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4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0年2月下)

2020-02-28 16:50:50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下   作者:

摘要:  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急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一次考验,也对突发事件期间新闻舆

  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急机制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一次考验,也对突发事件期间新闻舆论的正向管理提出了挑战。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各地方发布的应急预案详细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办法和程序,但各项法规政策对于新闻舆情的规定明显不够,其中的信息发布制度也远不能满足舆情应急的需求。因此,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急机制势在必行。

  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正确导向的舆论是“定心丸”,能够凝聚最大力量,众志成城解决突发事件。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舆情应急机制要始终坚持同步原则。舆情应急要与应急管理同步,在对突发事件启动应急响应的同时要启动舆情应急响应,主流媒体要立即跟进,形成全覆盖、全时段的舆情发布网络。在事件发展不同阶段形成不同应急预案。

  要对谣言进行分类分级。这次事件中爆发的谣言种类繁多,“杀伤性”各有不同,有些谣言,如喝酒能够消灭病毒、需要戴多个口罩、疫苗研制成功等并没有太大的恶劣影响,只要在一些媒体上进行简单辟谣即可,而有些谣言,如武汉卫健委领导染病逃离、多个城市被封城等涉及到政府公信力的谣言则需要启动更高级别的辟谣机制。此外,要区分谣言和消极言论、负向言论,对于虽然不完全属实,但与事实相差不大、虽然与正向舆论定位不符,但能够及时引导的舆论应当报以宽容,防止出现此次事件之初对8名所谓“散布谣言者”进行查处的情况发生。

  要建立舆论发布多元咨询平台。多元咨询平台应当由各界人士组成,包括科学界、政商界人士和一线工作人员,咨询平台的作用在于对某些特殊信息的发布进行把关和过滤。主流媒体在获得新的专业性消息时,要同时向平台上的专业人士咨询,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发布。

  要纳入自媒体纠错机制。自媒体中发布的不实和导向错误的信息不能一删了之,而要及时纠错,如置顶发布真实消息、定向推送辟谣信息等。

  要对公务员进行新闻素养培训。公务员各级各类培训中应当加入新闻发布培训的内容,防止出现面对媒体时的不当言行。

  要建立舆论监督统一管理制度。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更容易被不理性的情绪所扰动,所以更要对舆论监督予以适当引导。建立从主流媒体到各类自媒体的统一管理制度,对于不偏不倚的媒体曝出的真实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及时在各媒体平台通报处理情况,对于假监督之名的不良媒体则要予以规制。

  要及时追究舆情责任。对于玩忽职守或滥用职权导致舆情负向事件的责任人,无论其是政府公务员还是媒体工作人员都应及时处理并公布。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应急机制不能只依靠主流媒体,还要多方协作。各地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以及事件处理部门,比如此次事件中的疾控中心、红十字会和医院等都要担负起一定的舆情应急责任。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少/人民论坛网2020-02-06)

  权威媒体应该传播什么样的科学成果

  在突发事件中,公众会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但他们还是更信任权威科学人士和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这也导致他们会过度解读这些信息,并且依据这些信息采取某些行动,甚至是过激的行动。那么这个时候,作为发布信息的权威渠道和权威机构应该考虑让“子弹在小圈子里多飞一会儿”,有更多确定性时再对外发布也不迟。

  在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关于“双黄连”的舆论风波便是一例。笔者注意到,在就双黄连有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抑制病毒的说法是准确的,但也不能太拔高,因为这个科学的事情我们不能说得太过。”之所以提醒媒体不要“说得太过”,应该是因为科研人员虽然有了一定的发现,但是如果媒体的传达缺乏科学精神,一定会在公众中产生无限的涟漪,甚至引发抢购狂潮。

  我们常说,做科普要用公众能够理解的直白的语言,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专业术语,但是在“双黄连”抢购风波中,我们发现即便是没有专业术语,公众也会误读和曲解,因为他们并不明白“抑制”与“治疗”“预防”“防治”等词语的差异,再加上信息发布时往往会采用一些不太确定的修饰语,比如“可能”“也许”“或”“不排除”“有望”等等,这就更会让公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变得坚定无比。科学研究是对不确定性的排除,并且无限趋近于确定性,但是对普通公众来说,他们从来都不喜欢不确定性,甚至也不会去理解这种不确定性意味着什么。

  同时,我们有必要了解,传播应该有一定的边界,也应该有一定的规范。对于应急或者突发状况下应该传播什么,不应该传播什么,似乎并没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有些只限于在同行内进行传播的内容是否有必要在公开的权威媒体上对外发布?发布之后是否会引发不必要的恐慌?这些都是发布者和权威媒体应该考虑的地方,这也是传播的伦理。与以往轻信谣言而疯狂抢购和囤积某些物品不同的是,此次抢购双黄连是因为权威媒体发布了公众信任的科研院所的“初步”研究发现。而且即便随后发出了系列辟谣或者说澄清的文章,公众也没有停下跑向药店门口排队的脚步,也不会停止在网店疯狂下单的动作。最终可能带来的结果,就是他们对科学人士和权威媒体的信任的丧失和崩塌,重建这种信任大抵上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当然,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应该去反思科学界和权威媒体应该传播什么样的科学成果,去讨论日常的科普工作还要做哪些改善,去探究如何更好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但是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做的还是让这种初步成果的“子弹在小圈子里多飞一会儿”。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大鹏/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2020-02-03)

  新闻记者如何正确报道疫情

  通常意义上,媒体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议题,集中在防治工作和宣传活动两大方面。

  1.预警期间主要做防治和应对策略、疫情通报和形势预测分析、官方应对策略、政策发布相关解读。媒体要做大量科普知识和预防技巧普及。暴发期媒体要做好疫情通报、防治工作成果和应对进展、典型案例报道。平稳期也要抓好疫情通报、政策发布报道。消散期要总结好防治成果和经验。从事公共卫生报道的记者,需要更加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自己在医疗卫生、药品等专业领域的知识。

  2.公共卫生新闻报道,内容必须保障真实性,错误的信息会造成民众的认知偏差,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疫情报道,媒体要快速报道,做到不漏报、不隐瞒,确保真实性,引导社会舆论。

  3.以独立、负责的态度,用客观优秀的新闻,为广大公众服务,满足信息渴望。公共卫生事件报道,实事求是为第一准则,一定要避免不实报道引起人们的恐慌。

  4.重视疫情中的典型病例报道,注重报道创新,突破原有框架限制。不仅要报道灾难的惨痛,更要报道人民群众英勇抗灾、顽强拼搏的精神。展现人性的真、善、美,鼓励振作精神、自强不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勇敢面对困难。

  5.对医务人员、受灾主体、科普知识、灾难发生的原因,要给予一定篇幅的平衡报道。尽量避免高深、晦涩、专业性较强的词汇,注意科普性背后的生活化解读,以新奇有趣的方式吸引民众的注意力,降低商业利益,保证医学新闻的新闻价值。

  6.既要第一时间做好滚动新闻消息,也要凸显深度,做好深度解析性报道,特别是对相关政策、制度的宣传和反思。要有平民视角和辩证批判精神。要关注疫情通报、病例通报等客观数据,以透明公开的方式为民众解惑,权威媒体要把着力点放在深度和观点上,将新闻做专做强。

  7.疾病防控的经验总结,形成方法论,探寻疫情暴发时广泛传播的深层原因。如能把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道出来,未来会少走弯路。

  (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2020-02-05)

  真实可信的“坏消息”更加使人淡定

  罗振宇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国民总时间。在全国人民居家自我隔离的这些天里,新闻媒体在国民总时间中占据的份额虽然没有准确的统计,但比平时肯定有大幅度的提高。刷着新闻过日子,全国新闻、本地新闻,专业新闻、社会新闻,已经不仅是媒体人的习惯,也是全民的习惯。

  媒体人是社会航船上的瞭望者,如果瞭望者打盹走神乃至擅离职守,整条船的安全性就会大打折扣。媒体人绝不是置身事外的观察者,而是与这条船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成员。命运共同体这个词此时显示出了它的沉重分量。新闻业务探讨,从未如现在这样关系重大。

  在海量的疫情报道传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悖论式的现象:很多时候“坏消息”更加使人淡定,而有的“好消息”却让人不知所措。比如一些反映武汉当地“住院难”问题以及患者家庭实际处境的报道广为传播之后,受众自然会为一幕幕人间悲剧伤感落泪,但传说中的恐慌是不存在的。外地的读者在伤心过后其实更能体谅疫区人民,自觉摒弃贴标签、地域歧视等内耗举动。疫区人民看到报道,焦虑的心情也能稍微平复。事实证明,原汁原味的普通人故事最能拉近人心与人心的距离。

  再比如,每天一睁眼都是比前一天更多的确诊人数,从几十几百到一千两千三千,曲线依然很陡峭,但很少有人因此就觉得天要塌下来。因为人们知道,确诊数字的升高也意味着确诊效率的提升,“坏消息”背后隐藏着好消息。

  宏观数字如此,具体信息也是如此。现在有一个好的趋势,很多地方在通报确诊病例时公布的信息越来越详细,将已确诊病例信息精确到了小区。我发现很多天前就听到的一个传言是准确的:一个患者就在我们隔壁小区。说是隔壁小区,其实两个小区是有内部道路连着的。知道了这个“坏消息”,我也并没有觉得周边环境更不安全了,反正本来就在家宅着,晚几天再出门就是了。

  信息透明不会滋生恐慌,哪怕传播的是“坏消息”。相反,人们在信息供给不足的时候最容易恐慌。黑夜里只要有灯,鬼魅就无处藏身。经过证实的“坏消息”,能够让人心里有“底”,仔细想想其实不难理解。

  更耐人寻味的是让人不知所措的“好消息”。很多人批评抢购双黄连的跟风者“无脑”“愚蠢”“缺乏判断力”,不能否认这些人可能确实看新闻不仔细。报道里没有一个字建议普通人购买使用双黄连。但是换一个角度来想,最开始做报道的时候是不是应该预料到会造成这样的“次生后果”?

  “坏消息”安定人心,“好消息”有时却制造混乱,只说明了一个朴素的常识:判断“正能量”“负能量”的标准不是表面的“好”与“坏”,而是信息是否真实可信。

  (澎湃新闻首席评论员西坡/微信公众号“青年记者”2020-02-05)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2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