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9年5月下)

2019-05-23 10:01:19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5月下   作者:

摘要:  传统媒体客户端为何效果不佳  当前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做新闻App,貌似是顺应移动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绝大部

  传统媒体客户端为何效果不佳

  当前传统媒体纷纷转型做新闻App,貌似是顺应移动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绝大部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真正地向互联网转型。这样的新闻App的实际效果都很差,基本上成了“僵尸App”,不仅下载量少,活跃用户更是基本没有,更谈不上承担传统媒体的转型重任,其结果必然是以失败而告终,沦为鸡肋产品。

  目前,在全国性市场乃至垂直细分类市场方面,都已经有了遥遥领先的新闻App领先者,新出现的新闻App尤其是传统媒体创办的新闻App很难有市场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要抓住用户,必须找到新的市场空间。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App来说,则应想方设法覆盖当地的用户市场,这就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秉持“用户体验为王”的理念,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全方位的刚性服务。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当地用户的青睐和满意,也才能和其他类型的新闻App进行竞争。

  绝大多数新闻App之所以会“高调上线、无声运营”,其原因在于如下几点:

  1.观念偏差。从观念上就把新闻App当作政绩工程,而没有把其当成转型的方向和主体。

  2.人才不足。缺乏高素质的互联网相应人才,或者没有设立专门的互联网产品运营团队。

  3.资金缺乏。新闻App的运营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而传统媒体很难投入大量的资金。一方面是因为传统媒体本身已经很艰难,不愿意或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去运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媒体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像市场化的新闻App一样获得大笔融资。

  4.运营思路落后。运营新闻App的思路依然是“内容+”,只是简单地把自身的内容放到新的新闻App上,而不是采取“互联网+”的思路,按照互联网的规律进行彻底重构。

  5.用户体验差。由于技术有限、运营能力差,新闻App的用户体验很差,难以吸引到足量的用户且用户的转化率和留存率很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高级经济师郭全中/微信公众号“网络传播杂志”2019-04-24]

  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属谁

  与以往技术创新相比,人工智能技术对著作权法提出的挑战是最根本,也是最全面的——

  一是人工智能的主体资格问题。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作者包括自然人作者以及法人作者;前者是指创作作品的公民,后者是指作品在由法人主持,代表法人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承担责任时,将法人视为作者。要承认人工智能是作者,事实上也就意味着要在著作权法上创设一种新的独立法律主体,这将遇到极大的法律和伦理障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都难以实现。

  二是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作品资格问题。著作权法基本理论认为:作品应当是人类的智力成果,也只有人的智力活动才能被称为创作。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并非人类作者的智力成果,因此不构成作品。也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生成物是由人类作者设计的作品生成软件产生的成果,实际上是人机合作的智力成果,并没有违背著作权法的人格主义基础。

  三是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权利归属问题。目前提出的方案主要有3种。第一种方案是承认人工智能生成物是作品,但是不给予保护,将其投入公有领域。主要理由是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在于鼓励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而机器无须激励。第二种方案是创设一种新的邻接权制度,以区分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与人类创作的作品。第三种方案是在现行著作权法框架下,通过法律解释的方式作出适当的法律安排。至于是将著作权归属于人工智能的所有者、研发者还是使用者,意见尚未统一。

  四是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侵权问题。人工智能在进行“机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已有作品。那么,在未经作者授权的情况下,对其作品进行商业性利用是否构成侵权?普遍观点认为,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应当将“机器学习”过程中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作为例外处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万勇/《光明日报》2019-05-12)

  突发事件要想方设法制作视频报道

  2018年,被称为短视频大爆发的一年。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制作、传播和接收打破了时间空间壁垒,短视频不仅是人们熟悉的抖音、快手,更是一种新型媒介语言,以短视频为形式的内容产品相比传统的文字、图片,信息量更丰富、报道视角更广阔、传播更有效。事实证明,突发新闻报道运用视频技术手段,是媒体提升传播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短视频产品的大规模爆发,首先是因为用户需求。在数据流量膨胀的年代,看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新常态。相比文字阅读,看视频更直接、更轻松,1-3分钟的长度可以实现从浏览到产生共鸣整个过程。其次,生产短视频也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各种视频软硬件的面市,视频获取的门槛降低,传统媒体包括平面媒体也纷纷开发视频产品,尤其在突发报道领域,短视频已成为标配。

  短视频能全面满足突发报道的要求:快、准、全、滚。快,就是要求第一时间发声,真相迟到一步,谣言就会满天飞。准,就是要求真实性,这对于媒体的公信力至关重要。全,就是要求信息量越大越好。滚,就是要求滚动发布,始终在第一时间澄清谣言,时刻关注进展,满足大众对事态变化的信息需求。

  (杭州日报全媒体中心廉笑尘/微信公众号“传媒评论”2019-04-22)

  社交媒体没有活跃度了?

  最近一则互联网数据报告显示:微信好友2000人当中,每天聊天的却不到20条信息。为什么看起来热闹非凡的社交媒体,没有活跃度了?

  人们对社交媒体的热情减淡,当然跟平台本身也有关。近年来,市面上各类社交App数量激增,平台上的信息良莠不齐,不仅充斥了大量标题党,虚假信息也有泛滥之势;网民隐私泄露事件屡见不鲜,人们的社交心理也随之变化,从当初的喜欢晒日常变得更注重个人隐私;再者,许多社交平台,动辄更新、优化升级软件,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不胜其烦。

  经历快速增长后,社交媒体如今却面临用户倦怠的尴尬局面。说到底,社交媒体只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如何使用好、管理好是关键。对广大网民而言,用好社交媒体,真诚与人交流、获取优质信息才是正道。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学会去粗存精,生产更多优质的内容;另一方面,积极管理自己的行为,规避社交媒体产生的负面影响。比如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使用潜水、集中回复等措施,减少交流对话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适当屏蔽部分信息平台或好友,减少需处理的信息量等。

  对社交媒体平台而言,要引导用户生产更加优质的内容,切实保障平台用户的信息安全。管理者既要优化平台的功能和设计,还要加强隐私保护。具体来讲,可以提供过滤机制,减少干扰,防止用户产生疲惫;提供内容管理功能,比如显示文章摘要、根据用户的兴趣对内容进行分类,给予用户更好的信息处理体验。

  (庞晟/人民网2019-05-08)

  “付费” 却非都得到“知识”

  从反馈的信息看,知识付费并没有让人学到多少知识。就知识的购买者来说,知识付费难以见成效,主要是选择太多、时间太少,造成人们的决策瘫痪、选择的时间成本增加。时间有限,盲目跟风,以及知识宝库中的“精华”难觅,加上自律性差等,都导致“付费”并没有达到“知识”的预期。

  而就收费方而言,付费平台把知识付费搞得越来越像一种“社交货币”。而花钱买来的“知识”,如果不是“物有所值”,接下来想再用“割韭菜”方式盈利,恐怕并不现实。高质量的知识付费产品,同样需要知识提供者的倾心付出。如果只是把一般性知识加以包装,进而形成“网红”或“粉丝”,这样的知识付费模式恐怕走不远。

  客观地讲,移动互联网普及加快了生活节奏,人们害怕听到“你今年读了几本书”这样的问题,而知识付费的出现,恰恰契合了这种需求。但改变“感觉钱交了,知识就是我的了,课放在账户里,有效期很长,就更懒得去看了”这种现状,也还有一段路要走。

  “知识焦虑”蔓延已成趋势,但如何缓解,并非只有“知识付费”一条路,但都需要认真投入相当的时间与精力。总之,若想获取真知识,当以务实的态度勤求索,并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才是缓解“知识焦虑”的正确态度。

  (刘天放/《新京报》2019-05-04)

  5G呼唤“杀手级应用”

  谈起5G,人们往往有一种矛盾的心态,觉得它若即若离,忽近忽远。一方面,小到商家广告,大到国际竞争,5G都当仁不让地成为高频词汇。这时,大家觉得5G在舆论上离我们很近。但另一方面,有时又觉得5G离我们还很遥远,谁也不知道它何时能像4G一样,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也不清楚当那一天来临时,我们的生活到底会发生哪些根本性的变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技术与消费者之间,还隔着一座“应用”的桥。只有通过应用的变化,消费者才能感知到技术的变化。回顾1G到4G的发展史,这一历程清晰可见:

  1G时代是语音时代,人们用的是“大哥大”,手机的功能就是打电话;2G时代是文本时代,捧着诺基亚手机发短信,成为那个年代时尚潮人的典型形象;3G时代打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手机可以传递形式更加丰富的信息,微博、微信成为新一代的代表性应用,图片、语音片段开始大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之中;4G时代是视频时代,更快的网速使得在手机上观看高清视频成为家常便饭,抖音、快手以及各类直播平台因而兴起,多人在线对战的手机游戏也得以风靡全球。

  移动通信行业的每一个时代,都出现了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能出现的标志性应用,业内人士常称它们为“杀手级应用”(Killer Application)。正是这些无可替代的“杀手级应用”,构成了普通人记忆中技术变迁的坐标。

  那么,独属于5G时代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呢?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尚不明显。这就导致5G虽然在底层技术上日渐成熟,却因为可具体应用的场景不多,普通消费者对它缺少直观的感知,从而出现文章开头所说的“忽近忽远”之感。

  技术与应用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武侠小说中的内力与外功:缺少深厚的内力,再好的招式也是力道平平的花架子;同理,没有精妙的外家招式配合,再好的内功修为也无法发挥百分之百的威力。可以说,5G的发展已到了内力“小成”而急需外功的阶段。

  具体而言,5G不只是“更快的4G”而已,那充其量只能算“4.5G”。网速快、信号广、延时少是5G内力的三大特点,外功招式的设计,必须将这三大特点发挥到极致才行。而这也是5G应用开发的难点。

  (韩维正/《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05-10)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5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