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首页>传媒视点 > 正文

传媒视点(2022年9月下)

2022-09-22 17:06:40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9月下   作者:

摘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目前在多数高校的新闻院系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只是诸多课程中的一门,与课程体系中的其他部分基本上不具关联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它作为一门科学的作用与意义。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如果借鉴戴尔“经验之塔”的描述,马克思主义学说(尤其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是抽象程度最高的,因为它可以对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和路径提供指导。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是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马新观”教学时,不仅要讲微观层面的理论、原则,也要有所超越,将作为科学思想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整体传授给学生,并与中国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意义和价值大于一门课程。

  第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某些概念的简单堆砌和某些原则的机械铺陈,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历了马克思主义苏俄化,继而中国化的过程。我们仅以党性问题的阐述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谈到报纸的党派性,强调了党报的无产阶级性质并涉及了党报的党性原则问题。列宁首次使用“党性”的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出了系统的阐述。1905年,列宁针对党内存在的少数报纸编辑人员同党闹独立的情况,发表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瞿秋白、博古都翻译过这篇文章,并且将它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列宁的这篇文章直接启迪了毛泽东,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还引用了列宁“齿轮和螺丝钉”的比喻。今天,尽管时代发生了变化,列宁关于党性原则的论述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并且一直为中国的党报者工作所遵循。

  第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兼容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兼容性,是马克思主义兼容性的体现。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是如此。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人类社会优秀的思想成果,将已被证明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与方法吸纳到新闻传播教学、研究体系中来,而不分它们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这就使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

  第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创新性。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也经历了不同国家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持续创新发展,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自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就一直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并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步融入世界。中共十八大以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地区和全球发展,相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这些新思想、新理念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一种自我超越,也超越了长期以来占据国际社会主体地位的西方思想体系和发展模式。这种超越性的发展格局要求中国的理论工作者进行观念、心态上的调整,改变简单“拿来”的传统观念,树立理论创新的自觉与自信。

  总之,作为一个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科学的、发展的观念,具有兼容性和创新的特点。深入认识它的内涵与本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念,将“马新观”教育教学提升到应有的位置。

  (程曼丽/微信公众号“江苏紫金传媒智库”2022-08-23)

  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强调知识体系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源头与内核。这与他近几年强调的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三大体系的精神是一致的。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2020年8月24日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他也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

  第一个关键词是自主,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应该立足中国实践中的真问题,引领单个知识点的突破,从有内在逻辑的问题体系为主干,构建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自主的实质就是特色。因此,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中国特色新闻学之间是统一的。特色的标准是比较,和谁比较,有纵横两个维度:和自己的历史比,和西方同行比。也就是说,自主的面向,既是面向自己,也是面向世界的,但重要的还是面向世界。自主不是自说自话,之前我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封闭起来,不和别人交流,以至于我们不了解外国的情况,故步自封的结果是停滞落后。因此今天的自主,不是重新封闭,而是在对西方为主的学术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借鉴的基础上,自信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主张。自主和特色的关键是问题意识——中国自己的问题,而准确找到重大且关键的问题是最难的,甚至可以说是现阶段学术创新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另外,自主还是一种态度、一种信念和一种立身学术的境界:不卑不亢、自信谦卑。

  第二个关键词是知识,单个知识点的突破和创新。这里面有个被忽视的问题,即知识的标准。什么是知识?什么是创新性知识?借用钱穆先生关于中西方学术不同之处的表述:西方为概念和理论梳理的学术之学,而中国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治平之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中国学术界曾经有过很重要的知识创新范式,即实践的范式。后来在学习西方学术规范时,逐渐重视概念的规范、方法的科学和理论的借鉴。这是很好的学术训练,不过如果认为学术只有西方一种规范,无论什么研究唯有概念方法和理论,那就是被规范捆绑和束缚住了,成为对知识创新的阻碍。理论是为解决问题存在的,没有真问题,理论再完善,方法路径再炫目,也只是自娱自乐的内卷。

  知识形成体系,有几个层面要了解:首先形成的是个体的知识体系,关于一个领域,学者构建起的个人的知识体系是整个学科知识体系创新的基础,每个专家有了成熟的个人知识体系,才能在彼此的讨论和磨合中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的知识体系层面,教材建设是主体。单本教材是一个领域知识体系的构建,一套学科教材就是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外化整合,同样重要的还有每个大学的本科课程设置。这些不仅是系统性的知识逻辑和图谱,更重要的是知识体系的价值判断和价值推广。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本质是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播。

  总之,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的创新离不开两个支点:一是问题导向,立足中国大地,发现中国问题;二是实践维度,立足中国实践,寻找中国答案。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不仅能发现业务最前沿的实操动向、引领业务进步,更重要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在中国新闻学基础史论研究领域提供方法和路径,整体性带动中国新闻学三大体系的创新发展。

  (王润泽/《当代传播》2022年第4期)

  信息湍流下的传播焦虑与认知失调

  阿里·克鲁格兰斯基(Arie Kruglanski)认为,人有认知闭合需求,也即认知的安全感。从人之心理需求看,只有获得认知上的自洽和闭环,人才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认知闭合需求高的个体往往追求心理上的确定性,需要确定的答案帮助其构建结构化、有秩序、明确和可预测的社会存在和主观感知。每个人的心理世界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变量,其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诸如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对每个个体而言,心理现实上的自洽和确定性,时常受到内部世界诸变量和外部性的影响。而外部性的影响则以信息的方式输入,来自外部信息的刺激,经由人的内在感知系统的感应,形成认知图式,其多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所谓认知闭合,即指这种主观世界的结构化和自洽闭环。与认知闭合相对的,则是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于1957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的态度与行为往往是一致的,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会引起人的心理不适或紧张感。为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外部变量和内部变量越多,认知不协调的几率也就越大,对认知闭合的需求也就愈高。于每个个体而言,接受外部刺激和内部影响的机会往往不是均衡的。对群体而言,其所身处的外部环境,会以整体的方式影响复数的个体。其中,传播环境是群体环境的重要表现形态。

  在新媒体技术编织的信息社会中,信息的密度和广度是指数级的。在密集的信息刺激下,社会主体需要应对超载的信息流刺激,也就意味着,外部性的刺激加剧会冲击个体的认知极限。身处信息湍流,外部性的干扰激增,认知失调的几率升级,给社会个人带来的是心理负荷的加剧,甚至会超出个体的承压极限。在这种情境下,人们对认知闭合的需求正在激增。既然无法承受超重的信息刺激,人们势必会选择性地接受外部性刺激,而这些外部性刺激也极易顺着认知闭合的滑梯,形成认知闭环。同时,算法等技术的及时加持,在相当程度上为人们的认知减压。算法以“贴心”“知心”的方式,将外部信息的关联信息与接受主体的需求偏好联结起来,帮助接受主体形成认知闭环。

  但问题在于,这种认知闭合会形成一种错觉:对个体来说,他会误认为其所获得的认知具有某种普遍性。这种错觉与其内在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形成内在勾连,甚至会加固偏见。而这些偏见又被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呈现,原先隐而不彰的“内心世界”,在万能的互联网面前,被翻江倒海地裸露出来。外部世界与内心世界被同时暴露在网络世界里,形成形形色色的网络景观,这些又全时、全效地影响人们的认知。

  如何认识和应对上述语境下的认知失调问题,既是空前的理论课题,也是棘手的实践命题。

  (张涛甫/《传媒观察》2022年第8期)

来源:青年记者2022年9月下

编辑:范君