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9年3月下)

2019-03-29 10:55:51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下   作者:

摘要:  信息公开法值得期待  公共新闻离不开公权力机关发布的信息,这是新闻界的常识。11年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政

  信息公开法值得期待

  公共新闻离不开公权力机关发布的信息,这是新闻界的常识。11年前,《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政务信息公开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时代。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效力低于全国人大制定的《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实践中因《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层级低而与前述各法可能形成冲突并受制约,容易导致政府在主动公开信息方面存在不主动、不及时、不准确等问题,也容易成为政府部门不公开信息的借口。同时,《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公开主体仅限于受国务院管理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组织,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等的信息未能纳入信息公开的义务主体,无法完全、彻底地实现党关于“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的主张。

  实际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局限性,直接影响到了新闻记者获取信息的效率。2011年12月上旬,有媒体记者以公民个人身份向环保部和全国大多数省(区、市)的环保厅、环保局提交了PM2.5和臭氧监测数据的信息公开申请。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政府部门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结果一个月内,记者只收到环保部和10个省份的答复。无独有偶,2012年,在湖南一家媒体工作的廖红波向宁乡县(现宁乡市)灰汤镇、玉潭镇等地基层政府申请公开“三公”消费信息。在超过法定期限仍未获得答复后,廖红波向宁乡县法院起诉灰汤镇政府,法院立案后,灰汤镇政府向他公开了“三公”信息,但玉潭镇迟迟没有答复。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去年发布的《中国政府透明度(2018)》报告也说明,10多年过去了,仍有政府机关在热点信息发布前对舆情预判不足,第一时间回应不力,回应内容不完整、不清楚,搪塞敷衍,无后续回应,甚至相互推诿;政务公开标准化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不少标准内容较为笼统,导致工作人员无所适从;依申请公开仍有待规范,主要表现为答复不及时、答复格式不规范、答复内容不严谨、答复口径不一致等。

  如果有了信息公开法,上述法律瓶颈或许可以破除。

  信息公开法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子?笔者认为,信息公开法一定要强化“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同时对有法不依的要有惩罚措施。比如,政府部门该公开的信息没有公开,公众可以要求追究其责任,也要明确法律执行监督的主体。只有做到了不公开信息将被问责,才能避免有法不依。

  (平/《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03-14)

  网络内容审核生意,中国机构媒体的盈利新模式?

  人民网日前发布公告,2018年度利润同比增长,其中,人民网内容审核业务增速166%。

  加强风控管理是很多互联网上市公司运营中不容小觑的关键点,对互联网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然而现阶段,国内不少互联网企业将精力放在了利润、效益上,对风控管理的意识不足,更别说管理质量的提升了。在网络冗杂的信息环境中,去伪存真,内容审核“把关人”就显得异常重要了。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无论是腾讯、百度、阿里,还是字节跳动,在技术和创新理念上大部分都是过硬的,短板和软肋主要是风控。

  随着这几年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互联网信息安全和监管加强,很多互联网上市公司一旦遇到重大舆情和风险,轻则动辄蒸发上百亿元,损失巨大,重则可能打回原形,关门大吉。随着对传播内容的把关越来越重视,很多大平台为了自身安全,纷纷向传统媒体购买内容审核服务。

  传统媒体特别是体制内官媒,在“把关”方面经验丰富。人民网作为第三方机构,敏锐地看到了这背后的商机,通过人民网的技术资源禀赋,不仅做人工审核,还研发出内容审核风控系统,专门提供给内容相关企业。人民网一是积极建设“内容审核云平台”,二是完善技术平台和评价体系,三是推行绩效考核与培训机制,四是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五是组建高级专家团队对“精”“专”内容进行审核。对于很多在媒体融合转型中困顿、迷惘中的大多数媒体,这无疑是一条新路。

  (资深媒体人,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院长陈安庆/微信公众号“南方传媒书院”2019-03-01)

  为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划定边界

  近年来,手机App(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大量开发和应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不过,也有不少App在推广和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过度收集用户信息。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表明,被测评的App普遍存在涉嫌过度收集或使用个人信息的情况,且其中用户协议的隐私条款存在瑕疵。对此,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决定自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为切实保障公民信息安全,有必要对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加以限制,使之符合以下原则。

  合法原则。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必须有法律依据,收集使用行为必须合法。目前,我国有几十部法律法规涉及个人信息保护。比如,网络安全法规定,收集用户信息应当向用户明示并取得同意,并对用户信息严格保密,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民法总则、刑法、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都有详细规定。相关主管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也依法制定了行政规章。App在运营和推广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事项,也应遵守相关行业自律规范。

  正当原则。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而立法的修改和完善需要一定时间,因此成文的规范存在滞后性。对于还没有成文规范可以作为依据的事项,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遵守道德伦理底线,尊重社会公序良俗,对相关服务方式进行自我管理和审查,确保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正当性。现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违反正当原则的情形。例如,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本应用于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但一些App利用老用户的使用惯性和信赖,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更高的价格向其推销产品,进行“大数据杀熟”。正当原则还意味着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不应强迫用户授权,或者以默认授权、捆绑服务、强制停止使用等不正当手段变相诱导、胁迫用户提供个人信息。

  必要原则。一些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在内容和范围上过于宽泛,一些信息并不是开展安全、高效、便利的服务所必需的。实际上,只有那些对开展相关服务而言非收集不可、不收集就无法满足用户服务需要的信息,才应被收集。那些为了积累大数据以精准分发广告、推广产品而收集的个人信息,与用户当前需要无关,就超出了收集的必要限度。必要性原则要求App自我限制信息收集范围,不应收集对提供服务而言不必要的个人信息。为更好践行这一原则,App运营者应主动增强服务透明度,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方式解释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理由,说明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对所提供服务的必要性。此外,还应提倡在定向推送新闻、广告等信息时,为用户提供拒绝接受定向推送服务并停止收集使用相关个人信息的选择机会,让用户自主掌控和处置自己的个人信息。

  (徐颖/《人民日报》2019-03-08)

  “机器人记者”发布不当报道,谁该为此负责

  现在几乎找不到一家不使用机器人记者的大型新闻媒体。尽管机器人表面上万无一失,但实际上,它们也会出错。在新闻行业,最严重的错误之一就是诽谤。那么,法院应该如何处理机器人发布诽谤报道的案件呢?司法裁决算法?

  由于美国最高法院在上个世纪下半叶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裁决,宪法第一修正案在诽谤诉讼中为记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公职人员如果不首先证明被告的行为带有“真正的恶意”,即使明知一份报道是虚假的,或其表现出对事实不计后果的漠视,也无法获得诽谤赔偿金。

  美国密苏里大学法学院院长、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专家莉萨·利德斯基表示:“这对算法来说不太管用,因为我们很难谈论算法是否鲁莽行事。”

  机器人记者在生成内容时不会做出有意识的选择,它们的行为基于人类编写的代码。然而,程序员也许并不总能预测报道的每一个单词或其意义该是什么,特别是在涉及机器学习的情况下。利德斯基说:“随着这些案件的出现,将会有很多关于算法如何工作以及在设计算法时做出哪些选择的普适性教育。”

  虽然机器人没有“真正的恶意”,但其设计者可能有。机器人发布的报道可能看起来是公正客观的,但人类经常在自动化系统中植入自己的偏见。这给媒体机构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副教授艾米·克里斯汀·桑德斯表示:“新闻机构将必须非常小心招聘哪些人来从事这类技术开发工作。”无论如何,媒体机构本身要为散布谣言负责。因此,首先应该考虑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Peter Georgiev/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传媒研究”2019-02-26/负暄编译)

  地域特色,电视剧的一道坎还是一座桥

  在国产电视剧创作的历史上,地域特色曾经是创作者担心的一道坎,但在今天越来越成为一座桥,折射的是地方文化自信的回归。

  被很多观众称道的《芝麻胡同》,从内到外都是浓浓的老北京味道。何冰、刘蓓这些京味儿剧的熟脸悉数回归,场景布置上还原了老北京走街串巷热闹的烟火气,地道的老北京俚语更是张口就来。京味儿剧的内核,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这种想象既指向过去,也指向未来,既是对老北京乡土情感的眷恋,也是对往昔人与人之间充满温情、超越利害得失交往方式的追忆。也正因如此,京味儿剧里那种由北京方言、京派礼节构成的“有里有面儿”,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作为中国电视剧地方特色另一大创作富矿,沪派电视剧更加注重人情世故和婉转细腻的心理描写。聚焦现实和民生,是沪派剧的最大的特色。从早些年《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到这两年的《欢乐颂》,皆是如此。当然,更广义的沪派剧,应该扩大到整个长三角地区。

  曾有人这样形容电视剧地域文化的壁垒:京味儿剧跨江南,京味儿剧跨江难。有意思的是,艺恩数据显示,《芝麻胡同》的受众地区,北京以14.66%的观看人数占据首位,而上海、江苏、浙江等南方地区的综合数据也达到14.07%,与北京旗鼓相当。已经拍到第11部的《乡村爱情》系列,作为东北地域剧的典型代表,却拥有着从南到北非常广泛的受众。剧中土味、反差、人物丰富的表情、笑点、幽默等喜剧元素,被当下的年轻人捕捉,促成了所谓的“乡学”。

  优秀的影视剧作品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地域特色作为呈现时代特征的重要元素,绝对是点睛之笔。剧情和地域特色的展现,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否则观众会出戏。

  善用地域特色,一定要尊重影视剧的创作规律。如果用地域化的标签作为装饰,把地域文化包装成“奇观”式的悬浮故事,那就很难不招观众吐槽。把北京、上海换成杭州、深圳,甚至不需要过多调整道具布景,只需改个台词,故事依旧成立,观众看到开头就猜到结尾,恐怕一座桥又会变成一道坎。

  (普曼/《北京日报》2019-03-14)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3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