能在编辑工作中更加注重新闻报道的画面设计。

  媒体融合这场新闻界的深刻变革,将必然带来新闻从业者思维方式、技术能力的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需要更高的技能与素养来应对现时代的传播需求,让新闻作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受众为本。

  (何宁/中国新闻出版网2015-04-09)

  媒体软件化改变未来格局

  这是一个媒体软件化的时代,这个趋势,将令国际战略格局发生巨变,也将使软实力的范畴大大改变。

  Facebook出现后,社交媒体网站与传统媒体、受众成为三角互动关系,受众开始发表自己的声音。在中国则是各类视频网站、微博、微信开始逐渐成为各类媒体的载体,意见表达成为趋势。几乎每一个人都开始开通自己的微信账号,受众为主的自媒体时代来临,主流媒体反倒成为参考。

  这逼迫传统媒体开始突围,为了占据传播舆论高点,传统媒体纷纷转战新媒体战场,由此,一些高质量新闻评论通过软件传播出来也渐渐成为新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开始通过一个软件发声,全媒体软件划时代到来。媒体的软件化,很可能改变某些格局或者说战略。就像中国一直没有解决高峰时期叫计程车难的问题时,打车软件出现,正在逐步解决这一政府长期面临并难以完善解决的问题。

  现在,中国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节目过度娱乐化、新闻过度表面化、影响过度小众化的挑战,节目中的各种选秀、实境式的走秀层出不穷,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荧屏,但内容缺乏思考性是显而易见的;新闻报道中,很多内容并没有完全反映事实的本身,这样使得新闻记者容易产生懒惰心理,整个媒体生态在社交网站的夹击下日益恶劣,深度报道往往成为吃力不讨好的活;受众也开始只关注自身周边的人和事。

  这表明中国受众的欣赏水平出现了危机,就是受众在没有看到高质量的电视、网络和报纸新闻后,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大众化,这是媒体软件化的另一种结果。

  当然,西方媒体也在分化和变革。如美国媒体正经历巨变。首先,媒体人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和受众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媒体人不只是做新闻,而且还和政府网站互动,代表受众影响政府未来可能的政策。其次,美国媒体对于政府与国会的监督功能开始弱化,传统媒体与一些软件开发商的互动加强。再次,有了培养属于受众的意识形态,受众也因此开始影响媒体人与政府。

  中国传统媒体与媒体人正处于媒体剧烈变革的火山口,如在去年与今年的转基因议题与环境、空气质量的议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媒体人在国际社会中体验到拿到真实数据后做出的纪录片所产生的影响力。由此来看,今后一段时间,传统媒体人将会渐渐通过软件发布信息,这是大趋势,无论西方,还是中国,都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它注定将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吴非/《国际金融报》2015-04-20)

  “情境新闻”颠覆传统报道模式

  “情境新闻”在2015年成为学术研究的重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迈克尔·舒德森提出,梳理50年来美国新闻业的发展及其转型可以发现,“情境新闻”正在颠覆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

  舒德森对1950年以来美国报业的转型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内容进行类型及特点分析,将新闻报道分成五类,即传统报道、情境报道、调查报道、社会移情报道以及其他类型报道。“传统报道”是大家比较容易理解的通常类型的新闻报道,也是新闻历史上采用最多的报道类型,如对政府公告、犯罪案件、自然灾害等的报道;“调查报道”是指坚守报纸的“守门人”角色,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为社会不公发声;“社会移情报道”是指这类报道描述的人群通常不在其他报道中出现,报道负责回答“成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感觉”,这类报道鼓励读者关注平时不熟悉的人群,并同情他们的经历或问题;“情境报道”主要关注大环境,视角多样,提供背景分析,通常描述的是正在进行的事件,但往往也会提供历史背景分析。

  “情境新闻”是一种社会科学新闻,它强调对事件的深度解读,并且明确地将报道重点放在分析及报道事件的原因上。通过对选取报道文章类型的比对分析,舒德森发现,“传统报道”所占比重正在不断下降,相比之下,“情境新闻”正异军突起。舒德森提出了支持“‘情境新闻’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崛起”的五点证据:新闻对当权者更具批判性;记者更加公开地表现出攻击性;报道篇幅变得更长;报道不再以政府和当选政客为中心;新闻对报道背景解读更多。

  哥伦比亚大学“情境新闻”研究者乔纳森·斯特雷说,我们相信“情境新闻”这种分析事件原因的报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注新闻事件的“上下文”等具体的环境,并追究其原因。互联网使新闻事实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但没有人在意来自白宫的一条重要信息是首先发布在报纸上还是网络视频平台上,他们需要的是被告知此新闻对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去解读。新闻报道必须提升其在信息“食物链”中的位置,从低端向高端迈进,报道出更具现实适应性的新闻。一些国外学者认为,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在互联网及大数据背景下,“情境报道”已经成为“传统报道”有力的补充,甚至正在成为主角。

  (侯丽编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4-20)

  把握好社会心态的“正效能”

  对于当今中国的评价,很多人喜欢套用狄更斯《双城记》开卷的话。这只是诗一样的语言,公众整体的心态,是不是像网上那些喧哗、骚动的舆论所反映的?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最近推出“中国发展社会效能指数”,其研究结论是: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大众对当前社会和现行政治制度有较高的认同度,对未来个人和社会发展怀有信心。

  所谓“中国发展社会效能指数”,就是看社会大众对中国发展的满意度,是对经济增长水平、政治稳定程度和人民生活幸福感知的综合表述。它包括四个一级指数,即安全指数、舒适指数、认同指数、发展指数,同时还设立9个二级指数,分别从社会阶层、地域、代际、性别等维度,对中国社会心态做全身扫描。这些指数,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考察社会大众对中国发展的实际感受,综合反映公众对政府施政的理解、认同、支持和期待。研究发现,中国百姓的社会心态,呈现总体的正效能。四大指数中,认同指数、发展指数最高。这一结果值得深长思之。

  毫无疑问,中国是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张力的发展中大国,有精彩,也有无奈。精彩的是,中国故事不断刷新人们的观感,精彩纷呈的中国发展奇迹,让世界震撼。无奈的是,这种发展进程是一个负重前行的爬坡过程,伴生着争议和痛感。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遇上不顺心不愉快的事件而牢骚满腹,以碎片化的故事得出全局性的结论。同时,网上舆论的流动性过剩,此起彼伏的舆论喧嚣,制造了大量的口水泡沫,容易引发人们对真实中国社会的误判。

  也因此,如何全面、真实地看待当下这个充满活力和张力的中国?如何超越表象、精准把握“复杂中国”?如何在喧嚣的舆论之下还原社会心态?这些都是甚为急迫的时代课题。也应看到,虽然社会心态整体基本面向好,但公众对社会安全和环境舒适方面的认同感还较低。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社会心态的这种“正效能”,还有“弱”处。改进这些短板,才能获得百姓的更多认同和支持。

  (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良荣/《人民日报》2015-04-13)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5月上

编辑:黄馨茹 卢文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