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4日 星期一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0年8月下)

2020-09-04 11:03:00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下   作者:

摘要:  正确面对人工智能新闻业的崛起  在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新闻技术的同时,机器人新闻活动的问题性、局限性逐渐显现,使得其无法满足人类

  正确面对人工智能新闻业的崛起

  在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新闻技术的同时,机器人新闻活动的问题性、局限性逐渐显现,使得其无法满足人类对新闻活动的完整需求。

  机器人新闻活动的不足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共情力不足。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要能够反映人类的生动情感,而机器人显然缺乏体验复杂人类情感的能力。二是调查力不足。好的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需要报道者深入复杂的社会现实,揭示、复原其背后的故事,而机器人显然缺乏自主融入社会与不同对象沟通挖掘信息的能力。三是创造力不足。人工智能在处理有序复杂问题上的理性能力超群,但在处理直觉、联想等非理性问题上的能力有限,后者是决定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换言之,机器人智商甚高,但无法超出设计者规定的阈值,因而也无法期待机器人记者会写出从未见过的创意报道。四是思想力不足。新闻活动不仅是对社会现实的记录,还要承担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社会现实的建构,后者主要通过报道角度选择、新闻评论等思想性内容来体现,但是机器人显然无法实现这种由价值观与知识、经验紧密互动来驱动的新闻写作。

  机器人新闻活动的不足正是未来人类新闻活动的机遇与方向,人类记者必须学会“与众不同地思考与表达”。这个“众”,既包括人类同行,也包括机器人同行。

  要写出更具思想性来引领发展的新闻报道。高明的机器人可以重复高级的棋法,但无法理解高级的哲学。这是由人工智能算法对人类自然语言理解能力的限制和人类现实生活的多变性、情感性而非机械性决定的。在对复杂问题非线性发展的把握与人类发展突发性挑战的预测上,人工智能无法与人类智能相比。人类记者的优势在于锤炼自己的思考,针对现实的对象与问题,写出具有引领力量的报道。

  要写出更具人情味来温暖社会的新闻报道。人工智能研究者认为,尽可能用机器人取代人类进行决策的好处在于,算法可以避免“噪音”,可以高度理性,可以非常精确,但这恰恰忽视了人性的独特所在。事实上,有了“噪音”才会有惊喜幽默,有了感性才会有感同身受。更好地顺应人性、展现人性、共鸣人性,正是人类记者超越机器人记者的不二法门。

  要写出更具创意性来吸引大众的新闻报道。在信息过载的当代社会,公众特别是“Z世代”出生的公众对新闻报道形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更少的文本、更多的视觉、更强的趣味性、更好的互动。针对这些新需求,人类记者可以集成包括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在内的新沉浸式技术,建设新互动平台,创造出狭义的人工智能无法创造出的新型新闻叙事,实现新技术与新应用的紧密融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钰/《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8-06)

  从“万物皆媒”到“媒融万物”

  5G能够给予我们媒体行业的发展空间将远远超过之前的历次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从应用角度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进阶层次。

  第一,延续性应用。是指在原有应用场景、功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运用5G技术提高产品、服务的性能。这是目前各媒体单位最普遍的5G运用。实际上只是把5G当做一种新的传输技术引领媒体应用。

  第二,创新性应用。是指充分发挥5G技术的优势,主动提升改变现有应用场景、功能,实现信息传播的新方式、新手段,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为媒体创新型应用提供抓手。5G区别于4G的优长在于,需要大速率、高带宽的新型应用跑得起来、用得到位、做得高效,推进媒体行业视频信息高质高效传输常态化。如应用VR和AR传输接收视频信息,以往媒体行业为保证高清晰度,会提前录制好视频或者依托高带宽的固定链接,那样时效性、互动性和便利性会打折扣。真正的AR和VR传播体验自然无法实现,特别是AR要求实时交互性,只有依托5G能使其成真,这也意味着媒体行业的视觉传播将迎来AR/VR普适性、常态化的新时代,将引发信息传输与传播的质变。这是媒体“主动”引领5G技术应用,对媒体行业是创新性的,对5G的发展也是重要的驱动。

  第三,突破性应用。以往移动通信技术以连接人为核心,现在5G利用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点,为多端口接入连接提供超大容量,让与人相关的万物互联,编织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众多角色的加入在丰富整个网络关系,也改变着我们对媒体、传播、内容产品和用户的理解。

  “相比4G是‘修路’,5G就是‘造城’”,这是通信运营商的说法,也是大家的共识。“造城”需要更多的角色,需要全民的参与,建设5G网络不再只是通信运营商的事情。5G来临,万物皆媒,媒体行业是不是又要迎来危机?事实上,影响是相互的,行业间界限破除,媒介彼此渗透融合,也就为媒体提供了一个去影响所有媒介的入口,改变媒体行业和相关产业的关系,重塑媒介生态,实现从“万物皆媒”到“媒融万物”的跃迁。以自动驾驶为例,乘客在车上解放手脑,眼中所见、耳中所听、脑中所想等,都需要媒体多样的内容来供给,媒体作为综合信息汇集点的功用不仅没有丧失,反而得到更深层的发挥,媒体产品分发的场景更加垂直和精准,不是一个单纯的5G技术使用者,而是这座以万物互联为特征的智慧城市的参与者、建设者、拓展者。这才是5G给媒体带来的最大机遇。在全媒体时代,抓住5G新基建实施所带来的基础结构变革的机遇,立足媒体深度融合,主动转变角色,实现跨行业融合发展。

  (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林/中国记协网2020-08-14)

  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遭遇现实生存挑战

  在7月22日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11(2020)》中,其分报告《2019年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创新升级发展报告》指出了当下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遭遇到的现实生存挑战。

  1.用户习惯碎片化“刷”新闻。根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新闻资讯行业研究报告》,促使用户是否打开所选择的手机新闻客户端排前三位的因素分别是:55.2%的用户是关注新闻资讯平台上自己感兴趣的自媒体,53.6%的用户是想看新闻资讯,而42.5%的用户是观看资讯平台上的短视频、音频和电子书等其他内容。用户选择新闻资讯阅读的时间场景排前三位的分别是晚间休闲时间(占60.3%)、随时随地一有空就刷(占47.6%)、午餐及午休时间(占46.2%)。可见,碎片化的休闲时间成为用户阅读新闻资讯的主要时间场景。而“刷”更直观的音频、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内容展现形态的新闻资讯是我国大多数年轻与中年用户群体的偏爱。

  传统媒体开发的手机新闻客户端虽然秉承了传统媒体专业化的PGC内容生产方式,但内容展现形态不具有时代性,过去两年大多仍然停留在以文字、图片为主导的形态上;内容承载的量不够丰富;而社交网络(微博、微信)上的内容质量虽良莠不齐,但满足了用户“碎片化”阅读时间场景下对热点新闻的即时性需求和特色自媒体号的需求;具有聚合功能的大型商业性手机新闻资讯客户端,虽然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却能满足用户对内容丰富性的基本诉求(一般用户手机端下载的新闻App数量很有限)。

  由此可见,我国大部分传统媒体创办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在产品基本功能与体验设计上,与用户客观上“碎片化”时间场景的基本阅读诉求不相符,因此,遭遇到了很大的现实挑战,即较少受到用户的主动下载,且用户持续使用意愿不高,用户日活量甚至月活量小的现实“尴尬”。

  2.供给侧面临多元化内容竞争。从内容供给主体来看,在我国呈现出传统媒体、政务发布、自媒体“三分天下”的新媒体内容生态格局。传统媒体基本完成以“两微一端”为主体的移动传播布局,政务发布基本形成覆盖中央部委、省、市、县四级发布体系,自媒体从业人员已超过300万。政务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勃兴,对传统媒体的发布权和解读权都形成了冲击。

  从内容供给主体的竞争力来看,传统媒体遇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强有力竞争者。一是来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少数出类拔萃的自媒体具有很强的内容生产及营销能力。二是来自以“智能聚合”“智能推荐”为利器的商业平台,这些商业平台虽然不是媒体但胜似媒体,具有很强的媒体属性。从流量看,聚合类和门户类平台的手机新闻客户端优势明显。面对内容供给侧这两股势力的夹击,传统媒体要想抢回用户注意力资源,必须推动其既有新闻客户端的不断升级,打破这二者的独有优势,并形成新优势。

  3.商业模式在挑战中突围。报告指出,当前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承袭传统媒体时代的“二次售卖”模式,即将客户端内容免费卖给网民用户,再将用户流量卖给广告主,以各类网络广告为主要变现模式;二是以内容付费为主的“一次售卖”模式,俗称互联网时代的“付费墙”制;三是同时面向内容供给群体和内容消费群体开放的聚合型“平台模式”。

  上述三种商业模式的落地,都遭遇着不小的挑战,用户规模难以与商业聚合类传播平台抗衡,而用户黏性不及商业垂直类自媒体及其传播平台,对广告主的吸引力不够,广告变现模式难以落地。而新闻付费在我国也因用户付费意识弱、可供用户付费的优质原创新闻资讯持续供给困难而更遭坎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新闻采编队伍的稳定性、内容生产以及产品更新的积极性。因此,探寻自身现实可行的商业模式,以解决互联网主导时代下的生存之道,已成为传统媒体创新升级既有手机新闻客户端商业模式的内生驱动力。

  (常湘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08-04)

  让研究生回归学生本色

  中国传媒大学近期启动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备受关注的有两点。一是学制改革,对于博士研究生来说,自2021年起采用4年学制,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由8年改为6年;专硕生学制统一为2年,最长有效修业年限统一为4年。二是设置基本文献阅读制度,3次检测考试均不能通过者,实施分流或终止培养。这让不少人感慨:混研究生文凭的日子真的要结束了。

  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归结到一点,就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让读研动机不纯的学生回归学术,“演好”自己的学生角色。学制延长,混文凭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同步增加,度日如年的精神折磨让那些不愿改变自己的研究生望而却步,避免踏上“学术冒险之旅”。而基本文献阅读制度则是倒逼研究生“演好”学生角色的“硬杠杠”。博士生基本文献阅读量不少于15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50种;学硕生阅读量不少于8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30种;专硕生阅读量不少于60种,其中著作不少于20种。为防止投机者的“伪阅读”,不踏踏实实当好学生苦读文献,3次考试不及格将被淘汰,这无疑堵死了混学位者的后路。

  研究生教育改革,就是要找到混学位者的痛点。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到了毕业季,学生不能按时毕业,导师和学校比学生还着急,为了减少各自的责任和压力,最后不得已对达不到毕业条件者“网开一面”。而正是这样的“菩萨心肠”,无形中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投机风气。一旦严格执行基本文献阅读和考试制度,混学位者的游戏将无以为继,这样的“谢幕脚本”摆在每位研究生面前,想必他们在做每一个决策时都将会更加审慎和清醒。

  (重庆大学教授刘海明/《光明日报》2020-08-06)

来源:青年记者2020年8月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