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6年1月上)

2016-02-14 10:44:54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上   作者:崔光红

摘要:  当前社会舆情场的结构性特点  根据《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5)》中关于当前中国社会舆情场的结构性特点及演进趋势的数据分析,中国

  当前社会舆情场的结构性特点

  根据《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5)》中关于当前中国社会舆情场的结构性特点及演进趋势的数据分析,中国社会舆情生态演变是个“政治-技术-社会”三方力量博弈的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这三方力量不断动态博弈,进而推动着中国社会舆情整体生态的不断演变。政治力量依然是中国社会所有资源配置中的绝对主导力量,其在整个社会话语场域中也一直扮演着绝对主导者的角色;媒介技术作为重要的社会变革力量,不断对社会政治力量进行试探与边缘突破;民间社会力量在整个社会话语场域中从萌芽到不断壮大,并且在与传统力量的博弈中渐次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并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舆论影响力及社会动员力,在某种程度上开始进行一定强度的话语对抗,表现出“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两极鼎立之趋势。

  在社会力量成长的过程中,技术力量扮演着重要的“助推者”的角色,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技术将会继续成为左右两者力量均衡与否的重要砝码。关键在于,谁能够善于从技术发展的主流现实中发现可“为我所用”的新的技术能量与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前线》2015年第12期)

  开放思想市场,鼓励包容创新

  如果说“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是十三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总的指导方针的话,开放思想市场,鼓励包容创新就是落实这一指导方针的关键环节。因此,开放思想市场是十三五时期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思想市场”一词不应该做狭义理解,“现代文化市场”本质上是个“思想市场”,因为文化产品和服务本质上是“精神文化产品”,内容创意是一切文化生产活动的源头和关键环节,只有思想的价值才是文化产品真正的内容。因此,思想市场实际上是文化市场的另一种表述。很显然,没有思想观念的竞争就没有文化市场竞争,不允许思想的自由交流无异于根本不允许文化市场的存在。

  搞清楚了思想市场只不过是文化市场的另一种表述,就可以为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开辟出一条新路。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文化产业既有商业属性又有意识形态属性,商业属性是普遍的,意识形态属性是特殊的,因此要将文化管理体制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去。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到: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是其文化属性的一部分,在文化产品普遍具有的“文化价值”中,只有很少的部分与“意识形态”有关,需要专门做出制度性安排加以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人民论坛网2015-10-31)

  新闻线人制度保护的立法缺失

  据报道,备受关注的世奢会与新京报社、派博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及新京报社记者刘刚名誉权侵权责任纠纷一案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法院终审判决世奢会败诉,并指出新闻媒体有正当进行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的权利。

  世奢会与新京报社的名誉权纠纷案尘埃落定,北京三中院的判决确立了新闻媒体作品是否侵犯名誉权的判断标准:在客观上,新闻作品的调查和质疑应具备事实依据;主观上,新闻作品的写作目的和结论具有正当性。这两个标准将成为新闻媒体正常执业的行为准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新闻作品侵权判断标准的立法缺失。

  然而,该案也暴露了我国新闻线人制度保护的立法缺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在世奢会提出新京报社侵犯名誉权的一系列证据之后,新京报社为了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通过线人公证视频的举证方式,证明采访报道没有侵犯世奢会的名誉,完成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的举证责任。

  然而不得不说,这种举证方式是现行证据制度之下的“义举”,线人也在该“英勇之举”之下暴露了自己。不得不引起重视的是,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媒体线人不愿意,或者不敢接受媒体的采访了,因为一旦涉诉将面临线人身份暴露的风险。

  媒体之所以能揭露很多黑暗、丑陋、邪恶的真相,线人不可或缺。按照普利策的名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借用这句话来表达线人对记者的重要性的话,那么线人就是记者在大海航船上瞭望时用的望远镜。

  作为法律职业者,我们应该反思新闻线人保护制度的重要性,是采用新闻线人作证的豁免制度,还是采取不向原告暴露新闻线人身份的作证方式,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申友祥/《人民法院报》2015-11-16)

  哪些报纸可以生存下来?

  哪些媒体或者说哪些报纸可以生存下来呢?大体来说,有四种。第一种,就是被非盈利性的组织包养的、主要为该组织的目标实现服务的。比如说党报、NGO组织,或一些宗教类的,不以盈利为目标而用于其他目的的报纸。这些报纸是有生存空间的,有其独特的价值。第二种,就是大品牌的报纸是可以生存下去的。比如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它们的品牌价值很高。第三种,就是有特色的或者是在某些领域里有特色的。目前中国日报里发行量最大的就是《参考消息》,它是黑白印刷的,是中国一个比较有特色的报纸,也是目前新华社最赚钱的一个媒体。以前,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是《中国少年报》,因为它面向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各个学校都要订,但它非日报。以前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是《读者文摘》,其发行量曾经最高达到了一千二百万份。但自新媒体出来以后,它非常迅速地萎缩,并在前几年申请了破产。而如今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是一个叫做《退休人员》的杂志,发行量达到了两千万份。它面向特定人群和特定读者,本身有自己的特色。第四种,就是创新型的,它能够创造出自己独有的风格,一些比较锐意进取的能够产生注意力效应的报纸,它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其他大多数特别平庸的报纸,应该只有死路一条。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唐润华/微信公号“记者站”2015-12-14)

  连环奇葩错误见证媒体的失败者情绪

  媒体的文字差错,似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错得这么低级和不可思议。有些五笔和拼音输入错误可以理解,可将“市长致辞”写成“市长辞职”,将一个政府部门写成“贪污受贿部”,就无法理解了。

  无差错不报纸,可最近媒体所表现出的连环奇葩差错,超出了正常的容错空间。它见证着新旧权力转移的媒体大变局下部分媒体人缺乏新闻定力后的自弃心态,见证着传统媒体在人员流动下的失序、焦虑、失落和失败者情绪。

  出现这些低级差错不是偶然的,首先暴露出当下媒体出现的人才断层危机,尤其是传统的、负责检校编辑的缺失。听老一辈报人讲过很多传统编辑是多么负责任的佳话,校出了多少埋着的“地雷”,为了一个字的准确查了多少次字典。可如今的媒体,还有这样负责任的校对和编辑吗?还重视这样的人才吗?

  我所知道的是,一些年轻记者根本不好好写稿,文不通字不顺就传给编辑——反正后面有编辑。编辑呢,才不会替记者费心改稿,一堆错别字的烂稿直接就送去排版了——反正后面有检查校对和老总审稿。检查校对呢,我收入这么低、岗位这么低,怎么指望我能拿校对的钱操老总的心,差不多改改就行了。老总呢,我是老总,大方向上把把关就行了,前面都看了,我就不细看了。一个个奇葩的错误,就是经过这种漫不经心的把关程序放出来的。这是一个采编把关程序的荒唐。

  人才的断层从大学的新闻教育就开始了。据说很多大学的新闻系根本就不重视新闻编辑课,编辑课根本不教学生如何检校堵差错,而是迷恋新媒体的花里胡哨,迷恋兜售那些新潮的理论和概念,没有通过新闻教育让学生打好传统的基本功。过去很多人不理解中国新闻奖评选时为何那么重视文字,苛刻到文字差错一票否决。现在想来,一片浮躁之中,这种文字洁癖式的坚守是多么可贵。

  一些记者编辑之所以那么不把文字当回事,很大一个原因是有一种“反正写了也没人看”的失败者心态。这让媒体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和工作越来越缺乏成就感。在他们看来,读者对报纸的抛弃,可能已经到了对标题上的大错字都熟视无睹的地步。

  真的是这样吗?不是读者先抛弃了报纸,而首先是报纸的自弃。报人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自觉,你写对了,可能没人注意——可一旦你写错了,每个人都会注意到。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

  (中国青年报首席评论员曹林/《晶报》2015-12-08)

  党员干部不看党报为哪般

  《人民日报》不久前刊登的《党员干部不看党报,行吗?》一文,剖析了党员干部阅读党报少的现象和原因,其实这只是问题的一面,还有另外一些情况需要厘清。

  一是党员干部忙得没有时间看报。首先,要避免钻到文件堆里出不来。文山会海虽有改观,但很多党员干部白天开会调研、晚上批阅文件,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仍是常态。笔者在部队时曾经看到一些领导,常常利用晚上睡觉前看报一两个小时,倒不失为一种好习惯,值得倡导。其次,要善于挤点时间读报。虽然社会发展节奏快、压力大、任务重,但是抽点空看看报纸,包括在网上和手机上浏览还是可能的。

  二是一些党员干部没有把看报当回事。看报不如看文件,这是一些党员干部的心态。他们总觉得看报纸不是中心,没什么看头,吃透文件才是落实工作,宁可对文件要求咬文嚼字,也不愿认真阅读报纸。有的党员干部总认为报纸上的文章就那么回事,自己也能写,而且比报纸上写得好,这种对报纸的偏见现实中还是有不小的市场。

  三是有的报纸确实不好看。翻开一些地方的党报,有的就跟内部信息和简报差不多,空洞的文字材料让人难以深读,庞大的新闻版面有气无力,这样的报纸能有多少指导性、可读性和吸引力?再看看某些都市报、晚报,一些很好的正能量新闻没有做大做强,十分可惜;有的报纸过多聚焦热点,被话题牵住鼻子,大篇幅大制作大整版,结果抬杠思维多,观点不鲜明,让人们无所适从,损害了报纸的权威和信誉。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冲击,有的报纸互动性逐渐减弱,新闻热线竟然只是接线员记录,记者挑选,读者不跟记者直接沟通;有些报纸的“读者来信”等版面和栏目变少甚至取消。这些,都是亟须改变的地方。

  (练红宁/《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5-12-10)

来源:青年记者2016年1月上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