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5年6月下)

2015-11-06 15:29:35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6月下   作者:崔光红

摘要:  解决渠道失灵是传统媒体的当务之急  互联网+到底要+什么?我认为对于中国的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而言,今天真正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内容生

  解决渠道失灵是传统媒体的当务之急

  “互联网+”到底要+什么?我认为对于中国的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而言,今天真正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内容生产与内容价值的问题。很多调查表明,媒体生产的内容还是我们现在流动着的,甚至是在移动互联网流动着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内容当然需要有很多的改变和转型,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是渠道失灵问题。

  由于互联网的作用,当个体被激活,成为社会传播的基本单位的时候,整个这种社会传播的状态跟过去传统传播就不太一样了,每个人都有了一种自我定制信息来源的方式,把智能手机作为终端,从朋友圈、消费圈按照自己所需、自己认定的权威程度来定制自己的信息。在这些信息来源中,传统媒介仍然是可能被选择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被选率可能是几百万分之一、几亿分之一。

  解决渠道失灵,这是我们传统媒体的当务之急,要解决这个问题,在我看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自己做平台,自己做APP、网站,但我认为现在这条路的成功几率非常低,机会非常少。

  按去年的数据统计,尽管APP有上百万个,但是真正下载到手机上平均只有23个,一周之内能够至少点开一次的APP客户端平均只有7个。对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有不同的应用级别,在平台上给我们的机会不多,但是在“后网应用+平台构造垂直体系”上则给我们留出了极大的应用空间。当务之急就是把我们的内容产品两要素模式升级换代为四要素模式。

  过去我们做一个产品讲究的是形式加内容,这一点我们未来还是要坚持,在内容和形式之外要加两个解决渠道失灵的要素,第一是关系要素,第二是场景要素。

  关系要素解决的是内容产品价值之外的魅力问题,我们不缺少有价值的内容产品,但我们缺少能够让人主动选择对人有吸引力有魅力的产品。产品过剩时代,传播的内容再重要,如果没有跟人发生实际的关联,没有让人感受到价值的话,就会被冷落一边,被关在社会传播最后一公里外。

  第二个是场景要素。微信在最近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功能,就是摇一摇看电视,可以从里边查到电视节目信息,可以预约,到晚上节目开播的时候会提醒,还可以把你吐槽的内容放在平台上,完成了多方位的服务。既然构成了这样的场景,作为场景的构造者就可以嵌入各种各样的环境因素。媒体也可以构造场景。某经济性报刊利用自己的关系构造了一个用车人APP,提供了理赔、保险等服务,把十几万的用车人运用起来,成为这群人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开拓平台。

  好的内容加好的形式,再加上场景要素和关系要素,我们就有可能在拥抱互联网上迈出内容通达用户的第一步,而有了这第一步,我们在未来构建新的服务体系、构建新的盈利模式时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华夏时报》2015-06-01)

  传统媒体缘何成了新媒体人才库

  业界普遍认为,是传统媒体辛辛苦苦而得来的新闻与信息资源,养育并成就了新媒体。而在传统媒体遭遇市场空前挤压之际,它们又再度成为新媒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库。近两年,从传统媒体跳槽去新媒体的人一下子多了很多,而离开的人走得也似乎越来越义无反顾了。

  有人评价,在传统媒体前所未有的减员裁员潮中,颇具规模的自动离职跳槽行为,对其“老东家”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既可以大大减轻养人负担,又可压缩裁员成本。但细思之下,未必如此。

  平心而论,传统媒体中有不少员工被迫离开,是因东家市场压力太大所致。但那么多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和业务骨干说走就走,不能不让人深思:传统媒体的大船只是减缓了行驶的速度,年轻的乘客们却已欲弃船,甚至一些高管也去意坚决。个中缘由,明眼人心里也都明白。

  这中间固然有他们对传统媒体失去信心的无奈,也有对在体制内晋升通道受限、不看好个人发展前途的因素。这些年,有不少传统媒体仍在以事业单位自居,在聘用人员和原体制内人员之间,人为设立不可逾越的鸿沟。一些单位甚至形成了明显不公的同工不同酬、待遇差别大的状况。怪不得如今有人说:你不管人家的未来,又怎能让人家跟你相伴相随不离不弃呢?

  用人机制上的两种体制并存,少数体制内人员曾因享有的那份特权而沾沾自喜,以为保护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恰恰是这所谓的双轨制,既伤了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别人,也因其佼佼者的抱憾离开而伤害了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军心不稳,人才难留。传统媒体的创新动力从何而来?许多传统媒体有钱时比较任性,用人随意性很大,人才闲置浪费现象也较常见。而处于逆境之中的传统媒体,创新创业正是用人之际,留住人才、善待人才、用好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是冲出逆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所在。

  无论何时,在决定企业兴衰的因素中,人,都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人才更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宝贵财富。人才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成为媒体的包袱和负担。传统媒体中许多专业人才即使下岗,通过重新组合组织起来,也完全可以为社会各界、为读者提供服务。

  真正需要离开的,是不思进取的庸人、懒汉——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

  (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主任梁勤俭/《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06-09)


  媒体融合先克服“本领恐慌”

  中国传播媒介的相互融合,正处于一个如火如荼的进程之中。业界对此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观望,到质疑、拥抱,再到适应的过程。

  然而,任何改革都不会轻轻松松,而决定改革成败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有活力的因素,仍然是人的因素。在传统“旧”媒体中,采编人员往往是最主要、也是最保守的组成部分。笔者观察到,以纸媒为代表的传统采编人员对拥抱“融媒体”大多还带有半推半就、不情不愿的心态,这既有主观上对往日情形眷念带来的惰性,也有客观上“本领恐慌”引发的排斥心理。这种局面显然不利于“融媒体”的发展。那么,在这个来势汹汹的媒体融合过程中,他们应该怎样做?

  首先,要自我革新,树立新理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传媒行业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洗礼:自媒体快速崛起,传统媒体尤其是平面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这种情势之下,一个必然的趋势是,传统媒体会产生一种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自觉运用新媒体渠道的内生动力,这就是“融媒体”产生的背景和动因。传统媒体的各级从业人员有必要清楚地认识到,面对“融媒体”的大潮,所有人都是无处可遁,与其心存侥幸,不如通过自我革新,主动作为、主动求变,积极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其次,要自我创新,生产新内容。为了贯彻积极发展新媒体业务的思路,目前传统媒体普遍开办了新闻网站,开设了法人微博,建了客户端,在传播手段上初步实现了多元化。但这基本是重复、模仿、延伸、扩张,传统媒体业务与新媒体业务总体上还是并行的,不是深度的融合发展。在笔者看来,“深度的融合发展”是要求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能够充分认识新媒体传播技术的特点,生产出能够适应这些特点的内容。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媒体发展“融媒体”就是要变成单个采编人员自媒体的简单集合,相对于那些自媒体造就的“大V”,传统媒体人员的优势在于他们有更深厚的积淀和素养,对社会的观察可以更好地免于个人局限性的影响,在舆论基调上更有利于健康、积极的主流价值观念和高雅审美情趣的传播。传统媒体发展“融媒体”,在内容上要坚持这些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在形式上需要更贴近新媒体手段的技术特点。为此,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需要改进、调整自己的写作习惯,传统媒体的发行单位也需要改革采编管理体制,以适应新媒体技术手段的特点。

  最后,要自我提升,适应新技术。自媒体的快速崛起在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缩短了传统媒体冗长的信息传递链条,使传播信息变成了“从点到点”一瞬间的过程。因此,传统媒体在实现“融媒体”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学习和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技术进步缩短新闻从采集、编辑到刊发的过程,同时提高自身对新闻和突发事件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二是要做好新媒体渠道和传统媒体渠道的配合,利用新媒体渠道对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反应,然后通过传统媒体渠道跟进做深入报道。它要求传统媒体必须在内部管理的诸多方面做深入的改革调整,既要统筹协调,做好各环节之间的配合,又要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与利益,以保护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总之,传统媒体实现“融媒体”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更新技术手段、改革内部管理体制的过程,也是一个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再培养、再提升的过程。因此,在技术具备、改革观念已经形成的背景下,培养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全媒体管理者就成了当务之急。   (杜鹃/《光明日报》2015-06-06)

  虚拟现实技术不能根本改变新闻

  能不能把故事讲好,是评判一个记者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如今,这一标准可能要面临新的挑战了。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讲新闻故事不仅要靠记者的笔,恐怕还需要程序员的键盘和影视导演的镜头。

  前不久,美国一位电影导演Spike Jonze与虚拟现实电影制作者合作,记录了去年发生在纽约的一次抗议游行,并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展现出来。观众只要戴上特制的眼镜,就能像看3D电影一样,置身于新闻场景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新闻记者通过大段描述所能达到的效果,在这里一个镜头就够了。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当今世界前沿科学之一,就像互联网等技术一样,最早只是应用于军事领域,虽然精密可靠,但价格昂贵、体积大、分量重。最近,Oculus公司正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引入到消费市场来消化研发成本,使得广角、低延迟的沉浸体验的价格降低到公众可以接受的范围。现在,已有多家国内媒体开始对这一技术跃跃欲试。

  新闻媒体总体上对于新技术的运用还是比较滞后。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因为技术的市场回报低,用和拍电影《阿凡达》同样的技术拍一个新闻片,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收回成本的;另一方面,新闻报道的水平和能力更多是由于非技术因素,新闻最核心的信息的收集和加工,靠的还是编辑、记者和撰稿人的个人知识、资历与经验。

  因此,尽管来势汹汹,但传统新闻业大可不必为虚拟现实技术顾虑太多,这项技术最有价值的运用还是在娱乐领域。新闻报道有可能就是这一技术的匆匆过客,像当初电影与新闻的结合一样。现在,说起新闻电影,估计很多人都会有种天方夜谭的感觉。

  说到底,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还是要回到它传统的领域——通过建制性的新闻报道团队来支持强大的真相挖掘能力,维护一个社会对于准确而不是愉悦信息的需求。这一功能,是即时性、碎片化的社交媒体所不能完全取代的。

  (周龙/《光明日报》2015-06-12)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6月下

编辑:崔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