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2年5月上)

2022-05-05 16:49:04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5月上   作者:

摘要:  大视听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当前,由视听+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延伸拓展所构成的大视听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未来,在多元化供给能力

  大视听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当前,由“视听+政务服务商务”运营模式延伸拓展所构成的大视听产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未来,在多元化供给能力持续提升和新技术新业态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大视听将进一步向城乡基层下沉,向满足更高用户需求提升,显示对于数字经济的更强牵动力量,释放更大消费势能。

  1.加速构建以高新视频为核心的大视听产业新生态

  由虚拟技术、元宇宙、5G等共同创造的高新视频新业态,推动视听进一步赋能千行百业。5G基础设施建设为高新视频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4K/8K超高清技术持续发力,加上人们娱乐消费习惯从线下转向线上,高新视频在直面挑战中迎来发展新机遇。互动视频、沉浸式视频、VR、云游戏、云演唱会等作为多元新技术叠加催生的高新视频新业态,将推动视听进一步赋能各行业领域,驱动视听服务主体从原来的单纯技术型、内容型服务商转型为运营服务商。以高新视频为核心,产品矩阵+差异化定制服务,将加速构建更加完善的大视听产业新生态。

  2.大视听领域仍是吸引资本聚集的兴业热土

  资本市场将进一步关注虚拟视频、直播和微短视频创作品牌化系列化。2021年视听领域投融资事件累计发生106次,投资额达483亿元。虚拟形象/虚拟人成为热门赛道,兴趣社区、Z世代、老年社交、垂类电商和社区电商开始受到资本关注。各地“智慧广电+”“视听+”业务正在这些领域加紧探索布局。

  3.大视听的沉浸式全场景服务成为新趋势

  数据显示,用户对新形式视频内容的整体认可度超过50%。未来,头部视听主体将加码虚拟视听内容的生产以及与各行业领域的全场景“嵌入”服务合作,虚拟成像、VR/AR、智能音箱等技术不断成熟并不断融合,VR全景直播和沉浸呈现将在实景娱乐、文创文旅、艺术展演、智慧教育、直播电商、乡村振兴、智慧医疗等领域展开多场景应用,用户观看视角、沉浸参与会愈加丰满,视听体验将一再得到突破性升级。

  4.大视听产业链条延伸对内容产业提出新需求

  只有好作品才有好市场。大视听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不断扩展,推动IP品牌效应加倍增值,内容质量的重要性进一步彰显。创作生产更多优质IP,整理挖掘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进行视听化表达和IP化打造开发,显得更加迫切。具有国家队背景的音频聚合平台“云听”打造自制IP“云听开讲”,凭借优质讲师资源,持续推出覆盖音乐、文学等多领域的优质内容,深受用户喜爱。

  5.新终端新场景应用需求成为新蓝海

  随着智慧大屏、智能穿戴、智能汽车、VR头显等新终端的普及,出行、运动、健康等新智能应用场景蓬勃发展。2021年,元宇宙概念集中爆发,而实际上,拓展现实(XR)、虚拟数字人、3D建模等技术早已悄然渗透人们的娱乐、出行、文旅等日常生活,应用速度和规模远超想象。开发者将视听应用元宇宙化,为用户提供VR/AR/XR的移动应用体验,展现出巨大市场空间。

  (吕岩梅/微信公众号“国家广电智库”2022-04-12)

  元宇宙视域下算法的发展逻辑

  2021年末,社交媒体巨头Facebook更名为Meta,扎克伯格称“元宇宙是下一个前沿,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以元宇宙为先,而不是Facebook优先”。这使得最初源自科幻小说的“元宇宙”概念迅速成为焦点话题。元宇宙可能演化为一个“平行社会”,其“社会规则”很大程度上由算法建构,以算法考察为切口管窥未来传播形态,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

  元宇宙建设与智能算法发展中最困难的障碍可能是与社会或政治的关系协调及基于这种协调的互构。对于算法演进方向的引导以及算法与人的关系的研究,应回归人的主体性视角,以人本法则为基准将个体的内在需求、评价标准与价值体系纳入对算法的考察中,以实现人机关系下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价值的复归与重构。元宇宙的进展与探索的结果难以预测,但技术迭代的脉络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预测的,未来算法应朝什么方向发展,可以基于元宇宙的未来传播图景对其进行洞察与预测,以此把握算法的迭代趋势、发展逻辑与总体范式。

  对于算法的迭代转变,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理解,即宏观层面算法角色的演化以及中微观层面“算法-人”关系的渐进转变:算法角色的演化经历了从“中介与代理”到“延伸与交互”再到“内嵌与形塑”的过程;“算法-人”关系的互构式演化经历了从技术控制回归到赛博格环境下的用户主权的过程。元宇宙是个体能动性全面回归的阶段,个体主体性与能动性在算法的可塑空间、新的规则和操作模式中得以确立。

  元宇宙具有开放开源的特点,未来算法的重点不再止于计算单个个体节点的需求,而在于贯通数字世界、心智世界、元宇宙和现实世界,实现人、物质、环境与空间的横向关系连接,重构社会身份、阶层与结构,产生社会意义和物理意义的融合。未来,元宇宙的算法可朝解决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个体化社会脱嵌性的方向发展,使脱嵌的个体实现对网络个体化社会的再嵌入进程,避免网络个体化、社会无序化和原子化。

  以算法技术为代表的基础性新媒介是社会进一步媒介化的助推器。在以算法技术与应用为代表的新媒介影响之下,社会生活的媒介化正在使得社会日趋演变为新的社会形态,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实践与社会秩序变革需要我们以更广泛的理论视角与更多样的方法工具去开展研究,应通过媒介化范式反思并指导算法开发、设计和使用的实践,同时将其作为研究的视角,加强对于技术的主体性考察。

  (喻国明、张琳宜/《现代出版》2022年第2期)

  “元宇宙”思维对新闻传播业未来发展的影响

  “元宇宙”研究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目前不可避免的舆论泡沫和建设热潮当中,对“元宇宙”发展需要保持理性思考。“元宇宙”思维对新闻传播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具有创新性的标准。

  首先,在重视技术应用的同时不能过度依赖技术渲染,“元宇宙”环境下的新闻报道仍要以内容为主。“元宇宙”技术应用效果让虚拟世界不断接近真实世界,真实和虚拟边界感越来越模糊。新闻生产不能一味地炫技,仍要坚持内容为王,把生产优质内容作为媒体生存发展的根基。在“元宇宙”世界,媒体机构需深入了解虚拟世界运行逻辑,无论是虚拟社会还是真实社会发生的事件都需要了解背后的原因,不断地靠近事实真相,以“内容为王”安身立命,有助于提升新闻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技术应用是让内容以受众更加容易理解、容易感知的形式呈现,绝不能喧宾夺主。

  其次,“元宇宙”致力于满足用户精神需求,新闻传播发展也不能脱离媒体社会责任。媒体必须满足受众多元化信息需求,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新闻媒体机构要创新思维,利用先进技术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例如,2021年频频出圈的河南卫视“端午奇妙夜”“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巧妙结合在一起,这种“传统文化 + 现代文明”的方式收获了观众很好的口碑。

  再次,在“元宇宙”思维下,新闻传播学界应将 “元宇宙”实践研究与传媒产业布局相结合,推进关于“元宇宙”信息传播相关影响因素的纵深研究。为了更好地迎接“元宇宙”的到来,新闻传播行业要打通学界和业界之间的交流沟通互动,形成 “元宇宙”产学发展良性闭环。

  最后,新闻传播行业要打造“元宇宙”思维下的传媒专业人才队伍。“元宇宙”背景下,传统采、写、编、发专业技能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信息传播要求,需要新闻从业者不断创新创作思维,掌握先进虚拟现实技术,做全能型创作人才。对学校而言,专业新闻人才队伍培养不仅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也需要和新闻单位形成有效供需对接,让理论服务于实践,更好助力人才成长。对新闻机构而言,需要加强新闻从业者专业知识以及技术应用培训,提升从业者新技术学习及应用的积极性,使其能在人机互动当中生产更具价值和意义的新闻内容。

  (曹月娟、王珍珍/《中国传媒科技》2022年第2期)

  新闻为何不被信任?

  英国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学研究所4月4日发布报告《仓促判断:对新闻缺乏信任的受众在数字平台上如何处理信息》。报告称,对新闻信任度较低的人群倾向于快速判断网络新闻是否值得信任。

  现今,网络信息的体量之大、种类之多超出以往任何时候,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及其来源的可靠性也成为巨大挑战。一些人固定地从自己信任的新闻来源获取信息,另一些人则对大多数新闻来源缺乏信任。为了解后一类人如何判断自己看到的信息是否可信,路透社新闻学研究所主任、政治传播学教授拉斯姆斯·克莱斯·尼尔森和研究员艾米·罗斯·阿格达斯等人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对来自巴西、印度、英国、美国的100名成年人开展了深度访谈。

  通过样本筛选,研究人员已知这些受访者对政治感兴趣的程度和信任新闻机构的程度均低于平均水平。在现有的新闻受众研究中,该群体常被忽略,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更加有必要考察他们的新闻消费习惯。这项新研究采用了视频访谈的方法:受访者使用视频会议软件向研究人员展示自己使用网络平台的过程,以便研究人员实时观察受访者在评估一项信息与自己是否有关、是否值得信任时的关注点在哪里。这种方法比抽象的问答更能揭示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经历。

  尼尔森等人得到几点发现。第一,“新闻不信任者”在他们常用的网络平台上看到新闻的概率较低,看到时大多也不感兴趣。第二,“新闻不信任者”很少打开自己看到的新闻链接,他们对信息可信度的判断非常快速,主要依据6种线索:新闻发布机构的品牌、新闻标题、社会线索、平台线索、广告、视觉元素。受访者对标题吸引眼球的新闻更加怀疑,对标题平淡的新闻反而信任度更高;他们对赞助内容和政治新闻也持更加强烈的怀疑态度。第三,受访者评估信息是否可信时的关注点与平台有关,有时更关注信息的分享者是谁,有时更关注评论和点赞,或信息出现的次序。第四,与其他人群一样,许多“新闻不信任者”不清楚数字平台向其展示新闻的机制,并注意到网络新闻来源不总是清楚明确的。第五,在受访者看来,由于人们本能地更加信任亲友分享的信息,社交媒体容易传播不实信息或掩盖可疑行为。

  研究人员表示,新闻机构若想触及“新闻不信任者”,需要在品牌建设方面付出更持续、更连贯的努力,并且更加注重以恰当的方式展示新闻。

  (王悠然编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4-11)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5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