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2年9月上)

2022-09-06 16:24:40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9月上   作者:

摘要:  群体传播——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虽然具有多元属性,但其根本属性是传播主体的极端多元化——群体传播。互联网的群体传播是指,在互

  群体传播——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虽然具有多元属性,但其根本属性是传播主体的极端多元化——群体传播。互联网的群体传播是指,在互联网空间中,极端多元化的主体因特定事件自发聚集。由于这种能够迅速聚集多元主体的传播是自发的,传播主体间联系松散且匿名,所以群体传播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特点,当特定事件冷却或结束,这种聚集和传播也随之结束。

  互联网是人类传播活动的一次重要转向,将这种群体的聚集传播作为互联网的本质,是因为它从多方面观照了当下互联网传播的本质特征。首先,群体聚集预示着从主体而非工具的角度认识互联网,要重视这种多元主体崛起给互联网带来的一个重大变革。其次,群体传播定义了互联网时代的多元传播主体,社会组织、政府部门等都和网民大众一样,成为多元主体中的一员,这是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本质差别。活跃在互联网中的各类行动者都可以看作传播主体,从普通个体到某个组织再到某个机构。最后,互联网的巨大能量来自因事聚集的动力机制,而因下一事件聚集的传播会结束上一事件聚集的传播,这是互联网时代时间碎片化、空间加速流动的体现。

  群体聚集传播的活力与风险并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的极大丰富和传播的高度自由化为社会带来生机,形塑了社会新的社交方式和社交场景,扩展了主体性的动力机制,主体意识逐渐崛起,大众的移情能力得到了释放。他们共同的志趣、理念、价值观等,不仅能成为群体聚集在一起的积极活跃的力量,使网络空间的社交黏性得到了空前的增强,而且也可能成为增殖的社会资本,从而催生经济、文化与政治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结构。另一方面,信源的不确定性、信息的高速流动、传播的互文性等也强化了社会风险。互联网群体传播往往带有强烈的盲从性和感染性,在这种群体聚集的传播中,社会舆论会快速发酵,容易失去理性,造成舆论的极化。所以通过虚拟网络连接起来的“弱关系”群体,在扩大聚集规模的同时,也隐含着强大的情感爆发力,使个体的情感、情绪迅速地进行社会化传播成为可能。

  (隋岩/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08-10)

  有效呈现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老话题。作为编辑,评审一篇论文时,自然会把论文是否具有问题意识作为第一个观测点。记得有一次参加一所学校的硕士论文答辩,我发现十几篇论文写得都很扎实,但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在目录中找不到关于研究核心问题的章节。如果深入到具体的行文,关于研究问题的提出或许还是能够找到蛛丝马迹,但常常不过一两百字,有时候可能就是陈述句后面加个问号,有时候甚至连问号都找不到。所谓的研究问题,常常被偷梁换柱为研究对象或者研究内容,而并非对具体问题的讨论。关于问题意识呈现的“问题”林林总总,这里列举一些主要的表现如下。

  首先,对研究问题的表述要有充分的显著度。对于这一点,通常建议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直接以“问题的提出”来展开。如果一篇论文的开头部分提出了问题,就形成了一篇论文的逻辑起点,会对整个文章的结构与逻辑起到统领的作用。评审论文的过程中发现,最常见的问题是写跑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通常建议在组织论文结构时要不断问自己:每部分是在回答开头部分提出的核心问题吗?如果是,那就没有大问题;如果不是,那就是跑题了。如果论文的核心问题显著度不够,就很容易在写作的过程中被遗忘,这样写出来的论文就像“无头苍蝇”一样,看上去琳琅满目,实际上不知所云。

  其次,什么样的问题才能体现问题意识。我之前在多个学术会议上和期刊同行们讨论过这个问题,即要尽可能去回应“一剑封喉”的问题,而不要去讨论“杀猪杀屁股”的问题。如果是“一剑封喉”的问题,那就是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这是问题意识的最好体现。举例来说,如果讨论中国的媒体融合,仅仅从技术入手就很难把握中国新闻业面临的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无不在于1978年提出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这一制度设计显然是资源短缺时期为快速建设媒体体系而给出的折中性方案。回避这一政策框架讨论媒体融合往往会遗漏关于创新动力机制的追问。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是“一剑封喉”的,而如果一头猪屁股被砍了一百多刀还在满院子跑,这种“杀猪术”还是要尽可能避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研究问题提出时是否能够判别是在“咽喉”,还是在“屁股”上。这就需要对所研究的领域有充分而全面的认识,而不能陷入“盲人摸象”的陷阱。同时,如果是“一剑封喉”,也要求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核心问题,如果一篇文章回答多个问题,可分拆为系列论文。

  最后,研究问题要得到有效的回应。检验研究问题的价值,很重要的一关,就是看既有研究对这一问题的回应是怎样的,通常需要通过文献综述环节来处理这一关系,如果既有研究已经回答得很好,就没必要重新论证一遍了;只有在研究问题和既有研究之间找到明显的不对称,研究才具有了创新性,而这正是一篇论文最为重要的价值。对研究问题的回应过程即是论证展开的过程,最终,在与既有研究结论的对话中得出具有创新显著度的新结论或新知识。如果对既有研究结论不管不顾,仅仅是把自己的研究发现做一个总结,这样的结论的价值就很难被评估。

  (朱春阳/《新闻大学》2022年第7期)

  “双万计划”收官之年的新闻传播学思考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国于2019年提出了“双一流专业”建设计划,目标建设1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1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中包含了236个新闻传播专业。2022年正是“双万计划”评审的收官之年,新闻传播类专业能够纳入“双万计划”,传媒业界、教育界自然为之欢欣鼓舞。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兴奋之余,也有一丝担忧。国家级一流专业,自然应该坚守国家级统一的质量标准。不管是什么地区、什么类型的学校,其新闻传播类专业只要进入“双万计划”,其质量要求或考评标准应该是全国统一的。可事实上,这23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有的花落传统的“985”“211”强校,有的则为一般高校所得;前者属于中央赛道,后者则是地方赛道。两者在评审的过程中,遵循的标准本身就不同。地方赛道的高校在办学水平和资源筹措方面,怎么能够与中央赛道的传统强校相比?但既然地方赛道分配了出线指标,那么地方赛道推出的国家级一流专业自然难以保持与中央赛道诸高校同样的水平。

  两个赛道的遴选机制在政策层面或许有一定的必要性。毕竟,在市场竞争及教育资源厚薄不均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系统的“马太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任由这种差距继续下去,高等教育界的两极分化将会愈演愈烈,这绝对不是我们所乐见的。但是在设计这一遴选制度时,我们也要正视其存在的问题。基于缩小差距、增强教育公平性的考虑,可以适当放宽地方赛道候选专业的进入标准。然而在认证或授牌阶段,标准应该是一致的。前期的照顾、倾斜政策绝对不能延续到后面的建设、验收期,不然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不公平。

  要保证“双万计划”高质量地完成,建设期的质量把关尤其重要。目前236个新闻传播类专业进入了建设阶段,中央、地方及学校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投入。对于出自中央赛道的高校而言,由于起点高、条件优越、资源充沛,只要上下同心、坚持不懈,验收认证时达标不是难事。但对于地方赛道的一般院校而言,困难要大得多。虽然这些院校也得到了国家、地方的投入,但在一般情况下,其力度远远低于中央赛道的高校——在办学资源供给、教学团队建设,乃至生源及就业诸方面,与中央赛道诸高校不可同日而语。在低起点上追赶,注定要投入更多的资源、付出更艰辛的努力。

  “双万计划”的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回归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不同省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国家级一流新闻传播专业建设点。全国约1390个本科新闻传播类专业中,236个专业建设点虽说不算多,却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价值。而其前提是质量标准的坚守,即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赛道的高校,其新闻传播专业只要进入了“双万计划”,都应按照统一的质量标准建设和验收,没有例外。这才是“双万计划”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

  (张昆/《传媒观察》2022年07期)

  数字文明新时代呼唤加快数字素养与技能建设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观念。数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人类的思维、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深刻影响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人类文明进程。公众应具备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不仅指人们具有信息通信等数字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包含在数字文明新时代的价值观、伦理、行为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素养,是当代人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

  数字文明是人类文明与数字技术的时代融合,是现代文明的新形态。从古老的结绳计数到纸质图书报刊,从广播、电视等近现代媒体,到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人类文明发展不同阶段带有信息获取与交互的鲜明时代印记。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强调“文明的一切进步”就是“社会生产力的任何增长”,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高度文明的人”。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构成一个整体,共同支撑数字文明的新理念和新图景。面对现实与虚拟不断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公众应充分运用社会所提供的日趋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充分理解和广泛融入数字社会,让思维认识和实践行动与时代同步。数字社会人人创造数据并享有数据,通过公平高效的数字治理,将实现社会财富在数字空间更为合理地分配,文明风尚和行为规范得到更充分的涵养,人类社会可持续长远发展的步伐更加稳健。

  当前,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仍不平衡,数字社会环境有待优化,公众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有待提高,数字鸿沟急需弥合。面对现实困境和挑战,需要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共同协作,重视不同地域、各类人群的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普遍提升。特别是要引导青少年从小投身数字文明建设并合理使用数字产品,赋能劳动人群以新业态新模式就业创业,帮扶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快速融入数字化生活,构建全龄友好包容的社会。

  (王挺/中国网信网 2022-08-18)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9月上

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