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9年1月上)

2019-02-14 10:47:36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月上   作者:

摘要:  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维度  一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中国所取得的进步都有目共睹,全

  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维度

  一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改革开放40年来,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中国所取得的进步都有目共睹,全世界都关注中国奇迹、中国方略,而探寻中国奇迹、寻找中国方略,就要关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过了其他国家需要几百年实现的现代化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是震撼的、鲜活的、生动的,更是极具价值的。讲好这些故事,可以为世界提供一个观察当代中国的窗口,为国际社会读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国提供帮助。

  二是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从此,中国开启了人人筑梦、追梦、圆梦的历程。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奋斗”成为新时代一大主题。要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历史、对世界、对未来的看法,一定要关注那些平凡而勤劳、普通而伟大的中国人奋斗圆梦的故事。

  三是讲好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今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起来的中国将更多参与全球治理,与世界密切互动,为人类发展进步勇于担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中国的外交理念,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由一个个故事编织成的真实行动。我们希望中外纪录片人都来客观真实记录中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把开放包容、文明进步、坚持和平发展、负责任的中国介绍给世界。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卫平/《光明日报》2018-12-24)

  媒体广告的导向性体现在哪里

  媒体有属性,广告有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19”重要讲话中指出: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从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我们可以获悉,那就是广告已然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一环。那么,广告的导向性到底体现在哪里?

  一是政治导向。广告的创意、文案、表现手法都可以蕴含着政治立场,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的,表达的是正确的政治导向,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甚至另立一套的,都不应该在媒体刊出。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远是媒体的政治责任,也是广告宣传的责任。

  二是价值观导向。我们有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凡是与之相符的都是媒体应该大力提倡和宣传的。广告是一门艺术,艺术的创作必须反映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的必须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2015年修订的广告法在第一章总则的第三条就列出了“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可见这是广告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健康向上的广告可以促进好的社会风尚的形成,暴力的、色情的、炫富的、庸俗的、低俗的广告,也许能让人记忆深刻,但其传播的却是满满的负能量,违背了社会公德,既污染了环境,也污染了人心,于广告主、于媒体的长远持续发展都无益处。

  三是行为导向。这是广告主最关心最看重的广告效用,就是通过广告宣传,让消费者产生广告主想要的购买行为,最好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购买潮流,并延续下去。这种导向所产生的影响与百姓生活关系最为密切,一旦出现虚假广告,会直接损害百姓利益。令人震惊的毒奶粉事件、e租宝事件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广告在其中起到的是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还有为千方百计忽悠老年人购买保健品、保健器材夸大其词、争当孝子贤孙的牛皮糖式的营销方式,也为广大消费者所厌恶。

  (傅夏苇/人民网传媒频道2018-12-19)

  媒体人被三个误区困扰

  第一个误区,传统媒体对新媒体冲击感到恐慌。当你把新媒体的“新”字去掉,当你把传统媒体的“传统”两个字去掉,你会发现媒体是重叠的,都是同一个事物。如果关注的是媒体,焦虑和担心就会变少。

  建立在技术创新上的变革,永远是传媒的主旋律。媒体是从报纸老大,变成广播替代报纸成为了老大。到现在为止,美国的三大网都叫广播公司,不叫电视公司。然后电视技术出现,取代了广播成为老大。现在互联网正在逐步成为新的技术老大。

  但是媒体的核心力量和使命的变化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大。技术永远在变,也许再隔十年,当互联网成为传统媒体的时候,又会有新媒体。这是规律。必然会有技术的变革,媒体只会变得更好。我反问一个问题,互联网时代没有到来的时候,白岩松这个名字的影响力大,还是互联网时代白岩松这个名字影响力大?毫无疑问,我在互联网时代影响力变得比以往更大,因为网上有无数个叫白岩松的人在说着我从来没说过的话。

  第二个误区,大家总看到传统媒体死亡,却没看到每天新媒体以更快的速度在死亡。更重要的是,即便没有新媒体,部分传统媒体也早该死亡。全中国拥有超过3000家电视台,没有互联网,真正靠市场生存的有几家?没有互联网,您觉得中国3000多家电视台的局面还能维持多久?早就该进行兼并重组。我认为我们目前所谈论的媒体融合,只谈了一半。我们更多谈论的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却没有谈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我们该不该整合?我们的很多市级台和县级台,接下来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存在?

  因此,并不是新媒体带来了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而是传统媒体在生存状况不错的时候自己埋下了危机,没有新媒体我们也要死一大半。

  第三个误区,新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日子越来越难过。坦白地说,没有新媒体,传统媒体里很多人也跟不上媒体的发展速度。不是新媒体让你落伍,而是你自己在落伍。没有新媒体,你也跟不上自身事业的发展。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记者白岩松/微信公众号“GRT人”2018-12-04)

  未来谁会主导中国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平台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推动消费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创新引擎和组织形式,毫无疑问,平台的这种主导力量,将继续延伸至产业互联网。从已经萌芽的状况看,目前产业互联网领域表现比较出色的平台,国内有两类:IT背景的互联网企业和大型制造商。

  IT背景的互联网平台主要指百度、腾讯、阿里、滴滴等在消费互联网表现出色的企业,这些企业延续其发展优势,目前已经把业务延伸至产业互联网。2018年国庆前后,腾讯第三次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宣布要拥抱产业互联网;阿里巴巴再提“新制造”,希望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来改造中国传统制造业,将其与互联网对接,实现智能制造。百度则早已披露了其自动驾驶乘用车量产及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正像消费互联网的颠覆式创新来自于边缘力量一样,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其重要的推动力也会是这些自己并不生产和制造产品的外部“鲶鱼”。

  第二类主体将是较早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大型制造商。产业互联网涉及更多的生产和供应链流程,比消费互联网复杂和专业化。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大型制造商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国已经有GE、西门子,中国的华为、海尔、富士康推出了自己的平台,并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它们当中应该会出现佼佼者。

  但是,在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过程当中,不会像消费互联网那样,在短时间里迅速崛起横扫一切的互联网平台。原先大型IT平台的拓展,或者是大型制造商的转型成长,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因为大量资本的涌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涌现出一个巨头。这是产业互联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程华/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2018-12-19)

  用制度遏制“伪科学”“反科学”信息的传播

  中国科协不久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众比例超过8%,较3年前有明显提升。这一成果得来不易,其背后是国家对教育、科研的持续大力投入,是教师、科研人员、媒体记者和科普人士的辛勤耕耘,必须格外珍惜。

  然而,生活中不时也有这样的情景:一个经教育工作者反复强调、科普人士多方传播才被公众知悉的科学常识,轻易就被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伪科学、反科学信息打败,令青少年乃至成人犯迷糊。比如,一些古装剧中的滴血验亲,现代医学已证明没有科学依据;再如,某部“神剧”有模有样地讲解“枪斗术”,全然不顾子弹飞行的力学轨迹,表示只需在子弹出膛时手腕抖动就会在水平方向给加速度,让子弹拐弯。这些情景都令观众真伪莫辨,甚至引发一些青少年盲目相信与模仿。还有的科普文章、科幻文学作品,一点科技的影子都没有,或移花接木、似是而非,或武断空想、歪曲事实,或把一些尚有争议的讨论当作结论来展示。

  这些伪科学、反科学信息流传,更影响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科学思维的养成,损害社会文明进步的根基。

  也许有人会说,文学艺术需要想象,在涉及科学内容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真实。此说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们也要注意到,它们可能是很多人不自觉接触科学的重要途径,这些打着科学旗号却并不科学的内容,如果传播开来,负面影响可能更大。实际上,科学元素并非影视文娱表达的“天敌”,两者是能够结合好的。比如,科学实验类节目《加油!向未来》,通过直观的实验讲解深奥原理,科普专家现身说法,摆论点、有论据地去解读现象,既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也赚得了收视率;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以其严谨的科学分析,以“硬科幻”为卖点,获得了观众的认可;科幻小说《三体》也以天马行空但不失科学的想象,标注了科幻文学的新高度。

  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我们无法苛求所有人都能用科学的思维处理、分析问题。我们能做的事情之一,是完善科学类信息生产、传播等机制,去除影视文学作品和杂志中那些打着科学幌子的伪科学,用制度“防火墙”遏制伪科学、反科学信息的传播。

  比如,适应传播渠道多元化、受众多层次的特点,进一步调整科普方式,摒弃居高临下灌输知识的做法,学会从公众关心的角度出发,以平等的方式对话,用人们能够理解、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大科学信息供给,防止伪科学乘虚而入。

  再如,媒体、影视娱乐等传播平台对涉及科学信息的作品,不应给出误导性表述。同时,鼓励科学家、学者与公众分享研究成果,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或社会名人在与民生关系密切、可能误导公众认知的问题上,应多一分敬畏,不传播错误信息。

  (喻思南/《人民日报》2018-11-30)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月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