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5年9月上)

2015-11-06 16:00:47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上   作者:崔光红

摘要: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言论摘编  8月19日,由人民日报社联合深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以下为部分代表的发

“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言论摘编

  8月19日,由人民日报社联合深圳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15媒体融合发展论坛”在深圳举行,以下为部分代表的发言摘编。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要形神兼备、筋骨强健

  人民日报社社长 杨振武

  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我们深知,在媒体新技术、新平台、新载体竞相发展的今天,只有把人民日报在传统媒体方面的影响力向新兴媒体领域拓展,才能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现在,人民日报已经从一张报纸,发展成为拥有报纸、网站、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电子屏、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个类别、数百个终端载体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这为人民日报社今后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一切还只是刚刚起步,必须以通谋全局的心胸,在“深度融合”上下苦功夫,把融合发展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真正让新型主流媒体做到“形”“神”兼备、“筋”“骨”强健。

  我们要积极推动渠道平台的深度融合,努力塑融合发展之“形”。面对众多的平台和产品,传统媒体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搭建统一的技术平台,着力推动不同渠道、平台间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应当是对内打通体系内各类媒体形态,对外无缝对接各类平台资源,从而实现全媒体传播渠道的融通共享、集中管理,实现对用户需求的科学分析、有效洞察,进而真正实现高效的分众化传播、精准化传播。

  我们要积极推动内容生产的深度融合,努力凝融合发展之“神”。要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大前提下,抓紧构建适应融合发展要求的内容生产体系,围绕策划、采集、编辑、发布各个环节进行资源调配、流程再造,强力推进媒体资源聚合、生产流动融合、采编力量整合,实现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实现内容生产效率和媒体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我们要积极推动体制机制的深度融合,努力强融合发展之“筋”。要从用人机制入手,以考核激励为导向,加快打造一支“融媒体”采编团队,逐渐改变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分立单干的状况。要探索新媒体传播项目市场化、公司化运作方式,以市场倒逼改革,建立起顺畅高效、适应市场竞争和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我们要积极推动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努力健融合发展之“骨”。要重视新媒体传播版权的保护和管理,重视开发独创性的信息产品和数据产品,着力提升媒体内容产品的附加值。要进一步强化用户意识,把吸引用户、发展用户、集聚用户作为重要抓手,开发更加适应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新闻产品。

  强化互联网思维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 徐麟

  按照中央的要求,未来我们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继续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做到思想观念创新、管理机制创新、传播方式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

  今后,中央网信办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取得更大进展。一是将“媒体融合专项工程”纳入“十三五”时期网络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二是组织力量编制重点新闻网站发展规划。三是积极提供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进入互联网企业、完善互联网企业国内上市等相关政策。四是积极协调政府、社会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依托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等,支持媒体融合发展。五是注重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战略培育,拓展新技术新业态,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六是通过在新闻网站核发新闻记者证、开展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等措施,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机制提升素质  不忘担当迎接挑战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 潘岗

  要想在媒体融合中大有作为,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最大限度地引人用人留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融合发展不存在谁兼并谁、谁吃掉谁的威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目标和任务是共同的、一致的。按照一体化发展的理念,要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需要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其次,始终坚守新闻人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在人人都有麦克风和摄像机的传播时代,打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旗号散播不良内容、违背新闻道德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媒体融合中,我们丝毫不能忘记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不能忘记新闻工作者不同于业余信息发布者的职业道德。唯有如此,媒体融合才能走得坚实、走得长远。

  最后,全面提升新闻工作者素质。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体组合结构发生变化,人力配置、人才选拔、劳动分工、收入分配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新闻工作者都需要以此为契机,迎接观念思维和技术能力上的挑战,着力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和大潮流。

  新老媒体“此长彼长”  融合发展合作共赢

  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何东平

  当我们在信息传播的“光与电”“数与网”中越来越游刃有余的时候,一夜之间,“芯与屏”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传媒业业态的调整、格局的变化,需要我们深入辩证地思考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

  纸质媒体因为专业、权威、深度和可回顾性,不仅具有不可代替性,而且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没有理由现在就放弃纸质媒体。同时也要看到,新媒体、新传播技术提供了灵活多样的传播渠道,为越来越多的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所需要。纸质媒体的受众本身也在变化,互动交流的需求增强。从这个角度讲,纸质媒体和新媒体有机融合,将使受众在获取新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上实现动态平衡。融合之后的纸质媒体,将成为网上海量信息的导航仪,为受众提供最重要、最精华、最可信的阅读引导,并为新媒体提供源源不断、高质量的新闻产品和思想根源。纸质媒体也将运用新媒体互动便捷、阅读灵活、传播快速等优势,借船出海、造船出海,获得更大的关注度,进一步增强舆论引导能力。

  我们相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完全可以“此长彼长”,合作共赢,共同为受众提供完整、精彩的新闻信息服务。

  合力推进媒体融合  “加减乘除”一起做

  经济日报社社长 徐如俊

  回顾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总会迎来一次又一次重大技术突破,产生新的媒介形式。新兴媒体的产生丰富了媒介生态,但不是谁颠覆谁、谁取代谁。融合发展把新闻传播事业推到一个谁都不能固步自封、谁都必须适应变革的新阶段。传统媒体不仅要看到新兴媒体带来的冲击,更要看到技术创新给传播事业带来的新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创新理念、重构模式,合力开拓新的发展路径。

  媒体融合不是多几种传播形式,而是要巧用新技术新载体,形成各显所长的立体化传播格局。经济日报坚持在日常报道中加强媒体互动,在重大报道中加快媒体融合,在创新发展中壮大主流舆论,逐步形成“快在微博、深在报纸、广在网络”的立体传播格局。

  媒体融合不是“追风赶场”,而是要着力经营特色,以特色彰显自身优势。现在,媒体融合可以说已经风生水起。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内容同质化日益突出,“千报一面”的现象也出现网络版。经济日报坚持“特色优势”和差异化定位原则,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

  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加,也不是简单地减,而是要加减乘除一起做。媒体融合发展要学习统筹兼顾、重点突破、协调推进的思维方式。经济日报重视做加法,专门成立了“两微一端运营室”,组建了新媒体部,在机制体制上保证新媒体平台的建设,跟上传播技术的新发展;也重视做减法,优化调整了采编流程,减少不适应媒体融合的环节,提高了新闻信息的传播效率。同时,我们更重视做好报道资源整合,实现“一种原料,各自加工,同步推广”,在信息采集上产生“乘法效应”。此外,提高了单个采编人员的劳动绩效,在信息运用和展示上实现了“除法效应”。

  用户体验  最为核心

  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 陈寅

  传统媒体向线上走,新兴媒体向线下走,相互渗透,由浅入深,由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最终产生新型媒体,这大概就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基本路径。中央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着眼于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就是说,融合首先是为了阵地建设和舆论引导。

  用户即阵地,即舆论场。衡量融合成效,要看是否赢得阵地和舆论,衡量是否赢得阵地和舆论,要看是否赢得了用户。赢得了用户,效益激励也可能就来了。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之一,是优先发展用户和网络,突破规模临界点,才能引发正反馈,实现指数级增长。急于实现收支平衡乃至盈利,而忽视用户规模培育、用户体验提升,既不符合新兴媒体的发展规律,也背离了媒体融合的根本目的,必然难以成功。

  以前提“以用户为核心”,现在应该是“以用户体验为核心”更为准确。融媒体产品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交互性和用户体验,如参与互动等,还包括多种展示方式,均应在融媒体产品中有所体现,尤其要高度重视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开发和应用,任何融媒体产品,都要首先考虑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体验,充分利用移动终端的情景感知、贴身感应等特性,让融媒体产品在移动中实现有效的情景传播、精准传播和立体传播。

  (来源:《人民日报》2015-08-20)

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9月上

编辑:崔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