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5年7月上)

2015-11-06 15:31:20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7月上   作者:崔光红

摘要:  手机阅读颠覆新闻传播  2015年,我国媒体持续了2014年的拐点,变化翻天覆地。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突破6 56亿人,4G网络走向普及

  手机阅读颠覆新闻传播

  2015年,我国媒体持续了2014年的拐点,变化翻天覆地。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突破6.56亿人,4G网络走向普及,老百姓对新闻资讯的获取,正由传统报纸、电视乃至电脑网络,迅速转型到便利快捷的移动互联网。数据显示,已有35.8%的手机网民习惯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获取日常新闻资讯,新闻客户端对于一个媒体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媒体转型已迫在眉睫。

  根据艾媒咨询的相关数据,手机新闻客户端的用户使用频次仅低于社交软件。手机新闻客户端在产品交互设计以及内容方面体现了移动互联网产品传播便捷性、内容海量性的特点;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超过九成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接受手机新闻客户端付费服务。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移动网民整体付费意愿较低,二是目前手机新闻客户端仍未开发出较为成熟的、具有付费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的产品。某种意义上讲,这可能会彻底颠覆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报刊销售获利的模式。

  根据前述数据分析,手机新闻客户端这个特殊新媒体已逐步普及,但对经营机构而言,则会同时受到来自技术革新、快速内容获取以及全新商业模式等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市场定位看,随着智能终端的爆炸式增长,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距11亿这一业界公认的理论饱和值,还有近1倍的增量空间。而目前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活跃用户约为2.5亿,这也就意味着目前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格局还没有完全定格,也意味着这一市场将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不可能一家独大。

  但在内容定位方面,新闻的权威性、时效性以及个性化,仍然是网民选择新闻客户端的重要因素。视频、音频甚至更多元化的多媒体形式将大量植入。从这一点看,具有扎实基础的党报党媒,有足够的实力影响网民的中坚力量。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为例,尽管上线时间较晚,但在新闻的权威、及时,网络问政和政府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仅仅一年时间,其用户数就已突破4500万。而且,人民日报客户端主要用户群集中在高端党政商用户、活跃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相对其他商业企业的新闻客户端,体现出更强的辐射力和传播价值。

  总体而言,2015年,中国手机新闻客户端市场发展超出了预期,传统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感受到其咄咄逼人的气势,新浪、腾讯等网络新闻门户也遭遇巨大挑战,向移动新媒体转型迫在眉睫。而对市场的探索,寻找适合自身优势的市场定位与商业模式,借助移动新技术尤其是大数据处理技术显得尤其重要,而这些都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和用户共同努力。

  (艾媒咨询集团创始人、CEO张毅/《人民日报》2015-06-18)

  对记者卧底替考的思考

  全国高考第一天,《南方都市报》爆出了替考组织的重大新闻。大家纷纷谴责替考行为会损害教育公平,但对记者卧底暗访的行为,各方观点不尽相同。

  财新传媒法治记者陈宝成:惊闻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惊闻众多同行为此新闻纷纷点赞,我深感不安。第一,记者干了警察的活。依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只有在毒品犯罪中,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警察才可以实施“控制下交付”,即侦查诱惑,对其他犯罪则无法律明确。在科场舞弊案中由记者行使警察权力,闻所未闻。第二,记者卧底替考组织参加高考,同样涉嫌犯罪,如伪造国家机关公章等;即使记者报案,也不能成为免责理由,但可以从轻处罚,毕竟,目的的合法性不能替代行为的合法性和结果的合法性。第三,提高新闻从业者的法律素养刻不容缓。第四,公权力渎职甚至腐败的危害性远远高于记者卧底,必须严惩。

  中国青年报编委、首席评论员曹林:替考,违法。不能因为加了卧底,就合法了,记者没这个权力。关于卧底取证,法律有严格的限制约束。相信记者和媒体已经做了衡量,这种良性违法,换来一条大新闻,并揭开替考问题,值。法律上从轻处罚甚至不罚,道德和职业上赢了,所在媒体赢了,社会赢了。报道令人尊敬!

  传媒法学者魏永征:南都记者此次行动并非独立的新闻采访。他们声明事先已向警方报备。在卧底行动的当天下午,警方就抓捕了一名“枪手”,第二天又有9人被控制。可见记者的行动和所获得的信息始终是在警方视野之内,警方无需再作更多的调查核实就可以直接对嫌犯采取强制措施,说明记者所提供的情况已经不是一般的社会举报。毋宁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警媒协作,正如《南方都市报》的新闻标题所说他们是在“协助警方破案”。不过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今天,对传统警媒合作也应该有所检讨,应该切实纳入法治的轨道。至于新闻记者单独从事的暗访和卧底采访,由于没有警方背书,就更应该遵循既定的新闻伦理规则,绝不超越法律底线。新闻业界的基本共识就是“不得已而为之”,或者说是最后的手段,应该慎用。此次南都记者卧底的成功只是个别事件,并不意味着新闻业界可以更加广泛地采用卧底之类的采访手段。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2015-06-09、2015-06-16〕

  网骂岂能当作生活“必需品”

  所谓“网骂”,特指某些词语。“网骂”的近义词有“网络低俗语言”“网络粗鄙词汇”。“网骂”倒也未必一定是“在网上骂人”,大多时候并不指向特定的辱骂对象,更多的是自嘲与戏谑。有人说,有网络就会有“网骂”,没必要大惊小怪。更有人认为,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网骂”有“情绪疏导”的作用。言下之意,网骂是网络生活的“必需品”。真的是这样吗?

  鲁迅在《论“他妈的!”》一文中感慨:“最先发明这一句‘他妈的’的人物,确要算一个天才——然而是一个卑劣的天才。”而互联网兴起以后,这样“卑劣的天才”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最近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列出了2014年25个“网骂”用词使用情况排名,“×丝”等词纷纷入选。曾有学者以“情感结构”概念分析该词,认为这个看起来幽默诙谐的网络用语,表明年轻人对于缺乏向上流动机会的幻灭感。即便如此,仍无法掩盖其粗鄙恶俗的本色。

  无论在现实还是网络里,粗鄙脏话都是公德不立、文明不彰的表现。有人将网骂的成因归于匿名等网络特质——一个现实生活中彬彬有礼之人,在网络上也会满口网骂。这种解释确有一些道理,却模糊了起决定作用的主观因素。网络戾气终究是人的戾气与社会戾气的投射,你何曾见过因为可以匿名,就在网上谩骂自己家人的?网络只是一个媒介,关键在于人们有没有管住心中的“魔鬼”。还有人把网骂视为一种言论自由。对此,不少传播和法律学者认为,粗鄙的网骂不给“观点市场”提供任何有价值的内容,因而不受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

  需要指出的是,否定网骂并不等于否定网络批评。很多时候,两者的界限会被有意无意地混淆。清理网络污秽从来不意味着钳制批评,但是要防止披着批评外衣、行网骂之实。批评的价值在于合理性与建设性,一味诋毁、肆意谩骂除了助长戾气、制造对立,对问题的解决没有半点益处。

  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网络既不是想骂就骂的“法外之地”,更不是各种“喷子”的天然孵化器。在这方面,政府的规制与媒体的示范是必需的。事实上,即便在所谓“言论自由”的西方,一些权威媒体在采编人员手册中也都明确要求删除淫秽词语。然而,净化网络环境,更多地还得靠我们每个人,治理网骂的成效很大程度上显示了人和社会的进步。

  (宰飞/《解放日报》2015-06-18)

  苹果招“小编”说明了啥

  6月初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公司发布了新的操作系统iOS9,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应用——苹果新闻(Apple News),为读者提供来自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美国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ESPN)等数十家出版商的新闻内容。6月13日,苹果公司正式发出“招募令”,组建Apple News的编辑团队。根据招聘启事,编辑团队的职责包括负责与媒体机构联络、及时识别并推送新闻等。

  选拔条件颇为苛刻,苹果公司要求应聘者拥有新闻传播学或相关领域的学士、硕士学位,有5年以上的编辑部工作经验,并在新闻推送、复合内容上有所积累。招聘启事中还列出了一些标准。例如,发现“遗珠”的能力(识别出难以被算法发现的原创好报道)、数据分析的能力(把最优质的内容在最恰当的时间推荐给最正确的人)等。

  事实上,Apple News并不是令人激动的新发明,这一新闻聚合类应用的概念10年前就已出现,如今已遍地开花。在国内,今日头条等新闻客户端坐拥上亿用户;放眼国际,谷歌新闻(Google News)和飞丽博(Flipboard)等应用也是相当成熟的产品。对新闻聚合类产品而言,新闻来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自不必提。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算法”,也即内容的推荐“规则”。一方面要对新闻内容进行要素拆分,另一方面要对用户进行“素描”分析,由此计算出某条新闻对于某个用户的价值和重要程度,形成所谓的“个性化推送”。而且,随着社交网络密切嵌入人们的生活,新闻聚合逐渐成为社交类应用的“标配”。

  虽然苹果公司从新闻界招兵买马,但这并未改变算法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当机器人也能撰写一部分稿件的时候,编辑这个岗位更多地成为算法的“贤内助”。

  当然,算法的强势并不意味着编辑的“式微”。无论标榜算法如何“高精尖”,新闻无法完全脱离人工干预。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新闻聚合的选择不会像传统媒体的编辑一样影响内容生产,但是会影响内容生产者的判断,去迎合算法谋取利益。编辑通过适当的人工干预,擢升和打压一部分文章,可以鼓励有创造性的内容产生。

  编辑的角色及价值也在发生转变。回头再看苹果公司的招聘要求,编辑实质上被要求扮演沟通者(拓展并维护同新闻机构的关系)和发现者(从纷杂的来源中挑选优质内容)的角色,这意味着其价值将体现在创造性要求高的关键环节上。

  新闻从业者的核心价值将如何转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金兼斌在其文章中提出,新闻从业者的不可替代性,从长远来看,必然来自其个性化特色的内容创作和创新编排、设计,来自其内容传播和推送策略的制定。

  媒体融合、媒体转型,正在经历从PGC(专业人士生产内容)到UGC(用户生产内容)再到AGC(算法生产内容)的变迁。在此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价值也在发生改变。苹果招“小编”的过程恰好说明,所谓的“小编”,其实应该是全能的“老编”。

  (刘峣/《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6-18)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7月上

编辑:崔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