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1年8月下)

2021-08-30 15:57:16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8月下   作者:

摘要:  提升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优势  近年来,以全球态度调查闻名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多次发布有关中国形象的调查报告。2020年8月公布的

  提升我国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优势

  近年来,以“全球态度调查”闻名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多次发布有关中国形象的调查报告。2020年8月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荷兰等主要发达国家,对中国持有负面印象的受访者数量创历史新高。这一调查结果令人颇感遗憾。

  在笔者看来,西方国家对华印象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第一,世界两大格局交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包括传播战略的变化,是美国根据大国格局以及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作出的调整,是美国进入新的历史转折期的必然选择。美国两党是高度一致的,拜登执政(策略上或有调整)后,也未出现根本性的转变。第二,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利益上的一致性。美国的全球同盟,尤其是它的西方盟国与美国有着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利益关联,有着同样的种族优越感和意识形态倾向,因而在面对同盟之外的战略“对手”时,仍会选择站在盟主一边。第三,美国对全球涉华舆论影响的长期性。信息渠道垄断产生话语霸权,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不会在短时间内改变。

  在国际涉华舆论发生整体性变化的今天,针对中国主流媒体如何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进行话语建设,提出三点思考。

  第一,进行国家议题及话语体系的开掘与建设。所谓话语权就是主导话语的权力,这个权力不是上天的赐予,而是大国博弈的结果,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从历史上看,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话语权,除了硬实力方面的因素之外,还取决于它的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是否能够有效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它的文化能否作为独特的存在而受到世人的尊敬。为此需要进行国家议题及话语体系的开掘与建设,利用中国经验这一丰富的语料库,从人类共性、共情的角度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在世界发展新态势和多样性的发展格局中求取最大公约数,打造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话语优势。

  第二,确立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立足于以西方国家能够听得懂的话语介绍中国、说明中国,认为对方听懂了自然就会了解、理解、接受我们。而当中国逐渐发展、强大起来之后,西方世界开始以极大的努力试图阻挠中国的发展。由此看来,目前中国面临的挑战已经不仅是用对方听得懂的话语说明中国的问题,新的屏障已经出现。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能一味跟着美国以及西方国家设定的议题跑,不断重复攻击与反攻击的模式,而要努力突破传统的思维框架,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同时,面对新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研究、研判,深入了解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大国关系或大国博弈中掌握话语权,变被动为主动。

  第三,强调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共建。从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后期起,尤其是特朗普执政以来,伴随着美国对华贸易、科技上的打压,中国的重点媒体连遭厄运——从反制中国媒体的“政治宣传”,到迫使部分媒体注册为“外国代理人”,进而列入“外交使团”、限制驻美记者的人员上限……凡此种种,均对我国重点媒体的海外拓展形成了极大的限制。可以说,在国际舆论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渠道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目前,中国的对外传播主体正呈现出多元化态势,除了主流媒体之外,还包括“走出去”的企业以及自媒体平台的使用者。为此需要统筹利用各种信息平台,形成传播合力;在传统媒体影响受限的情况下,更要积极开掘和着力发挥人际交往的功能与作用。总之,在重点实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强调多元主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共建,形成顶层设计之下各部分的协同联动。

  (程曼丽/《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8-05)

  自媒体发展与四大偏误

  经过多年的迅猛发展,自媒体行业已与传统媒体并肩,构成社会预期形成和演化的重要平台。社会公众能否通过自媒体准确认知宏观经济形势,已成为“稳预期”的关键一环。笔者认为,围绕宏观经济相关议题,当前自媒体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四大偏误。

  偏误一:“10w+”与样板选择偏误。当前,自媒体的盈利模式普遍以流量为基础,文章阅读量升破“10w+”,成为众多自媒体的奋斗目标。基于这一目标导向,当自媒体涉足宏观经济问题时,样本选择偏误容易在三个层面迅速凸显。

  第一,“幸存者偏误”。由于“稀缺”“惊奇”是吸引眼球的不二法则,自媒体本能地倾向于盯住极端现象和事件,这导致能够进入自媒体视野的样本,往往是通过“猎奇”滤镜筛选后的幸存者,长尾性有余、普遍性不足,难以代表宏观经济的整体趋势。

  第二,单一样本重复化。根据学理,科学有效的统计推断要求样本相互独立。在自媒体世界中,一旦某篇文章成为爆款,大量相似的文章就会跟风而至,集中对某一个事件进行反复报道、解析,而极少有文章能够在热潮之下,冷静地去分析同领域那些平平无奇、没有“热炒”潜质的其他样本。因此,这样的海量自媒体文章涌入读者生活,使其误以为进行了大样本统计推断,但实际上可能只是将单一或高度相关的样本重复了无数次,破坏了样本独立性,导致读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第三,样本虚假化。规范的经济学分析和严肃的媒体报道,应当标明每一处数据和资料来源,使得所有样本和论据可追溯、可复核,才能支撑起论点的合理性。但这一规范往往在自媒体世界被忽视。例如,众多“爆款”的自媒体文章,论据动辄源于“我有一个朋友”“我朋友的朋友见过”,这种论据,在讨论生活、娱乐等领域时无伤大雅,但在宏观经济的严肃讨论中根本无法立足。

  偏误二:点赞留言与“沉默的大多数”。与传统纸质、电视媒体不同,自媒体文章发布后,可以获得读者实时的点赞和留言。这些读者显性化的反馈,也成为了自媒体内容的关键部分。尤其是当读者反馈呈现明显支持(反对)立场时,会增强部分读者甚至作者自身对文章内容的认可度(反对度)。但事实上,这一机制很可能会触发“沉默的大多数”偏误。即针对某一话题,积极参与自媒体互动的人群,可能具有特定的阶层、立场、价值观念等结构性特征,并不能代表其他没有发声的社会群体的态度。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根据社会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理论,对于已发生的事情,受害者比受益者更愿意发声;对于未发生的事情,人们更关注风险而非收益。因此,相较于肯定现状、乐观积极的文章,不满现状、担忧未来的自媒体文章,将天然地获得更多的点赞和支持留言,并影响更多原本持有中立态度的读者。由此,自媒体和读者的互动更容易形成“负能量”循环,并进一步产生“沉默的螺旋”效应。

  偏误三:阅读碎片化与理性碎片化。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阅读,是自媒体在娱乐、休闲、生活等领域服务读者的蜜糖,然而碎片化的阅读,在三个层面与宏观经济分析的本性相冲突。

  第一,宏观经济分析需要逐层深入、漫长而严密的逻辑链条。这一逻辑链条,通常难以在碎片化的阅读中展现。因此,需要人为跳过一些枯燥的、丝丝入扣的推导步骤,为读者呈现更为简洁的版本,而这也为非理性的论断留出了操作空间。在“跳步骤”的过程中,部分自媒体作者囿于自身水平,发生逻辑漏洞而不自知。更有一部分自媒体作者,故意利用“跳步骤”的空间,进行概念偷换、因果倒置、以偏概全、以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等典型的逻辑诡辩,“强行”论证其观点,甚至出现先有论点、后强扭逻辑和论据的情况。

  第二,宏观经济分析需要体系化的知识基础,并尽力摒弃情感因素的干扰。这会让读者感觉“太累”和“无趣”。而部分自媒体作者为了优化阅读体验,会悄悄以情感宣泄代替理性推导,以直观判断代替客观分析,以极端观点代替中立权衡。

  第三,“劣币驱逐良币”。如上所述,相比于优质严肃的宏观经济分析,劣质的分析可能反而具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读者往往会忽视两者的质量差异,从而导致劣质文章将优质文章逐步挤出自媒体渠道。

  偏误四:精准推送与刻板印象。以上三种偏误主要着眼于单篇自媒体文章,如果放眼连续的自媒体信息流,那么偏误将进一步升级。当前,自媒体平台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读者习惯进行捕捉和画像,进而据此进行精准推送,从技术层面上进一步增强“刻板印象”效应。对于社会而言,这导致不同立场、不同阵营的人群变得较难接触、分析和理解其他立场、阵营的观点,容易破坏社会进行理性讨论、谋求共识合作的基础。

  有鉴于此,在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内外形势趋于复杂之际,应尽快完善对自媒体的法律监管体系和行业引导机制,将预期管理主动延伸至自媒体平台,以维护市场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陈稹/光明网-理论频道2021-07-31)

  直播带货能不能称得上是“直播带货经济”

  直播带货具有即时性、表现力强、粉丝黏性强等特点,对于某些行业来说确实打开了新天地,最典型的莫过于农产品。但是,直播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创造新的销售模式的同时,也带有“爆雷”的隐忧。

  第一大雷点来自对粉丝经济模式的过度依赖。主播和消费者仿佛明星与粉丝,这种先通过社交和内容圈粉建立信任再卖货的模式,的确有可能带来短期内的销量高增长,但是,粉丝往往是盲目的,在不加控制的前提下,很容易在盲从之下产生非理性的消费冲动。

  第二大雷点来自对大量直播基地的跟风上马。2020年,各地政府对建设直播基地、直播产业园区热情高涨,各种激励政策层出不穷。但在商业环境不成熟,配套设置不完善,产业发展不稳定的情况下,一窝蜂上马实在堪忧。

  第三大雷点是直播带货的运动式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可遇不可求,成功率极低且不可控。失败了一切都由厂商埋单,而一旦成功,光环统统落在主播头上,这正是厂商最难忍受的事情。

  作为新生事物的直播带货能不能够称得上是“直播带货经济”或者“直播带货产业”?目前尚未有结论。我们所看到的是直播带货正在回归到企业营销传播的阵列。构建各方利益平衡的良性商业生态,核心应该是建立起一个能够形成稳定、持续、适当规模的经济体,而不是追逐稍纵即逝的瞬间爆款。只有持续稳定的经济环境才能支撑得起江山永固的“产业园区”。

  (黄升民/微信公众号“广电独家”2021-08-11)

来源:青年记者2021年8月下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