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视点(2018年11月下)
2019-01-08 10:07:04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1月下 作者:
摘要: 网络视听行业亟待建立三观 网络视听节目是当前最重要的内容品类之一,也是创新最活跃的文化领域。面对大发展和新挑战,网络视听行业
网络视听行业亟待建立“三观”
网络视听节目是当前最重要的内容品类之一,也是创新最活跃的文化领域。面对大发展和新挑战,网络视听行业亟待建立全局观、全球观和未来观。
首先是全局观。文化内容创作生产者要有全局观,尤其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视听行业,内容平台和纯粹强调用户规模的互联网工具型平台并不完全相同,工具型平台强调便捷性、用户体验,需要以此为主要标准不断地提炼、加速和迭代。内容平台不能纯粹追求用户规模和商业变现,必须把握内容方向,用好数据和算法,传递主流价值观,这是内容平台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即便纯粹从经济效益出发,也只有内容价值经得起检视,产业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其次是全球观。当下国内视听行业的市场竞争其实是让我们自己成长强大的过程,未来更大的竞争来自于海外,中国网络视听行业未来的目标一定是全球市场。这需要“引进来”和“走出去”,一方面我们要利用好国际文娱市场的工业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先发优势,坚持原创是核心竞争力,争取换道超车。今年业界提出“数字工业化”就是希望能够把国外经过近百年时间打造的文娱工业体系与中国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结合,做出更优质、更有全球竞争力的内容产品。全球观还指全球竞争意识,及时掌握国际文化市场中内容、技术和创新方向。过去一年网络视听行业越来越多地把资源放到原创内容的策划和开发上,已经有我国原创综艺节目模式被国际传媒巨头买下,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突破单向引进的局面。
再次是未来观。用未来的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融合大数据,辅以分析模型和人工智能,在内容生产的每个环节都发挥价值和作用。在4K和5G商业化到来之前做好准备,对整个内容生产环节做点状到线状再到全面的创新。这也是全球竞争的机会,因为我国移动互联网与内容产业的紧密程度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阿里巴巴文娱集团轮值总裁兼优酷总裁杨伟东/《人民日报》2018-11-06)
新媒体平台已成综合平台
在移动时代,新媒体平台的共同特征是不断走向社交化、视频化和智能化。新媒体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传播渠道,而是带动产业融合、升级、创新的综合平台。
第一,新媒体的内容需求更加凸显。目前,新媒体平台已经形成了以传统媒体、自媒体、政务账号为主,多种发布主体并存的格局。
首先,我们看到传统媒体在移动时代,以其专业性和权威性,以矩阵形式大规模入驻各类新媒体平台,尤其是人们熟悉的两微一端,逐渐成为新媒体平台优质内容的最为重要的来源。一方面,许多传统媒体采用了“中央厨房”模式,以其专业内容的制作能力,不断为各类平台提供优质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渠道优势,提升优质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媒体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始以新媒体的特点生产内容,充分应用短视频、直播和互动等形式,通过和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实现了向全媒体角色的转型,同时也提升了平台方的信誉度。
其次,自媒体依然是新媒体平台内容来源的主力,但与以往相比,自媒体的数量在下降但质量在提升。这里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方面自媒体生产内容随着平台垂直领域的不断细分,呈现多元化、兴趣化、专业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为了提升对庞大数量自媒体账号的经营效率,MCN(Multi-Channel Network)模式逐渐流行。MCN机构开始批量化签约自媒体作者,帮助作者更加专业、持续地生产内容,大幅提升了针对作者的服务以及商业化能力。这在短视频领域更加明显,目前微博上MCN机构超过2400个。
与此同时,政务账号成为新媒体平台权威信息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来源。微博政务账号数已超过17万个,与微信政务公众号一起成为各级政府标配。越来越多政府机构,将服务大厅直接搬到了新媒体平台上,网民触碰手机,轻松便捷地完成各类事项,也极大丰富了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场景。
第二,新媒体商业生态走向成熟。目前广告依然是新媒体平台变现的主要方式。相对传统网络广告,新媒体广告同样具有社交化、视频化和智能化的特点,这些特征大幅提升了新媒体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和转化效果。
另外,通过新媒体平台分成,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通过广告间接获利的体系不断成熟。各大新媒体平台包括头条号、企鹅号、微博号等等都纷纷推出了与自媒体广告分成的计划,极大地提升了内容生产积极性,也提升了内容质量。
商业生态里面的第三部分就是内容生产者通过新媒体平台直接变现,也就是粉丝经济。粉丝经济中发展最快的就是网红经济,目前主要是电商和直播两种变现方式。网红电商主要是网红通过内容生产吸引粉丝关注,然后反向定制商品,实现持续售卖。
(新浪董事长兼CEO、微博董事长曹国伟/新浪科技2018-11-08)
短视频发展的四大趋势
趋势一:短视频消费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来看这几组数据: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全国移动短视频用户的MAU(月活)从1.54亿增长至3.58亿,增长132%;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全国在线综合视频的用户观看总时长从6980亿分钟增长至7617亿分钟,增长9.1%,而同期移动短视频用户观看总时长从1272亿分钟增长至7267亿分钟,增长471%。所以,从目前来看,短视频消费的增长趋势仍然是向上的。
趋势二:网络原生的移动短视频头部机构开始兴起。过去两年,梨视频、我们视频、小央视频,以及一条、二更、视知等短视频生产机构开始出现。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是从诞生开始,就面向移动互联网进行视频生产,抢占了头部内容,也创造了自己的品牌。
趋势三:以互动、竖屏、10-30秒长度为特征的小视频发展势头猛烈。从快手、抖音到微视,小视频的特征是用户生产、互动性强、快速连续海量消费。相对于“传统”的横屏短视频,小视频的内容更贴近网民生活,表现形式更丰富,生产门槛相对更低,也因为其长度短,从而创造了不同于短视频的表达模式,进一步推升了用户对于移动短视频的消费。尤其是在经历了初期以个人秀、才艺表演为主的阶段后,小视频正在走向内容类型多样化——新闻类、知识类、影视类、体育类、美食类等各种丰富的内容样态被创造出来。参与的生产者也从普通网民扩展到机构和组织。
趋势四:算法和社交关系在短视频分发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各平台大多采用算法分发、个性化推送来提升分发效率。一方面,从现实应用看,单纯的算法分发存在很多问题,各平台都会通过优化算法、回归编辑价值的方式进行优化。但从本质上看,算法是一种中性的工具,在理想状态下,它会使每一个内容生产者和每一条内容都受益。另一方面,在朋友圈、微博、微视上广泛传播的小视频,体现了社交分发的强大。无论算法还是社交,都意味着传统的、单一的以编辑主导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这是内容生产者必须面对的现实。
(腾讯新闻短视频运营中心副总监王舒怀/微信公众号“网络传播杂志”2018-10-26)
传统媒体融合突围之后,该如何做
首先,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应因地制宜,避免融合同质化。媒体融合是国家战略,也是传统媒体发展的方法与路径。经过几年的发展,媒体融合进入深水区,但也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中央厨房”几乎成为融合转型的标杆,从中央到地方,不少传统媒体都在大力建设自己的“中央厨房”。但是,有些媒体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盲目开办“中央厨房”,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成为面子工程。根据中央的精神,我们应提倡适应当地发展需求的媒体融合,提倡糅合优质内容与先进技术的深层次的媒体融合。
其次,掌握新技术,做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引领者。传统媒体在近两年中应用新媒体、人工智能应用等技术逐渐娴熟,不时生产出一些喜闻乐见的“爆款”。但是,对于浩瀚的互联网承载能力而言,几个“爆款”的出现只是沧海一粟,难以使媒体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海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畅游。因此,学习新技术,并不断掌握新技术,让技术为己所用,是媒体转型升级的驱动与引擎。
再次,加强版权保护,遏制内容被无偿使用。自己生产的优质内容,被其他媒体免费拿去,而自己却颗粒无收,这既不符合新闻规律,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媒体是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从始至终都要置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语境之中。因此,加强版权保护,维护传统媒体正当权益势在必行。
最后,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培养坚强有力的新闻队伍。传统媒体除了有着优良的采编能力外,所积累的大批优秀采编人员是传统媒体竞争的核心优势。要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更要用创新机制留人,增强员工的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
(杜一娜/《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0-30)
网络搜索平台不应成为假学术期刊网站的“帮凶”
当前,假学术期刊网站大行其道,屡禁不绝,正在考验着学术论文作者的鉴别力。
这些仿冒网站的域名极具欺骗性,与正规期刊网站网址高度相似,甚至有些看起来更加权威,页面制作有模有样,从期刊导读、投稿须知到在线投稿等等,一应俱全。通常情况下,仿冒网站中的期刊信息、联系人等全部是真的,只有投稿信箱是假的。他们骗取作者的论文稿件,随后收取审稿费、版面费,甚至伪造编辑部公章向作者出具《用稿通知》。
面对一些上当受骗的作者,期刊编辑部会选择报警处理,但收效甚微。这些假期刊网站往往一开始从网络上销声匿迹,但几天过后,又以其他面目面世。据报道,2016年5月,北京警方曾打掉一利用假杂志网站诈骗钱财的7人团伙,经查证,仅2016年1月至5月,该团伙就非法获利30余万元。
对此问题,搜索平台监管不力为假期刊网站的大行其道提供了可乘之机。绝大部分正规期刊刊物本身并不营利,需要靠政府、高校或研究机构的财政支撑。而想对网址进行官网认证,就需要给搜索平台缴费,大部分期刊社无力支付这个费用。比如在某搜索平台申请官网认证标志,一年需要缴纳3600元,包括实名实网费和年费。但客服也称,“官网认证后依然不会改变网站显示的排名,还需要进行‘品牌保护’,将对伪官网进行打击”。而假冒期刊网站通常就是通过竞价排名的方法提高其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因此,除了要依法对假期刊网站相关利益人从严处罚,还需要从规范网络搜索平台入手,让那些假期刊网站无所遁形,以此净化网络环境和学术环境,不让网络搜索平台成为假期刊网站的“帮凶”。
假期刊网站继续泛滥,作为投稿者,最稳妥的方法是不要在搜索平台上直接搜索投稿地址,要找到刊物的纸质版,寻找官方网址或联系电话。此外,重论文发表轻工作实绩、重论文数量轻研究质量的不良导向依然存在,只有打破“唯论文论”,才能从根本上终结假学术期刊网站。
(陈鹏 刘剑/《光明日报》2018-10-30)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1月下
编辑:qnj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