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6日 星期二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2年4月上)

2022-04-02 15:38:45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上   作者:

摘要:  生态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纵深进路  当前,主流媒体在打造集合广泛连接、多元整合、持续发展的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过程中,面临着

  “生态构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纵深进路

  当前,主流媒体在打造集合广泛连接、多元整合、持续发展的全媒体传播生态体系过程中,面临着层级差异化、区域不平衡的挑战,以及体制机制突破和平台全面建设的纵深发展问题,深度融合发展如何“破茧”这一问题已箭在弦上。

  调研发现,与央媒、省媒、县媒相比,虽然市媒的融合发展仍处于相对弱势,但差异数值较此前发生了同比缩小的正向变化,市级媒体初步纳入四级融合纵深发展;围绕内容建设提质增效的体制机制突破成为主流媒体的发力重点;探索建立作为新闻端口之上的政务、服务、商务资源综合体、构建服务于国家治理的多功能生态级平台逐渐成为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共识,“新闻+政务”依然是拓展平台功能生态的首选,“新闻+公共服务”的后疫情特征明显,“新闻+商务”综合经营模式显现动能;连接用户离不开内容为本的原则,专业内容始终是主流媒体的优势资源。

  当前,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现实困境:首先,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不平衡,思维观念转型是最大难题,新媒体优先不一定是全员转向新技术、新媒体渠道;其次,人才激励政策难落实,绩效考核和人才晋升的重点同样要向移动端倾斜,不能进行无效激励;再次,中央厨房建设不适配,生产内容过于同质的短板显现,工作沟通更加繁琐,使用频率低等问题同样明显;最后,全媒体内容链条待重构,用户主体性局限,运营创意不足。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从思维、人才、机制与用户等方面需形成针对性的破解策略。首先,了解目标用户画像和可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从人格化的形象塑造起步,让媒体人与用户建立一对一的心理连接、用户之间形成内容交互次生的结构化圈层社群;其次,加强全媒体人才培养,重点打造媒体内部的年轻化队伍,加强全媒体高端人才和高校人才的引进与交流;再次,深耕工作室,以品牌出圈运营冲卡“强制性通过点”;最后,走互联网群众路线,从参与信息生产传播到玩转个性化平台,坚持开放入口+社群运营,坚持有用有效+好看好玩。

  (曾祥敏 刘日亮/《现代出版》2022年第1期)

  关于灾难报道的几个伦理问题

  东航MU5735空难发生第二天,《人物》杂志迅速推出的报道《MU5735航班上的人们》获得了很多关注,也出现对其违反新闻伦理的批评声音,进而引起一场关于专业媒体该如何在新闻伦理范畴内报道灾难报道的讨论。下面对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一)灾难报道的意义是什么?

  灾难发生之后,媒体是否应当跟进报道?毫无疑问,是必要的;现场采访和家属采访要非常小心注意,但都是可以做的;我们应该探讨的是怎样做更好的报道,而不是该不该做报道。

  国际记者中心(ICFJ)出品的《灾难和危机报道手册》中提出,在灾难和危机中,新闻媒体扮演了四种关键的角色:第一,提供关键的信息,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谁受到了影响、事情在如何发展,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灾难。第二,提供一条沟通的生命线,传递关键信息,把受影响的相关方的信息传出来,也把关键信息传递给他们;第三,成为一座警告的灯塔,为避免下一次的灾难传递及时、可靠的信息;第四,成为一个社区的论坛,让公民们可以走到一起来,分享自己共同的担忧,在困难的时刻彼此提供支持。

  媒体“追求流量”并不是原罪,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追求,能否做到流量和公共价值的更好平衡,乃至双赢。一些人在媒体做了什么报道之后就骂“人血馒头”,下一次媒体没报道的时候又喊“媒体已死”,这是自相矛盾的。

  (二)还原失联/遇难者人生的报道有何意义?

  其实,《人物》杂志这个角度的报道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灾难报道中的常见操作。它将抽象的数字还原为具体的人,让悲伤更为可知可感,由此也将灾难的记忆更深地刻进我们的社会,让人们更难遗忘这样的经历,也间接地促使人们不断去追问和反思灾难发生的原因。

  当然,肯定了这类报道的意义,并不意味着就不可以对这类报道提出具体的批评意见了。我觉得更值得参考的一个意见是,这类报道“是否也陷入同质化问题,千篇一律,满篇都是‘人’,但又让我感觉不到‘人’的真实复杂的存在。这一视角不限于对这一篇的观感”。这个批评意见相当一针见血。还原人生是重要的,但如何更好地还原,可以思考和改进。

  (三)能不能采访亲属和朋友?

  这依然是一个“怎样可以做得更好”的事情,而不是一个绝对的禁区。正如不少有过灾难报道经验的记者指出的,很多时候家属是希望对媒体说话的,他们中的一些人需要倾诉,一些人希望自己亲友的故事被记录。当然,如果有家属明确拒绝采访,那记者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

  “死亡敲门”确实需要谨慎,但是,正如英国行业媒体Press Gazette的文章所说:“死亡敲门”是记者工作当中艰难但是必要的部分。它很难,因为确实可能会给家人带来情绪上的巨大冲击;但另一方面,让报道中呈现家人的声音,其实也是一种尊重。而且,“死亡敲门”的对象一般指的是直系亲属。至于避免“侵扰悲痛”,《灾难和危机报道手册》中给出了采访灾难幸存者和家属的一些注意事项:

  1.在开口问问题或拍摄之前,平静、清晰地介绍你自己。被访者需要知道你是谁,需要知道采访材料可能会被发表或播出。2.带着尊严和尊重对待他们。记者们需要保持平衡:既要敏感,又不能胆怯。永远不要问:“你感觉如何?”永远不要说:“我理解你的感受。”最好是告诉他们:“我对你的损失/你经历的这一切感到非常抱歉/难过。”3.用开放式的问题开始采访,小心地引导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你目前已经和谁聊过了?”如果一个母亲在一场空难中失去了儿子,那么你可以这样问:“可以跟我说一说他的一生吗?”问他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些问题不带任何判断,并且给他们一个机会可以讲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4.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反应——有人会回避,但有人会从倾诉中找到安慰。5.如果有人拒绝受访,或者对于采访表现出情绪化的反应,那么就不去打扰他们,友善地感谢他们,然后走开。有的记者会给他们留下一张名片,告诉他们:“如果你们之后想聊的话,可以找我。”6.给他们一种掌控感。问他们是站着还是坐着更舒服,问他们想不想去其他地方聊,到一个安静的地方聊,以一种友善的姿态是问他们:“你想不想有谁陪着你一起?”可以看出来,这里的关键词是:尊重,倾听,理解。

  (四)能不能使用社交媒体上的内容?

  觉得媒体可以使用社交媒体内容的人,给出的理由是:发布在微博和微信公号上的内容本来就是公开可见的,所以媒体使用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互联网研究者Danah Boyd认为,公开可见(publicly available)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公开推介(publicized)。一个普通人在微博和公号上写东西的时候,心里的预期是可能就几百个人看见,大多数还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现在,媒体突然让百万千万人发现了这些账号,这其实是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因此,不能假定他们默认了媒体可以使用这些内容。

  当然,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并非一概不能使用。它们的确呈现了人物的一个侧面,提供了一些宝贵的信息。我们能做的是尽量保持一种平衡:不要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内容,不要故意拼凑和引发联想,要清晰地向读者说明这些内容的局限性,要征求其他相关方的意见,要通过其他渠道的采访来验证或补充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当然,这些都是比较理想化的原则,在实际操作中肯定会有各种各样更加具体的问题需要考虑。

  (方可成/https://www.getrevue.co/profile/newslab)

  现在是主流媒体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的最好时机

  任何一个机会的获取,都有一个短暂的市场机会。在互联网发展的下半场,对于传统机构来讲,仍然有窗口期。在纵向的、垂直的、专门的领域的功能构建、价值形成过程中,即便靠互联网大厂公司巨大的连接效能,也不能完全实现。在许多传统领域中,传统机构是有机会的。问题在于,即使这个窗口期足够长,如果迟迟不动,还在按照惯性去做,互联网公司也可以慢慢用蚕食的方式,逐渐从源头、系统各方面要素进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合作、进驻、占有,并慢慢形成自己的运作模式。这也就是它们“媒介化”的过程。当它们慢慢卷动吸收传统机构的能量、资源,能够对基本要素进行比较全面的渗透、调动、激活、使用的时候,窗口就永远关闭了。

  目前对互联网的治理力度,应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尤其是合规化的处理,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主流媒体如果想跟互联网大厂合作,目前是最好的时机,可以把自己的影响力跟互联网公司的社会动员力、社会渗透力、技术探索力结合在一起。我们的制度体系应该给予可探索空间。

  目前媒体产业中下一个窗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好的内容和内容范式的建立,是未来发展的重点。过去的互联网发展是“狂飙突进、跑马圈地”的过程,现在进入一个内涵化扩张时期。内容营销成了最为重要的一种营销,这种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在过去逻辑基础之上的质量提升,而是在新条件之下新的逻辑、新的标杆、新的规则、新的体系。对于内容的回归,也是未来一两年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天的好内容,到底应该有哪些形式的表达、技术的表达、市场的表达和内核的坚守,以形成一种新的内容范式?这是很重要的。

  第二,下沉市场开发也会成为一个重点。近几年的消费领域,小镇青年、适老化、为农服务,尤其是为民服务方面,孕育着巨大的机会。这里面既包括内容服务,也有各种资源的对接等,借助互联网的微连接、微价值、微资源得以聚合,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市场机会。

  第三,传播越来越重要,媒介越来越重要。媒介化进程,就是媒介在行业重构、产业链重建、社会重构、文明体系重建的过程当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它不是靠内容取胜,而是靠输出传播机制、传播法则、传播模式,起到底层模板的作用,对于各行各业各种功能、价值进行重构。其实直播带货很大程度上就是传播模式的商业性利用。过去是摆事实讲道理,现在要靠情感的输出、情绪的共振、关系的认同。

  传播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居于枢纽地位,因为社会是靠它的连接作用来加以资源分配以及功能、价值的再造的。未来的传播和未来的媒介,会在社会生活当中越来越起到核心的作用、主流的作用和基础的作用。

  (喻国明/微信公号“广电独家”2022-03-19)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4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