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2年8月上)

2022-08-05 11:24:38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8月上   作者:

摘要:  社会性的算法与传播价值观  算法是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技术工具,所以算法的使用非常火爆。随着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社会性的算法与传播价值观

  算法是把复杂问题简化的技术工具,所以算法的使用非常火爆。随着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人类所依赖的直觉的误判情形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人们开始依靠算法解决很多问题,特别是当我们的直觉判断出现问题无法做出决策时,算法成了救命稻草。这就出现了非常极端的算法依赖主义,我们的生命、感觉、情感等等都被算法化、数据化,人类的最终决定也交给算法。这个状况带来了我们对于算法有各种各样的不同面向。算法依托技术逻辑而形成的制度延展或文化实践,我们逐渐发现社会被算法化了。

  通过对最近5年全球关于算法研究的梳理,目前主要集中在这几部分内容:算法工具、算法规则、算法权利。工具是技术性,规则、权利就是社会性。大多数都是把算法当成社会性的一面在研究,社会性的算法实际上就是依托技术的逻辑来延展成为制度或者文化的实践。

  算法系统是一套文化,不是纯粹的技术。具体实践时,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将算法看作文化,那么它是一种实践模式,它是由人类反应的瞬间组成,是一连串人类行为最后改变着的一种技术表征。算法似乎是要以适合计算的方式格式化我们的生活,削弱文化性,以技术理性对待人类存在的自由、偶然的精神。但是,算法工作者的初衷是让算法响应、回应现实世界。

  算法中所隐藏的逻辑正在构建世界的运行规则,比如游戏、元宇宙以及平台推送。在这种运行规则里,把人的逻辑内化为一种程序,程序又再来影响人类。有研究显示,游戏以及所有平台反映了一种信息媒介的权利关系,游戏的结构核心与信息时代的政治现实是完全同步的。那么游戏向玩家直接传递的信息媒介的权利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在呈现一种当代的政治现实。如此下来,身份、历史都在被算法化,而这种算法化就是程序化。身份是一种算法,是软件逻辑中的编码;身份是一种数据类型,是一种数学变量。由此,可以看到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和转码出来的一种身份,这种身份对人类的影响非常大。

  算法是人类社会实践与经验的反映。在这种反映里面,算法无法超越人类,也不是自主的技术对象,不只是严格限制和程序公示,是一套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算法是通过历史数据生成的决策规则,也是社会的镜像、是人类世界的反映。那么,人类所具有的善恶、文化差异、意识偏见,都会反映到算法之中。因此,算法时代的传播价值观仍然是人类去引导。算法的价值观取决于数据,而数据取决于人类自身,数据的科学性以及数据价值就非常重要。

  (陈昌凤/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07-26)

  治理网络谣言须“堵”与“疏”结合

  社会上为什么存在谣言,大抵有以下原因。一是核心和关键事实供给不足。如果民众对一些核心关切信息得不到有效供给,会造成民众心理恐慌,心理恐慌会产生信息不安全感,致使谣言乘虚而入,并因为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而成为民众的刻板印象,主流媒体传播的真实信息便会弃置一旁。二是焦虑、恐慌、无聊或其他负向心理激发,在传播学中效果最明显的诉求方式就是恐怖诉求,这种诉求不仅可以改变民众的态度认知,甚至直接促使民众进行线下集群行为,如新冠肺炎疫情刚出现时,社会上充斥着各种谣言,主要是新冠肺炎会危及民众基本生存权,民众的恐慌可想而知,再加上隔离在家,空闲时间较多,为谣言滋生提供了传播环境。三是谣言有时被作为某些特殊群体的一种宣泄和抗议,很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谣言是某些特殊群体制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抗争行为,能帮助他们消除焦虑、获得平静,是缺乏信息者对信息资源不平等的一种挑战。正是因为谣言产生与传播有着这样的复杂原因,对谣言治理就不能简单地一堵了之,必须对症下药,切实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有效治理。

  分类管理,疏控结合,以疏为主。要创新治理思维,合理甄别不同类别和不同程度谣言的危害,构建“堵”与“疏”相结合的治理体系:一是持续供给事实,用鲜活的事实而非简单空洞的口号、评论或抒情填补动态的信息真空;二是及时发布客观、统一的权威信息,避免将新闻发布会开成各方各持己见的“学术研讨会”“学术争鸣会”;三是全面、准确、真切回应公众关切,很多时候谣言传播不同于一般网络舆情事件,不做回应的“主动发布”难以设置议程,反而容易造成“宣传的空转”;四是关怀具体人的处境和命运,既要在新闻传播中传递官方的权威声音和解决方案,也要将镜头、笔头触及个人、家庭和特定人群的命运,切忌空洞泛泛的宣传,要传播大时代下的小人物的真情实感;五是唤起积极社会心理,倡导公众有所参与、有所建设、有所作为,目的是减少“无事生非”。以上分类管理,用力于疏,周延于控。

  (李彪/《学习时报》 2022-07-15)

  “中央厨房”也需要及时迭代

  “中央厨房”概念被媒体借用是在餐饮业“中央厨房”刚刚起步时期,餐饮业“中央厨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历了多次迭代,衍生出预制菜等新兴行业。现在作为餐饮业管理运作方式的“中央厨房”,往往采用巨大的操作间,采购、选菜、切菜、调料等各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半成品和调好的调料一起用统一运输方式在指定时间运到指定地点。根据业务形态不同,采用“中央厨房”模式生产的连锁品牌店、团餐供应及半成品预制菜生产企业,有不同标准和流程。其共同特点是通过集中采购、集约生产、统一配送,提高工业化标准化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效益。该生产模式比传统模式节约30%左右成本。

  媒体“中央厨房”和当前餐饮业“中央厨房”相比,在顶层设计上缺少对关键步骤通过大数据分析精细化拆解的过程,缺少对需要配合的各生产环节进行标准化作业的规范和组合策略。

  媒体融合本来是一个千载难逢的优中取优的机会,但很多媒体没有抓住最佳时机,没有通过对传播链条各重要环节的有效重组,对功能模块的流程再造,降低不同渠道之间共振传播的难度,而是通过全能记者全程记者的要求,把纸媒记者变成视媒记者,把电视编辑变成新媒体编辑。这些操作,虽然不乏最终熬出来点石成金的案例,但也反映出媒体“中央厨房”缺少的正是餐饮业“中央厨房”的精髓:精细分工与标准作业。

  广电员工的能力取向更多的是抓住细节、直击现场,纸媒员工的特长则是发挥重构效能,将传媒半成品以预制菜的方式进行更多再加工再创作,但是当前大多数的融媒体中心基本上就是生产出来同质媒体产品,在多个平台上群发了之。媒体融合板块众多,要求多元,仅仅只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媒体的初级媒产品发布到各个不同终端,而不是根据其不同平台的要求进行同质异构差异化生产,融合最终可能就只不过是一个口号而已。这也使得“全球覆盖”在相当大程度上仅仅只是一个美好愿景,将传统媒体的传媒产品发表在移动端或者互联网上,仅仅只是一个动作行为而不是结果,是不是有受众是由事件本身的可传播性、推荐算法以及更多互联网传播规律决定的。

  融合是科学是技术,更是艺术。通过智能AI写作,可以大量减少采编人员收集资料及初步撰写的工作量,通过对数据流量的研究以及对算法推演的适应与产品改造,能够使同样的素材适应更多不同平台的需求。每一个细分领域的专业性都非常高,进行更多“中央厨房”式拆解,把半成品以预制菜方式进行多次再加工,才是真正适应现代传播环境变化的策略。

  只有再次借鉴新时期餐饮业“中央厨房”的策略,才能在较短时间内通过拆解形成模块化小组,通过相对简单的职能要求对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快速提升,通过对功能模块组的专业合作衔接形成高效融合。

  媒体融合是大机遇,适当其时,媒体“中央厨房”也到了迭代升级的时候,设计有方才能让从业人员的专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产能得到最大化提升。

  (胡瀚中/微信公众号“广电业内”2021-06-27)

  私域流量:未来商家竞争的重要领域

  私域流量是随着电商业态升级而产生的新营销手段与竞争赛道,也将是未来几年商家竞争的重要领域。私域流量是相对于公域流量的网络热词,也是当今企业营销的重要工具。虽然学界对私域流量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认知是较为一致的。比较科学的定义应当是:所谓私域流量,是相对于公域流量的专门指代,意为基于信任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封闭性流量池。它既是一种可以自主控制、免费推广、重复使用、直接触达用户的渠道方式,也是互联网营销的重要工具,其特征有以下七点:

  第一,基于信任和利益而建立。私域流量的建立基于消费者对企业及个人的信任或利益,消费者认定进入私域流量能够得到关键意见领袖和关键意见消费者的指导与帮助。这种意见和指导,既是产生信任的基础,也是带来利益的支撑,其中的利益包括专业信息的分享,也包括促销让利、积分等直接优惠。

  第二,封闭性流量池。流量是商家竞争的重要环节,其最早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获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门户网站成为获取流量的主要方式;之后,主流电商成为流量的主要来源。但这些流量是共享的,无法锁定封闭性流量池,而私域流量的出现使得封闭性流量池成为可能。

  第三,可以自主控制。与公域流量被平台方掌握不同,私域流量是掌握在企业及个人手中的,这使得商家使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第四,免费推广。公域流量获客成本高,反复使用需要不断购买。而私域流量一旦建立,企业就可以免费发布新信息、推广新产品,且成本几乎为零。

  第五,重复使用。客户复购率一直是商家所努力追求的,特别是快消品,既是用户的刚需产品,又是复购率高的产品。因此,客户黏性一旦建立,企业成本将大大减少,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第六,直接触达用户。私域流量的封闭稳定,能够使商家的信息传播与渠道渗透达到极简化水平。这既可以减少营销成本,又可以精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使得深度服务成为可能。

  第七,互联网营销的重要工具。互联网的本质是更加透明、简捷和低成本,从而减少传统营销不透明、繁复、高成本之弊端。随着公域流量获客成本的上升,私域流量的优势越发明显,这也意味着私域流量在未来营销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薛可、余明阳/《人民论坛》6月合刊)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8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