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8年8月下)

2018-10-17 11:30:19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下   作者:

摘要:  媒体转型需正视四大不匹配  其一,资金不匹配。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耗资巨大,动辄需要上亿元甚至更多

  媒体转型需正视四大“不匹配”

  其一,资金不匹配。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耗资巨大,动辄需要上亿元甚至更多的资金。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仅有钱是不行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

  而互联网的冲击导致传统媒体的“二次销售”商业模式坍塌,收入出现断崖式下滑。虽然当前收入下滑幅度趋缓,但多数市场化传统媒体已经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本就缺乏资金积累的传统媒体难以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融合转型上。当然,有些地方把希望寄托在当地政府的财政补贴上,但这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而言则较为困难。

  其二,人才不匹配。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更需要懂技术的人才来培植技术基因,更需要懂创新、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来创新产品。现状却是,传统媒体长期以来“重采编轻经营弱化技术”的观念导致其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三多三少”:采编人才多,技术人才少;专业人才多,复合人才少;保守人才多,创新人才少。同时,有能力的采编人才呈“团队式”流失。在传统媒体前景不容乐观的当下,优秀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如何才能被吸引到传统媒体工作,已成为现实问题。

  此外,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经营收入大幅度下滑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必须壮士断腕,通过关停并转来推进供给侧改革,这也会带来大量人员需要重新安排工作的局面。对于像上海报业集团这样家大业大且融合转型做得相对较好的传媒集团而言,旧业务人员的安置不是难题;而对于绝大多数实力不强的传统媒体而言,旧业务人员的安置无疑是一件较困难的任务。

  其三,能力不匹配。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需要具备适应互联网的全新能力,而传统媒体当前无疑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本领恐慌”,主要体现为:一方面,学习能力不够,旧思维旧观念较为固守。绝大多数传统媒体虽然常说“互联网思维”,但是,在实践中采用的依然是传统媒体时代的内容为王且唯一的理念,而缺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用户体验为王”的思维。另一方面,技术能力落后,远远不能适应互联网转型的需要。虽然很多传统媒体也常常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术语挂在嘴边,但在实践中根本分不清“数字化”和“数据化”的区别,在新技术的选择和使用上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做了一大堆好看却不顶用的“面子工程”,导致“钱没少花但效果较差”。另外,产品创新能力差,难以按照用户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互联网产品。客观地说,当前传统媒体开发的互联网新产品很大一部分缺乏市场认可,根源是仍从习惯的“内容+”思路出发,而不是从用户需求出发,导致既不叫好也不叫座。

  其四,体制不匹配。良好的体制是传统媒体切实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当前的体制还是基于传统媒体居于主导地位的旧传播时代的,而不是基于互联网居于主导地位的新传播时代,这也导致传统媒体转型中的体制不匹配。比如,互联网产品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投资大、周期长,一般需要管理层有很高的股权比例,而这在传统媒体现有体制内是很难突破和满足的。

  (任晓瑛 郭全中/《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08-14)

  舆论监督是“负面报道”吗

  正所谓“唱赞歌易、讲问题难”,整体而言,当下舆论监督面临的现实环境并不乐观。监督报道的事件本身比较复杂,拨云见日、探求真相并不轻松,而更大的难点在于人为设置的重重阻力。相当一部分监督对象仍然习惯于“闻功则喜、闻过则怒”,一听说媒体是来“监督”的,便想尽各种办法阻挠,或装聋作哑或拒之门外。敬而远之者还算“礼貌”,有些不客气的甚至“恶言恶语”“拳脚相向”,搞不好还要强力反击——“追捕”“扣押”“状告”记者。

  对舆论监督的种种“排斥”行为,凸显出社会的认知偏误。“天下本无事,媒体来扰之”,在很多人眼里,舆论监督等同于负面报道,就是“挑事儿”。低价团“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曝光什么“黑幕”;工厂排污又不是全国独一份儿,你非要“拿我开刀”,这不是找茬吗?如此认知何其谬哉!监督报道绝不是为了制造麻烦、放大矛盾。“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问题在先,舆论在后”,那些捂着的问题客观存在,媒体监督只是扯掉那块“遮羞布”、捅破那层“窗户纸”罢了。尤其是我国的媒体性质,决定了舆论监督不是西方式的“扒粪”,而是站在建设性立场上发现问题、敦促解决。这个意义上,弘扬“真善美”也好,揭露“假恶丑”也罢,媒体的目标是一致的。面对来帮忙的媒体,何谈“负面”,又何用提防?

  忠言逆耳利于行,社会善治离不开舆论监督。但如前所述,两者要实现良好互动并不容易。有关部门应当厘清谬误,摆脱“鸵鸟心态”。媒体也要知道,针砭时弊、激浊扬清远没有听上去那么简单。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务、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应当保持足够的清醒,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归根到底,舆论监督是为了让社会运行更有序、人民生活更美好,无论是采访报道还是分析解读,都应引导人们冷静观察、理性思考,避免流于简单的情绪宣泄或沦为点击量的奴隶。媒体的镜头、记者的笔触真正关注的,应当是人民群众的心头关切、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改革行至深水区,各种矛盾多发、问题频现,人们愈加需要也愈加期待更多的事实与判断,舆论监督的功能正在凸显。期盼全社会都能不断为舆论监督正名,让其照亮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

  (晁星/《北京日报》2018-08-03)

  社交媒体对虚假新闻担责成趋势

  日前,一则新闻引发关注:英国立法者认为,像Facebook(脸书)这样的科技公司应对虚假新闻承担责任并支付税款。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社交媒体应对虚假新闻担责已逐渐成为共识。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然而,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乘势泛滥。尽管虚假新闻并非社交媒体时代的特有产物,但是,目前其“野火烧不尽”之态势与社交媒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有媒体曾直言,全球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商业模式等客观上推动了假新闻的全球泛滥。比如,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可以让虚假新闻成为政治集团的博弈工具,包括利用黑客手段窃取情报、炮制假新闻抹黑政治对手、创建僵尸粉控制社交媒体舆论等。

  所幸,大家已经意识到在社交媒体时代治理虚假新闻的必要性。目前,陆续有一些国家开始“出手”:印度全天24小时监控社交媒体,严查网络虚假新闻;德国推新法“净化”社交媒体,若其不及时删除虚假新闻将受到重罚;埃及国会通过媒体监管法案,凡在推特和脸书等社交媒体上拥有超过5000名粉丝的账户和博客,若发布虚假新闻或煽动违法行为将受到起诉……

  由于为虚假新闻的泛滥提供了温床,在大众眼里,社交媒体自然成了众矢之的。以脸书为例,2016年,其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还曾反复强调“我们不是媒体,只是一家技术公司”,以期规避相关责任。而在今年,他却改口称要把“防止滥用工具”作为脸书最主要的任务。在舆论重压下,这类科技公司开始从自身出发加快了打击虚假新闻的步伐。

  今天的社交媒体不光只有社交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已经获得了和新闻媒体几乎同等的功能。相关科技公司更需摆正媒体与技术的关系。技术并非绝对中立,算法同样可以被赋予新闻伦理和价值观。

  (庞晟/《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8-03)

  媒体业的巨变:竞争、合并和合作

  当下各个产业都在经历巨大变化,激烈的竞争激发了企业的大胆举措,通过兼并及新型的合作方式来应对变化,昔日的竞争者可能已经成为今天的合作伙伴。

  媒体行业也正在经历一个“大变革”时期,电视行业在为流媒体引领的演变做准备,传统电视Comcast、Fox和迪士尼都在计划一系列复杂的变革,投入大量预算以对抗包括苹果、亚马逊和Netflix在内的硅谷科技巨头。新的混合收入模式正在出现,订阅电视与靠广告盈利的频道合并,以创造新的消费者主张,同时也给广告主带来困扰。在媒体和电信融合领域,AT&T和时代华纳的合并被批准将内容和发行大规模集中在一起,而AT&T收购AppNexus也满足了大规模程序化广告投放的需求。

  虽然竞争和整合很普遍,但以前的竞争对手之间的新合作正在迅速形成,以保护既有企业。在德国,Discovery和ProSieben联合成立了一家公司,创造了新的订阅电视模式与Netflix竞争。在美国,NBCU与竞争媒体Warner、Fox和Turner在Open AP平台上联合。在英国,ITV、Channel4和Sky公司正在密切合作推动可寻址电视的发展。另外,英国的纸媒也由竞争关系转为合作关系,成功地建立了多平台搜索(PamCo),为受众提供不同层次的新观点和内容。同时News UK、卫报和电讯报也宣布成立了数字广告销售合作体系。

  产业贸易主体,例如国际化公司Egta、英国公司Thinkbox以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ThinkTV,也都在致力于创造电视行业中经济体的升级。

  随着变革的发生,竞争和合并成为永久性特征,具有共同利益的各方正在认识到他们需要相互依赖。直接面向消费者运作模式的兴起和数字渠道的互动性特征导致品牌更加注重短期的市场营销策略,不过行业内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人发现这对于品牌的长期建设和推广具有一定消极影响。广告代理机构和媒体公司在保护品牌投资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因为这也是他们很大一部分收入的来源。这种共同利益促使双方开启更具合作性的对话空间。

  在Facebook和Google强大的市场力量压迫、流媒体服务对于受众的分流以及保持并促进品牌沟通进一步提升的需求下,萌芽中的新型合作模式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竞争、合并和合作的兴起是媒体发生巨变的证据,享有共同利益的各方在商业模式适应变化中的合作已成为一个必然的应对方式。在这个关键节点,面对变化充分准备恰当的调整战略应该成为企业决策发展的重中之重。

  (来源:微信公众号“德外5号”2018-08-08)

  怎样让数据资源变成数据资产

  从IT角度或者大数据角度来看,现在对新闻内容数据首先要做结构化处理,数据资产如何变现?如何与其他部门的数据相结合?如果要做好这两件事情,我觉得有一个前提条件是要管好自己的数据,管好别人的数据。

  现在言必谈数据是资产,数据资源怎样变成数据资产?其实应该有一个数据治理的过程。我们现在各个部门、各个报社、各个产业集团手中握着的大多数数据,只能说是数据资源,还不能说是数据资产。目前媒体和合作方数据交换共享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数据拥有方不清楚你拿它的数据去做什么、怎么做,作为数据提供方他能得到什么。如果我们能算清楚数据的这个账,我相信,未来数据融合或者交换、数据商业化才会成为真正的可能。

  关于数据变现的问题,我认为不要尝试自己的数据自己去变现,要多找人合作,我们尽可能做数据产业的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各自承担好自己的角色。大家的权利、利益能得到充分保障,这样数据才有变现的可能,单纯卖数据是没有价值的,甚至是违法的。

  (重庆华龙网海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路曦/微信公众号“传媒大观察”2018-08-03)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8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