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19年11月上)

2019-11-01 18:00:27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1月上   作者:

摘要:  人-物、物-物互动建构新传播  5G时代的万物皆媒,带来的冲击不仅是大众传播层面的,也带来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新的传播关系,并可

  人-物、物-物互动建构新传播

  5G时代的万物皆媒,带来的冲击不仅是大众传播层面的,也带来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新的传播关系,并可能带来新的传播形态。

  1.物成为外化人的自我传播的中介。传感器等物,为人对外界的感知提供了新的手段。物所测量、反映的数据,成为人体状态、人的活动甚至人的思维的映射,因而物也会成为感知人的一种新媒介。这样一种新的感知媒介,一方面为内容与服务的提供者精准了解用户状态与需求提供了依据,甚至可能将对用户的认知深化到生理信息层面;另一方面,也为人的自我感知、自我传播提供了一种新媒介。

  以往人类的“自我传播”(内向传播),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对话,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审视与反思,有时它也需要一些外在的中介——从古老的日记到今天的社交媒体。传感器等智能化物体,成为另一种自我传播的中介,它使人对自身的物质层面(身体状态、运动等)有了更多自我观察、检视的机会,甚至过去被认为是不可量化的精神层面的反映,如情绪与心理状态等,也可以因一些可穿戴设备而被量化。这也可能会促进人对自己的物质化状态的更多关注,促进“精神自我”与“物质自我”的对话。

  2.人-物新互动将赋予传播“物质性”新内涵。5G的低时延(时延水平将达到毫秒级,约相当于人眨眼时间的百分之一)特点,让人与人之间的远程互动与在场的互动几乎没有差别。现在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远程驾驶等的成功,对于人的官能的延伸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学者越来越关注传播的物质性,呼吁要抛弃“媒介-物”与“人”的二元对立思维,研究人、符号、文化的经线与物、媒介、技术的纬线是如何交织的,关注一切“物”与“物质”的媒介构成、媒介要素、媒介过程和媒介实践。但是,现有研究中,人们关注得较多的仍是传统意义上被称为媒介的物及其物质属性对传播与人的认知的影响。而在人与物的远程物理性实时互动中,不仅媒介的物质性(即5G对信息传播速度带来的质的飞跃)起了作用,而且传播的主体之一也是物,更重要的是,其传播的是物理动作,或者说是物质运动。这为我们理解传播的物质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甚至可能开辟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

  另外,5G、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将拓展普通人对物质世界的认知方式,基于传感器获得的精准数据做出判断与行动或将成为常态,如人们随时可以通过传感器看到家中培育的植物的状态并做出相应调整。就像互联网从技术人员的专属领地走向大众后带来了传播的深刻革命一样,传感器作为人认识物质世界的中介手段普及后,也可能会创造人-物间的新传播,为传播的物质性带来新的诠释。这些没有纳入以往的传播学研究的人-物的传播关系也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认识。

  3.物-物互联构建新传播形态。以往传播学关于传播的研究,都是围绕人的活动展开,但在5G和人工智能并行的时代,正如有国外研究者指出,我们正在见证智能物体的出现,它们可以从经验中学习并自我指导。传播正在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转向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互联。

  无论是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还是自动驾驶、车联网等应用,都将开启全新的物与物的智能互联系统。虽然从技术角度看,物-物互联更多是一种数据与计算行为,但是,它也是一种传播,是传播主体借助渠道进行的互动,其目标是提高分析判断力、决策调控力、协同行动力以及智能学习能力等。数据采集维度与能力、计算与分析水平、传输速度等都会对传播的结果形成影响。虽然很多时候物-物传播仍是人-人传播的中介,人们也期待物-物传播仍是以服务人为终极目标,但是我们也会产生这样一种担忧:物-物的传播是否会摆脱人的控制,甚至反过来形成对人的控制?

  5G技术以及未来的技术将带来的人-物、物-物间的新传播,在今天才初露端倪,当下我们的理解力、想象力或许还不足以对它们的全貌做出描述与判断,更难以做出深入的分析。但无疑,面对一个将要到来的新的传播时代,我们需要有接受挑战甚至颠覆的心理准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彭兰/《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9期)

  全媒体传播的三个判断

  在中国,媒体融合既是一场由技术革命带来的媒体转型,更是一场在国家层面谋划和推动的深刻变革。我们要紧紧抓住信息化机遇,用好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第一,坚守媒体正道,发挥专业优长。当前,传媒业面临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短视频、客户端、社交媒体等日益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主平台,对传统主流媒体形成冲击;传播门槛空前降低,带来了“万众皆媒”景观,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内容提供者、传播者;海量信息、众声喧哗,也稀释着各类平台内容的专业性。当网络媒体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主流媒体要告诉读者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应该怎么看,就是要揭示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原因,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引导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流媒体的这种专业能力、专业优势,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第二,坚持“内容为王”,赢得竞争优势。无论传播方式怎样变化,内容生产始终是媒体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全媒体时代,内容生产本身必须创新,在信息生产领域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需要以互联网思维,打破内容形态的界限,围绕互联网进行内容生产、分发和产品设计,真正形成依托于互联网的内容生产能力。这种能力,就像由七色光融合而成的阳光一样,不是单一颜色、单一形态的,而是一种融合了思想观点、话语方式、表现形态,易于理解、便于接受,具有较强吸引力、感染力的全新内容生产能力。

  全媒体传播处处有较量,谁定义新闻事件、谁影响价值判断、谁左右舆论走向、谁占据道义高地,这种话语权的争夺,最终都体现在思想、内容的交流和交锋上。

  第三,保持技术敏感,抢占技术高地。技术是媒体融合的发动机和加速器。传统媒体在技术研发上有短板,但必须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着力于对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实现内容传播与先进技术的融通共享。人民日报的经验是,加强与各类科技公司、研发机构和商业平台的多维度、多层次合作,可能是主流媒体应对未来技术挑战的恰当路径。

  (摘自人民日报社社长李宝善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媒体融合论坛上的致辞/人民日报客户端2019-10-22)

  媒体融合效果取决于内容生产

  融合发展需要回归到传播的核心价值逻辑——“内容为王”和“体验为先”,搭载丰富网络渠道,激活优质内容资源,融入社会关系链条,这样才能实现最有效的传播价值提升。

  1.回归内容生产,把握需求融合。传统媒体要想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不仅要有高质量内容的保证,还需要有适合新媒体平台的全新融媒体产品,生产出受大众欢迎的内容,推进媒体自身形成信息形态的不断升级。

  2.提升团队能力,重视产品设计。目前很多传统媒体只配备了少数人员进行新媒体内容生产,对新媒体工作者的能力培训没有跟上。事实上,很多爆款作品凝聚的是整个团队日日夜夜的努力和心血。只有不断挖掘用户兴趣点,创新新媒体呈现方式,整合媒体内部多方资源,才能够使作品打动用户。

  3.保持作品连贯,构建品牌魅力。可以流行的作品有着较强的传播力,新颖的传播形态能吸引更多的受众。这样的作品是具有温度、质感和活力的,也是能为媒体留下烙印和标签的。如近年来人民日报官方的换脸H5作品数量不少,而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连贯性,创造出了流行的语境。

  4.激活用户资源,注重体验为先。关系传播是新媒介传播的一个基本偏向,传播驱动的动力逐渐依托于社交关系中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信任。当下,虽然一些主流媒体尝试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进行传播,但仍然面临着传播效果不如人意的局面。关键问题就在于传播者与用户之间的价值诉求未达到一致,传统媒体的传播话语权无法实现自然落地。在用户自主传播能力提升的同时,洞察用户需求和市场导向应成为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和分发的风向标。

  对于传媒业而言,从关系视角出发实现融合转型将会成为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传统媒体在面对复杂的传播生态环境时,一方面要主动融入互联网开放平台,借助自身专业化、内容生产等优势,让好内容找到高效的新媒介平台;另一方面要提供更有效的情感互动模式,尊重用户的主体地位,以服务思维和产品思维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并让用户主动参与到新闻生产和传播的过程,最大限度地拓展与用户的信息连接和情感互动。这才是用户需要的媒体融合,这才是真正的媒体融合。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田维钢/《光明日报》2019-10-21)

  “家长式”定位 VS “自我式”需求

  今天传统媒体在吸引年轻受众上,受到新媒体的严重冲击。有人指出,部分原因在于传统媒体“家长式”的定位,与年轻受众倾向“自我式”的需求相冲突。近日,路透社与策略咨询机构Flamin-go联合发布了研究报告《年轻用户的新闻消费习惯和对主流媒体的启示》,为传统媒体了解年轻受众真实需求、新闻消费习惯提供了参考。

  研究发现,年轻受众阅读新闻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一是追求个人进步,二是获得生活上的享受。具体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地位:在很多文化里,新闻与社会地位关系密切。知识和信息是宝贵的,对信息掌握程度的提升,能有效提升个人自信。2.身份:新闻帮助人们建立并传递他们的身份信息。读者阅读的新闻能够帮助他们确认并表达个人身份,有助于形成他们的世界观。3.学习:新闻能够帮助读者在学习中实现自我提升,包括get新技能,从不同角度看世界,以及帮助用户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4.联系:新闻能帮助用户丰富日常交谈的话题。当面对与自己没有共同点的人,可将近期新闻作为话题,从而打破尴尬的沉默时刻;同时,新闻话题也为亲友之间的谈话添油加料。5.娱乐:现在,很多新闻已经告别了枯燥无聊的自说自话。有趣的新闻仿佛让读者置身于一个美丽新世界,感受着被鼓舞的正能量,享受着创造带来的快乐。6.热情:新闻以个人激情和兴趣为支点,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扇新窗口,让他们能够隔屏体验日常生活中无法经历的事物。

  同时,报告总结出了四大类新闻消费模式:1.专注:读者将一段时间完全用于阅读新闻内容,这种情况大多发生于工作日的晚上或周末,深入分析类文章和较强叙述性文章比较受欢迎。2.更新:通常读者根据个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观看某一类文章。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每天早上。读者更偏爱干货类和简单明了的新闻类型。3.时间填充:以娱乐为目的的新闻观看形式,通常在时间填充类新闻消费模式下。受众还同时在另一个App上或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其他活动。在这种模式下读者希望获得的是一些轻松、易读的内容。4.推送:新闻应用或社交平台为受众推送新闻内容,受众一般处于被动接收状态。这种模式会发生在一天中的任意时段,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是吸引新受众和增加媒体曝光量的绝佳机会。

  (Faisal kalim/微信公号“德外5号”2019-10-21/王涵译)

来源:青年记者2019年11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